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分配梁悬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67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进一步说,尤其涉及建筑抗震分配梁悬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型钢箱梁节段、局部模型的边界均采用支座支承的方式模拟,与此类似的如《桥梁建设》2006年第2期发表的"苏通大桥正交异性板局部模型极限承载力试验"论文中所述,苏通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制作了缩尺比为L:2.5局部模型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在横隔板处用横肋模拟,并在横肋下部支承。而这类采用下部支座支承的方式模拟,与缆索桥加劲梁边界是有所不同的首先缆索体系对于加劲梁为弹性支承,而支座支承为相对刚性支承,从结构上,缆索桥是用索从箱梁顶面吊索锚箱处将加劲梁悬吊,而支座从箱梁下部支承,导致锚箱处局部受力不同,对于准确分析箱梁结构受力特性及全验结构安全性的静载试验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抗震分配梁悬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其中,具体技术方案为:

包括反力墙,所述反力墙通过预埋钢垫板设置往复作动器,所述往复作动器连接分配梁,所述分配梁连接试体。

上述的建筑抗震分配梁悬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其中:所述试体的上方设置吊架,所述吊架通过吊索连接试体。

上述的建筑抗震分配梁悬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其中:所述试体的下方设置静力台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试验模型,保证模型试验状态拟合度;

2)通过反力墙顶端设置预埋钢垫板,保证反力墙作用部位有足够承压力;

3)通过试验分配梁与试验模型吊索锚箱耳板处连接,保证局部受力关系与实体相似;

4)结构筒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抗震分配梁悬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反力墙 2往复作动器 3吊架 4试体 5静力台座 6分配梁 7底座 8预埋钢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抗震分配梁悬吊支撑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反力墙1,所述反力墙1通过预埋钢垫板8设置往复作动器2,所述往复作动器2连接分配梁6,所述分配梁6连接试体4;所述试体4的上方设置吊架3,所述吊架3通过吊索连接试体4;所述试体4的下方设置静力台座5。

通过反力墙1施加力给往复作动器2,之后作用力给试体4,通过反力墙1的施加力测试试体4的测向承受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