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309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表是电能表的简称,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电网的日益发展,世界各国对于智能化用户终端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智能电表正在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的电表内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上又连有多根电线,导致每个电表上的电线较多,电表上也没有专门对电线的整理装置,导致电表上的电线多而乱,容易相互缠绕在一起,引起安全隐患,在进行维修时也不易查找,容易出错;电表箱一般安装在户外,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很容易使得雨水进入电表箱中,导致电表箱内部的金属锈蚀,严重影响电表的使用寿命,还容易被盗,不仅造成计量数据的丢失,而且会影响用户的用电,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电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好,通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有效保护表体和电线,提高电表的使用安全性,延长电表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电表,包括箱体和表体,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上设有安装腔,表体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安装腔内,安装架上设有感应器,第一箱体上设有报警器,感应器与报警器连接,表体的背面设有压板,压板与感应器相对应,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的下侧,第二箱体内设有绕线腔,绕线腔内设有绕线柱和扣线环,第一箱体的底部均匀设有通线孔,通线孔与绕线腔连通,绕线柱和扣线环对应设置在通线孔的下方。

进一步,安装架的四个周角上均设有加强板,加强板与安装架之间设有安装孔,表体通过螺钉与安装孔连接从而固定在第一箱体上。设置的加强板加强安装架的结构强度,提高安装架与表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安装腔上设有安装门,安装门上设有透视窗和插销,第一箱体上与插销位置对应处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感应按钮,安装腔的顶面上设有照明灯,感应按钮与照明灯电性连接。当安装门关闭安装腔时,插销插入到插孔内,并与感应按钮相接触,感应按钮从而控制照明灯关闭;当安装门打开安装腔时,插销从插孔脱离,同时与感应按钮相分离,感应按钮不再接触到插销,从而控制照明灯开启,照亮电表,方便在黑暗情况下对电表的查看,当需要在黑暗环境下通过透视窗查看电表时,就直接将插销稍微拔起,使得插销不与感应按钮相接触,从而就使得照明灯自动开启,照亮电表,无需打开安装门,当不需要照明灯的使用时,就将插销插到底,使得插销与感应按钮相接触,从而关闭照明灯,节省能源。

进一步,第二箱体的底部和侧部上均设有通孔,绕线腔上设有绕线门。通孔的设置便于电线的通过,使得穿线更加方便,设置的绕线门保护第二箱体内的电线,防止电线直接暴露在外造成损伤。

进一步,通孔上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上设有引线孔。设置的密封塞具有弹性,提高第二箱体的密封性,防止因通孔太大而导致水分、昆虫以及其他杂物从通孔进入到第二箱体内,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设置的密封塞还使得电线与通孔壁之间的接触从刚性连接变成弹性连接,有效防止电线外皮的摩擦损坏,提高电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设置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用来保护表体和电线,防止表体和电线直接暴露在外,引起安全隐患,表体通过安装架与安装腔连接,当表体与安装架连接时,表体上的压板与感应器相抵触,感应器感应到压力后,就控制报警器断路,无法工作,一旦表体从安装架上脱离或者表体发生松动,感应器不再感应到压板的压力,则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使用者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表体被盗,提高使用安全性;第二箱体用来起到引线、穿线、绕线的作用,将进电线穿过通线孔和扣线环从第二箱体进入到第一箱体与表体连接,再将出电线穿过通线孔和扣线环从第一箱体伸出到第二箱体,利用扣线环将同一类别的电线收拢在一起,保证穿线的整齐性,便于归纳整理和维修,查找清楚,防止出错,在引线过程中,将多余的电线绕在绕线柱上,防止电线相互纠缠引起安全事故,提高电线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好,通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有效保护表体和电线,提高电表的使用安全性,延长电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电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表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箱体;11、安装腔;12、报警器;13、通线孔;2、第二箱体;21、绕线腔;22、绕线柱;23、扣线环;24、通孔;25、绕线门;26、密封塞;27、引线孔;3、表体;31、安装架;32、感应器;33、压板;34、加强板;35、安装孔;36、螺钉;41、安装门;42、透视窗;43、插销;44、插孔;45、感应按钮;46、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电表,包括箱体和表体3,箱体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上设有安装腔11,表体3通过安装架31固定在安装腔11内,安装架31的四个周角上均设有加强板34,加强板34与安装架31之间设有安装孔35,表体3通过螺钉36与安装孔35连接从而固定在第一箱体1上,设置的加强板34加强安装架31的结构强度,提高安装架31与表体3之间的连接强度;设置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分别用来保护表体3和电线,防止表体3和电线直接暴露在外,引起安全隐患。安装架31上设有感应器32,第一箱体1上设有报警器12,感应器32与报警器12连接,表体3的背面设有压板33,压板33与感应器32相对应,表体3通过安装架31与安装腔11连接,当表体3与安装架31连接时,表体3上的压板33与感应器32相抵触,感应器32感应到压力后,就控制报警器12断路,无法工作,一旦表体3从安装架31上脱离或者表体3发生松动,感应器32不再感应到压板33的压力,则控制报警器12报警,提醒使用者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表体3被盗,提高使用安全性。

安装腔11上设有安装门41,安装门41上设有透视窗42和插销43,第一箱体1上与插销43位置对应处设有插孔44,插孔44内设有感应按钮45,安装腔11的顶面上设有照明灯46,感应按钮45与照明灯46电性连接。当安装门41关闭安装腔11时,插销43插入到插孔44内,并与感应按钮45相接触,感应按钮45从而控制照明灯46关闭;当安装门41打开安装腔11时,插销43从插孔44脱离,同时与感应按钮45相分离,感应按钮45不再接触到插销43,从而控制照明灯46开启,照亮电表,方便在黑暗情况下对电表的查看,当需要在黑暗环境下通过透视窗42查看电表时,就直接将插销43稍微拔起,使得插销43不与感应按钮45相接触,从而就使得照明灯46自动开启,照亮电表,无需打开安装门41,当不需要照明灯46的使用时,就将插销43插到底,使得插销43与感应按钮45相接触,从而关闭照明灯46,节省能源。

第二箱体2位于第一箱体1的下侧,第二箱体2内设有绕线腔21,绕线腔21内设有绕线柱22和扣线环23,第一箱体1的底部均匀设有通线孔13,通线孔13与绕线腔21连通,绕线柱22和扣线环23对应设置在通线孔13的下方。第二箱体2用来起到引线、穿线、绕线的作用,将进电线穿过扣线环23和通线孔13从第二箱体2进入到第一箱体1与表体3连接,再将出电线穿过通线孔13和扣线环23从第一箱体1伸出到第二箱体2,利用扣线环23将同一类别的电线收拢在一起,保证穿线的整齐性,便于归纳整理和维修,查找清楚,防止出错,在引线过程中,将多余的电线绕在绕线柱22上,防止电线相互纠缠引起安全事故,提高电线的使用安全性。第二箱体2的底部和侧部上均设有通孔24,绕线腔21上设有绕线门25。通孔24的设置便于电线的通过,使得穿线更加方便,设置的绕线门25保护第二箱体2内的电线,防止电线直接暴露在外造成损伤。通孔24上设有密封塞26,密封塞26上设有引线孔27。设置的密封塞26具有弹性,提高第二箱体2的密封性,防止因通孔24太大而导致水分、昆虫以及其他杂物从通孔24进入到第二箱体2内,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设置的密封塞26还使得电线与通孔24壁之间的接触从刚性连接变成弹性连接,有效防止电线外皮的摩擦损坏,提高电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