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供电线路三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极性检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0399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供电线路三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极性检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供电线路三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极性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装或更换电流互感器CT时需要检测其二次回路的极性,传统方法为利用直流电池接入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然后将毫安表或毫伏表接在接线端子箱中的对应相别的二次线圈的接线端子上,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瞬间通入直流电,查看毫安表的指针偏向判断极性正确与否。该方法的弊端有:

1、由于220kV及以上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较高,通常需要至少三个人员进行配合工作;

2、220kV及以上线路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感应电压较高,存在对人的感应电伤害,220kV开关线路感应电压峰值可达到120V左右;

3、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配合工作的人员如果接线不正确会导致试验结果错误,影响保护设备正常投运;

4、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检测人员需要反复改变二次侧毫安表或毫伏表的接入位置,存在接错线的可能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并且浪费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供电线路三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极性检测的装置,所述一种针对供电线路三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极性检测的装置通过检测控制和智能提示等技术,实现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检测任务,工作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减少为4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了5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三相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供电电路和二次侧极性检测电路;

所述一次侧供电电路由第一直流电源DC1、电源总开关K0、按钮开关AN和A-C相的3个供电支路组成,所述电源总开关K0为双刀单掷开关,所述A-C相的3个供电支路的结构相同,其中A相供电支路由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和AP2以及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组成,所述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和AP2为同名端;所述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经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的接点4和接点2接按钮开关AN的接点N,按钮开关AN的接点M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的正极,所述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2经电源总开关K0的接点2和接点4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的负极;

所述二次侧极性检测电路由A-C相的二次侧的6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和相应的双刀单掷开关组成的6个同名端接线端子支路、A-C相的二次侧的6组线圈的公共端接线端子AS2、BS2、CS2分别和相应的双刀单掷开关组成的3个公共端接线端子支路以及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组成,所述6个同名端接线端子支路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同名端接线端子支路由第一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1S1和第四双刀单掷开关K4组成,所述第一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1S1经第四双刀单掷开关K4的接点4和接点2接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的正极接线端;所述3个公共端接线端子支路的结构相同,其中A相公共端接线端子支路由A相的二次侧的公共端接线端子AS2和第十双刀单掷开关K10组成,所述A相的二次侧的公共端接线端子AS2经第十双刀单掷开关K10的接点4和接点2接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的负极接线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一次侧供电电路和二次侧极性检测电路均还包括指示灯电路,一次侧供电电路的指示灯电路和二次侧极性检测电路的指示灯电路结构相同,其中一次侧供电电路的指示灯电路由第二直流电源DC2、电源总开关K0和A-C相的3个指示灯支路组成;所述A-C相的3个指示灯支路结构相同,其中A相指示灯支路由第一指示灯D1和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组成;所述第一指示灯D1的一端经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的接点3和接点1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的正极,第一指示灯D1的另一端经电源总开关K0的接点1和接点3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的负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操作简便、高效,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检测任务,工作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减少为4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了55%。检测前,一次性把检测线连接完毕后,直接检测,检测时,一旦发现异常,直接将低处接线盒中的错误接线顺序更正即可,无需再频繁往复登高,节约了时间。

第二, 检测中的一次电压、一次电流、二次电压、二次电流均较小,操作非常安全。

第三,指示电路具有智能提示功能,检测时,很方便知道是检测的哪一支路,便于指导检测和纠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与三相电流互感器一次、二次线圈电路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供电线路三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极性检测的装置,其包括检测箱和设置在检测箱顶部操作用的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电源总开关K0,按钮开关AN,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第十二双刀单掷开关K12,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和AP2,B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BP1和BP2,C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CP1和CP2,二次侧的第一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1S1~第六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6S1,A-C相的二次侧的6组线圈的公共端接线端子AS2、BS2和CS2,第一指示灯D1~第十二指示灯D1,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还包括设置在检测箱内部的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二直流电源DC2。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DC1、电源总开关K0、按钮开关AN和A-C相的3个供电支路组成一次侧供电电路,所述电源总开关K0为双刀单掷开关,所述A-C相的3个供电支路的结构相同,其中A相供电支路由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和AP2以及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组成,所述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和AP2为同名端;所述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经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的接点4和接点2接按钮开关AN的接点N,按钮开关AN的接点M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的正极,所述A相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2经电源总开关K0的接点2和接点4接第一直流电源DC1的负极;

所述A-C相的二次侧的6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和相应的双刀单掷开关组成的6个同名端接线端子支路、A-C相的二次侧的6组线圈的公共端接线端子AS2、BS2、CS2分别和相应的双刀单掷开关组成的3个公共端接线端子支路以及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组成二次侧极性检测电路,所述6个同名端接线端子支路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同名端接线端子支路由第一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1S1和第四双刀单掷开关K4组成,所述第一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1S1经第四双刀单掷开关K4的接点4和接点2接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的正极接线端;所述3个公共端接线端子支路的结构相同,其中A相公共端接线端子支路由A相的二次侧的公共端接线端子AS2和第十双刀单掷开关K10组成,所述A相的二次侧的公共端接线端子AS2经第十双刀单掷开关K10的接点4和接点2接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的负极接线端。

所述一次侧供电电路和二次侧极性检测电路均还包括指示灯电路,一次侧供电电路的指示灯电路和二次侧极性检测电路的指示灯电路结构相同,其中一次侧供电电路的指示灯电路由第二直流电源DC2、电源总开关K0和A-C相的3个指示灯支路组成;所述A-C相的3个指示灯支路结构相同,其中A相指示灯支路由第一指示灯D1和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组成;所述第一指示灯D1的一端经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的接点3和接点1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的正极,第一指示灯D1的另一端经电源总开关K0的接点1和接点3接第二直流电源DC2的负极。

检测前准备:

将A相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1连接至本实用新型同名端的接线端子AP1,A相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的接线端子AP2连接至本实用新型同名端的接线端子AP2;B-C相的接线方式相同。将A-C相的二次侧的第一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1S1连接至本实用新型的同名端接线端子1S1,A-C相的二次侧的其余五组线圈的同名端接线端子与本实用新型的同名端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相同,一一对应接线。

检测步骤:

S1 开机

闭合电源总开关K0。

S2 检测

S201 检测A相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的极性关系

闭合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第一指示灯D1亮;

闭合第十双刀单掷开关K10,第十指示灯D10亮;

闭合第四双刀单掷开关K4,第四指示灯D4亮,按下按钮开关AN,双向摆动的毫安表A的指针正向偏转,则A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的接线端子1S1、1S2接线正确,断开第四双刀单掷开关K4,第四指示灯D4灭;

采用上述检测方式,依次检测A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的其它接线端子是否接线正确;

断开第十双刀单掷开关K10,第十指示灯D10灭;

断开第一双刀单掷开关K1,第一指示灯D1灭。

S202检测B相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的极性关系

与A相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方式相同。

S203检测C相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的极性关系

与A相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方式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