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831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

现有的方型光电传感器,其结构包括壳体、盖板、PVC密封套、发射管、接收管、电路板、电缆等主要部分。接收管自带透镜,其发射管的波长直接影响到感测距离的长短,且电路板采用的是分离电路。

综上,现有的光电传感器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发射管为红光发射管,其波长为660nm,感测距离只有50cm,效果不好。

2)现有选择的发射管,其指向角度比较大,为±60°,在有限的并排安装间距上,会相互干扰。

3)分离电路元器件较多,在有限的PCB板框尺寸里布板,多一颗器件多一份风险,故隐患较大,电磁兼容性EMC抗干扰能力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测距离长,元器件少,EMC抗干扰能力强的光电传感器,解决现有光电传感器存在的感测距离短,分离电路元器件较多,电磁兼容性EMC抗干扰能力也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电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

壳体、电路板、IC集成芯片、红外光发射管、指示灯、接收管、密封套、电位器、导线以及盖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内,所述IC集成芯片、红外光发射管、指示灯、接收管以及电位器均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密封套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一端连接电路板,另一端引出壳体外,所述盖板与壳体配合装配。

进一步地,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红外光发射管发出光角度为±20°。

进一步地,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接收管接收光角度为±45°。

进一步地,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IC集成芯片和电位器安装于电路板靠近盖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红外光发射管、指示灯和接收管安装于电路板靠近密封套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密封套采用PT30-PVC密封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光电传感器包括:壳体、电路板、IC集成芯片、红外光发射管、指示灯、接收管、密封套、电位器、导线以及盖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内,所述IC集成芯片、红外光发射管、指示灯、接收管以及电位器均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密封套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一端连接电路板,另一端引出壳体外,所述盖板与壳体配合装配。本申请红外光发射管,其波长为940nm,测量距离能达到1米,相比现有技术提高50%左右。本申请采用专用IC集成电路,可减少元器件,EMC抗干扰能力提高,可通过CE测试。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光电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光电传感器的结构装配爆炸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光电传感器的红外光发射管与接收管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电路板,3 IC集成芯片,4红外光发射管,5指示灯,6接收管,7密封套,8电位器,9导线,10盖板;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电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壳体1、电路板2、IC集成芯片3、红外光发射管4、指示灯5、接收管6、密封套7、电位器8、导线9以及盖板10,所述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1内,所述IC集成芯片3、红外光发射管4、指示灯5、接收管6以及电位器8均安装于电路板2上,所述密封套7与电路板2固定连接,所述导线9一端连接电路板2,另一端引出壳体1外,所述盖板10与壳体1配合装配。

本申请采用红外光发射管,其波长为940nm,测量距离能达到1米,相比现有红光发射管其波长为660nm,感测距离只有50cm相比,感测距离提高了50%,测量效果号。本申请采用专用IC集成电路,可减少元器件,EMC抗干扰能力、抗光干扰能力大幅提升,可通过CE测试。

实施中,本申请电位器8为可调节电位器,具有多个引出端。

进一步地,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红外光发射管4发出光角度为±20°。所述接收管6接收光角度为±45°。

实施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发生器中的红外光发射管发出光角度在±20°,在感测距离范围内检测到物体后,反射回去,接收管的接收角度在±45°,接收到信号经过后置芯片内部专用IC处理(如:信号取样,调整比较放大后),转换为开关信号输出。

本申请选择合适的红外光发射管及接收管,即指向角为±20°的红外光发射管,指向角为±45°的接收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发射管,其指向角度比较大,为±60°,在有限的并排安装间距上,相互干扰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IC集成芯片3和电位器8安装于电路板2靠近盖板10的一侧。所述红外光发射管4、指示灯5和接收管6安装于电路板2靠近密封套7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光电传感器中,所述密封套7采用PT30-PVC密封套。所述密封套7具体用于密封保护红外光发射管4、指示灯5以及接收管6。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非接触的光电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感测距离长,元器件少,安装便捷。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