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旋光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1084发布日期:2018-06-16 00:2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旋光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光学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光仪,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旋光仪。



背景技术:

旋光仪是测定物质旋光度的仪器,通过对样品旋光度的测量,可以分析确定物质的浓度、含量及纯度等。广泛应用于制药、药检、制糖、食品、香料、味精以及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科研、教学部门,用于化验分析或过程质量控制。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某些器件(例如偏振器)可以使振动方向固定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某一方位上,形成所谓平面偏振光,平面偏振光通过某种物质时,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会转过一个角度,这种物质叫做旋光物质,偏振光所转过的角度叫旋光度。旋光度主要受到平面偏振光的波长、旋光物质的温度、旋光物质的种类的影响,目前,使用到的旋光仪,由于缺乏适当的恒温装置,导致随着实验观测时间的延续,仪器内部光机电系统热量积累使得旋光仪样品室的温度越来越高,最终对数据观测产生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温旋光仪不仅解决了旋光仪本身内部温度不稳定的缺点,而且通过对样品管结构的改进,使得样品管也得以保持恒温稳定,从多方面控制住了仪器温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温旋光仪,包括光源、样品室和计数盘,所述光源与样品室之间依次安装有小孔光栏、物镜、滤色片、偏振器和磁旋线圈,所述样品室相对光源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检偏器、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选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伺服电机、涡轮蜗杆与所述计数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室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电子制冷片,所述电子制冷片均匀分布于样品室的顶端和底端,顶端的电子制冷片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通孔,以顶端的电子制冷片为底面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侧壁连接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与位于样品室内的样品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样品室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外部开关,控制器控制电子制冷片的工作过程。

优选的,所述样品管位于磁旋线圈与检偏器之间,样品管分为内玻璃管和外玻璃管,所述内玻璃管外套设有外玻璃管,且内、外玻璃管互不接触,内、外玻璃管两端通过含有垫圈的螺丝帽套盖旋紧,所述垫圈中部的凹槽里安装有玻璃片。

优选的,所述外玻璃管外部下侧分布有进气通道,外玻璃管外部上侧分布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散热管道连接,所述出气通道通过出气管道穿过样品室与外部大气相通。

优选的,所述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的管道为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样品室内部顶端和底端安装有电子制冷片,当样品室内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控制底部电子制冷片制热;当样品室内温度较高时,控制器控制底部电子制冷片制冷,热量有散热通孔排出到散热腔,解决了旋光仪本身内部温度不稳定的缺点;(2)散热腔内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管道进入到样品管,避免了热量的浪费,节约了能源;(3)样品管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的管道为蛇形通道,有利于加热均匀。从多方面控制住了仪器温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样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源 2、样品室 3、小孔光栏 4、物镜 5、滤色片 6、偏振器 7、磁旋线圈 8、检偏器 9、光电倍增管 10、前置放大器 11、选频放大器 12、功率放大器 13、伺服电机 14、蜗轮蜗杆 15、计数器 16、样品管 161、内玻璃管 162、外玻璃管 163、螺丝帽套盖 164、玻璃片 165、进气通道 166、出气通道 167、蛇形通道 17、电子制冷片 18、散热通孔 19、散热腔 20、散热管道 21、出气管道 2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及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恒温旋光仪,包括光源1、样品室2和计数器15,所述光源1与样品室2之间依次安装有小孔光栏3、物镜4、滤色片5、偏振器6和磁旋线圈7,所述样品室2相对光源1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检偏器8、光电倍增管9,所述光电倍增管9依次通过前置放大器10、选频放大器11、功率放大器12、伺服电机13、涡轮蜗杆14与所述计数器15连接,所述样品室2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电子制冷片17,所述电子制冷片17均匀分布于样品室2的顶端和底端,当样品室2内温度较低时,控制器22控制底部电子制冷片17制热;当样品室2内温度较高时,控制器22控制底部电子制冷片17制冷,顶端的电子制冷片1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通孔18,以顶端的电子制冷片17为底面设置有散热腔19,热量由散热通孔18排出到散热腔19,解决了旋光仪本身内部温度不稳定的缺点,所述散热腔19侧壁连接散热管道20,所述散热管道20与位于样品室2内的样品管16相连接,散热腔19内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管道20进入到样品管16,避免了热量的浪费,节约了能源。

所述样品室2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22,所述控制器22电性连接外部开关,控制器22控制电子制冷片17的工作过程。

所述样品管16位于磁旋线圈7与检偏器8之间,样品管16分为内玻璃管161和外玻璃管162,如图2所示,所述内玻璃管161外套设有外玻璃管162,且内、外玻璃管互不接触,内、外玻璃管两端通过含有垫圈的螺丝帽套盖163旋紧,所述垫圈中部的凹槽里安装有玻璃片164。所述外玻璃管162外部下侧分布有进气通道165,外玻璃管162外部上侧分布出气通道166,所述进气通道165与所述散热管道20连接,所述出气通道166通过出气管道21穿过样品室2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外玻璃管161与内玻璃管162之间的管道为蛇形通道167,所述蛇形通道167与进气通道165和出气通道166连接,有利于加热均匀。

以上所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多个方面控制住了仪器温度,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所需的技术效果。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根据本实施例做出的改变或者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