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DSS与BD2/GPS的应急定位搜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05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DSS与BD2/GPS的应急定位搜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定位搜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DSS与BD2/GPS的应急定位搜寻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某些球载雷达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气球为载体将雷达升到空中,通过增加雷达的高度,增加雷达设备的有效工作距离。由于空中未知因素较多,当固定气球的缆绳意外断开时,气球会无规律漂浮,从而给搜救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现有技术中的定位搜寻设备通常结构复杂,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稳定性不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应急定位搜寻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基于RDSS与BD2/GPS的应急定位搜寻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基于RDSS与BD2/GPS的应急定位搜寻设备包括主机设备以及手持式问询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与手持式问询设备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主机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模块、北斗一代RDSS模块、BD2/GPS双模定位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北斗一代RDSS模块、BD2/GPS双模定位模块、存储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接口,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主机设备供电,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分别与北斗一代RDSS模块、BD2/GPS双模定位模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不间断电源、蓄电池、DC-DC转换单元以及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不间断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连接DC-DC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DC-DC转换单元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北斗一代RDSS模块的电源输入端、BD2/GPS双模定位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与控制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手持式问询设备包括第二天线模块、RDSS射频模块、RDSS基带模块、RNSS模块、显控模块、主控CPU模块以及供电模块;所述第二天线模块与第一天线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第二天线模块分别与RDSS射频模块、RNSS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RDSS射频模块与RDSS基带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主控CPU模块分别与RDSS基带模块、RNSS模块、显控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手持式问询设备供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包括芯片型号为LNA1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通过射频电缆与BD2/GPS双模定位模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北斗一代RDSS模块包括型号为PA系列的功率放大器以及芯片型号为LNA2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分别通过射频电缆与功率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模块为EEPROM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显控模块包括显示屏以及键盘,所述显示屏和键盘均与主控CPU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北斗一代RDSS模块包括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NS1531芯片;所述BD2/GPS双模定位模块包括中国和芯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M220芯片;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RET6;所述RDSS射频模块包括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G801芯片;所述RDSS基带模块包括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BM3005芯片;所述RNSS模块包括瑞士U-blox公司生产的M8030-KT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设备以及手持式问询设备,主机设备设置在气球上,手持式问询设备设置在地面上,主机设备用于定位,手持式问询设备用于接收主机设备的位置信息,主机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模块、北斗一代RDSS模块、BD2/GPS双模定位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手持式问询设备包括第二天线模块、RDSS射频模块、RDSS基带模块、RNSS模块、显控模块、主控CPU模块以及供电模块,本实用新型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只保护由上述物理部件以及连接各个物理部件之间的线路所构成的装置或者物理平台,而不涉及其中的软件部分。

2)、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不间断电源、蓄电池、DC-DC转换单元以及充放电管理单元,当出现应急情况时,不间断电源能够自动将外部供电切换到内部电池供电,避免了对主机设备供电的间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设备的结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问询设备的结构连接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主机设备 11—第一天线模块

12—北斗一代RDSS模块 13—BD2/GPS双模定位模块

14—控制模块 15—电源管理模块

151—不间断电源 152—蓄电池

153—DC-DC转换单元 154—充放电管理单元

16—存储模块 20—手持式问询设备

21—第二天线模块 22—RDSS射频模块

23—RDSS基带模块 24—RNSS模块

25—显控模块 26—主控CPU模块

27—供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RDSS与BD2/GPS的应急定位搜寻设备包括主机设备10以及手持式问询设备20,所述主机设备10与手持式问询设备20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所述主机设备10包括第一天线模块11、北斗一代RDSS模块12、BD2/GPS双模定位模块13、控制模块14、电源管理模块15以及存储模块16;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14与北斗一代RDSS模块12之间通过RS232串口双向通信连接,控制模块14与BD2/GPS双模定位模块13之间通过RS232串口双向通信连接,控制模块14与存储模块16之间通过I2C总线双向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RS485总线连接数据接口,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用于为主机设备10供电,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所述第一天线模块11分别与北斗一代RDSS模块12、BD2/GPS双模定位模块13相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5包括不间断电源151、蓄电池152、DC-DC转换单元153以及充放电管理单元154,所述不间断电源151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充放电管理单元154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154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蓄电池152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蓄电池152的电源输出端连接DC-DC转换单元153的电源输入端;所述DC-DC转换单元153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北斗一代RDSS模块12的电源输入端、BD2/GPS双模定位模块13的电源输入端、控制模块14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154与控制模块14之间通过SMbus总线双向通信连接,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154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

具体的,所述不间断电源151外加保护壳进行降压处理,以适应高空中的低温低气压环境,当出现应急情况时,不间断电源能够自动将外部供电切换到内部电池供电,避免了对主机设备供电的间断。

如图2所示,所述手持式问询设备20包括第二天线模块21、RDSS射频模块22、RDSS基带模块23、RNSS模块24、显控模块25、主控CPU模块26以及供电模块27;所述第二天线模块21与第一天线模块11之间双向通信连接,第二天线模块21与RDSS射频模块22之间通过功率放大器以及低噪声放大器双向通信连接,第二天线模块21与RNSS模块24之间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双向通信连接,所述RDSS射频模块22与RDSS基带模块23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主控CPU模块26分别与RDSS基带模块23、RNSS模块24、显控模块25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供电模块27用于为手持式问询设备20供电。

具体的,所述第二天线模块21为三频天线;所述显控模块25包括2.8寸显示屏以及键盘,所述2.8寸显示屏和键盘均与主控CPU模块26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天线模块11包括芯片型号为LNA1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通过射频电缆与BD2/GPS双模定位模块13相连。

所述北斗一代RDSS模块12包括型号为PA系列的功率放大器以及芯片型号为LNA2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一天线模块11分别通过射频电缆与功率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相连。

所述存储模块16为EEPROM芯片。

所述北斗一代RDSS模块12包括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NS1531芯片;所述BD2/GPS双模定位模块13包括中国和芯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M220芯片;所述控制模块14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RET6;所述RDSS射频模块22包括江苏星宇芯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G801芯片;所述RDSS基带模块23包括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BM3005芯片;所述RNSS模块24包括瑞士U-blox公司生产的M8030-KT芯片。上述多个特定型号的部件互相配合,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优设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软件配合来进行使用。下面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软件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与本实用新型相配合的软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部分,也不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分。

工作人员通过手持式问询设备20中的显示屏和键盘输入问询定位搜寻设备位置信息的指令,主控CPU模块26将含有目标卡号、定位请求等内容的控制信息分发给RDSS基带模块23进行信号处理;RDSS基带模块23将处理好的信号送入RDSS射频模块22进行信号调制、噪声处理、信号放大处理;所述第二天线模块21将调制好的信号通过北斗卫星发送到定位搜寻设备;定位搜寻设备的天线接收到来自手持式问询设备20的信号,发送至北斗一代RDSS模块12,北斗一代RDSS模块12对信号进行解调,将解调后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14,所述控制模块14控制BD2/GPS双模定位模块13工作,控制模块14计算出本机的位置信息后将位置信息通过基带单元处理、射频模块调制、通过天线发射至北斗卫星,最后发送至手持式问询设备20;手持式问询设备20对信号接收、解调、处理,最后通过显示屏直观显示出定位搜寻设备的位置信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