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749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网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



背景技术:

光缆接头盒是将两根或多根光缆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是光缆线路工程建设中必须采用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器材之一,光缆接头盒的质量直接影响光缆线路的质量和光缆线路的使用寿命。

光缆接头盒是通俗的叫法,学名叫光缆接续盒,又称光缆接续包、光缆接头包和炮筒。属于机械压力密封接头系统,是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装置。主要是在适用于各种结构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之直通和分支连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大力的倡导,电网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对电网的监测力度相对缺乏,户外电网监测设备成本较高。现有的普通光缆接头盒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电网传输使用情况进行诊断、信息采集和反馈。在产生问题时难以查找出且工作量和成本较高。

现有光缆接头盒虽然可以满足我们基本的实用需求,但发生在智能电网上的问题我们难以及时找出,且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所述光缆接头盒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电网故障排查困难的问题,减少排查时间,节省资金及人力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包括盒体以及盖设于盒体上的盒盖,盒体内侧开设空腔,所述光缆接头盒还包括:安装面板,沿盒体长度方向装设于盒体空腔内,位于空腔内侧下部;空开单元,位于盒体空腔内,并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板上;ONU监控单元,沿盒体长度方向一侧内壁设置于盒体内,并位于所述安装面板上;熔接盘,沿盒体长度方向另一侧内壁设置于盒体内,位于所述安装面板上并与所述ONU监控单元相对应;适配器,设置于所述盒体空腔宽度方向一端内侧,并位于安装面板上。

进一步,所述空开单元包括零线接口空开、火线接口空开以及地线接口端子。

另,所述安装面板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沿盒体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弯折形成弯折部。

另有,所述熔接盘为6芯熔接盘。

再,所述ONU监控单元为无源ONU监控单元。

再有,所述盒体长度方向两侧边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若干安装孔,对应地,盒盖长度方向两侧边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若干安装通孔,安装孔与安装通孔配合并通过锁定件形成盒体与盒盖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电力监测功能导入后,能实时监测智能电网工作状态,可以在后台直观的反映出智能电网的工作状态,能有效预防电网故障的发生。在智能电网产生故障时,本设计能对智能电网故障信息进行诊断,并将诊断信息反馈,便于及时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包括盒体100以及盖设于盒体100上的盒盖200,盒体100内侧开设空腔101,所述光缆接头盒还包括:安装面板1,沿盒体100长度方向装设于盒体100空腔101内,位于空腔101内侧下部;空开单元2,位于盒体100空腔101内,并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板1上;ONU监控单元3,沿盒体100长度方向一侧内壁设置于盒体100内,并位于所述安装面板1上;熔接盘4,沿盒体100长度方向另一侧内壁设置于盒体100内,位于所述安装面板1上并与所述ONU监控单元3相对应;适配器5,设置于所述盒体100空腔101宽度方向一端内侧,并位于安装面板1上。

进一步,所述空开单元2包括零线接口空开(未图示)、火线接口空开(未图示)以及地线接口端子(未图示)。

另,所述安装面板1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沿盒体100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弯折形成弯折部11。

另有,所述熔接盘4为6芯熔接盘。

再,所述ONU监控单元3为无源ONU监控单元。

再有,所述盒体100长度方向两侧边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若干安装孔102,对应地,盒盖200长度方向两侧边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若干安装通孔201,安装孔102与安装通孔201配合并通过锁定件(未图示)形成盒体100与盒盖200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力监测用光缆接头盒的组装方式如下:

打开盒盖200→光缆通过光缆固定装置穿入→光缆开剥在光缆固定单元上固定→加强芯固定拧紧螺钉→缆穿入开剥熔接→设置监控单元的初始状态→旋紧密封装置→盖上盒盖。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