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2334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表面贴装型电子元器件引脚外观变形会导致产品在整机贴装焊接中出现开、短路的不良,所以产品在出厂前进行引脚外观尺寸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必须包含平面度、正位度、排距、脚间距、脚宽度等参数。现有检测设备都存在精度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难以达到检测目的 ;而且检测效率很低,不能适应生产线产量大、效率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厂家都是通过人工肉眼目测完成的,人工检测速度慢,可靠性差,容易漏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通过移料装置套设于所述入料轨道来对待检测材料进行行为调整与行程控制,不仅能够对待检测材料有条不紊的控制,而且通过移料轨道与入料轨道的循环交替控制,使得待检测材料在入料轨道上前进的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会对正在检测的材料产生干扰,与传统吹气控制待检测材料前进相比,整体机构更加小型化,装运和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包括入料轨道、移料装置、测试片和底座,所述入料轨道通过固定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移料装置套设于所述入料轨道外侧并通过气缸驱动,所述测试片安装于所述入料轨道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移料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移料装置和第二移料装置,所述第一移料装置和所述第二移料装置通过所述入料轨道下方的移料装置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入料轨道的两侧,所述移料装置固定座通过第一气缸与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第一移料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入料轨道贴合的第一移料轨道,在所述第二移料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入料轨道贴合的第二移料轨道,所述第一移料轨道通过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移料装置固定,所述第二移料轨道通过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移料装置固定;所述第一移料轨道与所述第二移料轨道的两对应边相互接触。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移料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料轨道前后移动;所述第一移料轨道和所述第二移料轨道上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拨爪料槽,所述拨爪料槽用于夹持待检测材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入料轨道的入口设置有下料跳盖,用于对进入轨道的待检测材料进行位置校正。

进一步地,在所述下料跳盖的末端设置有检知器,所述检知器用于感知进入入料轨道的待检测材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料顶针,所述挡料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移料装置上,用于对进入所述入料轨道的待检测材料进行阻挡。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料顶针,所述下料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二移料装置上,用于对进入所述入料轨道的待检测材料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近接开关,所述近接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移料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片通过滑轨装置固定于所述入料轨道的末端,用于对待检测材料进行检测,所述滑轨装置通过第三气缸驱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通过移料装置套设于所述入料轨道外侧来对待检测材料移动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不仅能够对待检测材料有条不紊的控制,而且通过移料轨道与入料轨道的循环交替控制,使得待检测材料在入料轨道上前进的速度得到有效的优化,不会对正在检测的材料产生干扰,与传统吹气控制待检测材料前进相比,整体机构更加小型化,装运和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移料轨道第一种运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移料轨道第二种运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的移料轨道第三种运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电子元器件测试机构,包括入料轨道1、移料装置2、测试片3和底座4,所述入料轨道1通过固定座6与所述底座4连接,所述移料装置2套设于所述入料轨道1外侧并通过气缸5驱动,所述测试片3安装于所述入料轨道1的末端。

如图2-4所述移料装置2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移料装置21和第二移料装置22,所述第一移料装置21和所述第二移料装置22通过所述入料轨道1下方的移料装置固定座23固定于所述入料轨道1的两侧,所述移料装置固定座23通过第一气缸51与所述底座4连接;在所述第一移料装置21上设置有与所述入料轨道1贴合的第一移料轨道211,在所述第二移料装置22上设置有与所述1入料轨道贴合的第二移料轨道221,所述第一移料轨道211通过第一盖板212与所述第一移料装置21固定,所述第二移料轨道221通过第二盖板222与所述第二移料装置22固定;所述第一移料轨道211与所述第二移料轨道221的两对应边相互接触。

如图4-6所示,在所述第一移料装置2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52,所述第二气缸5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料轨道211前后移动;所述第一移料轨道211和所述第二移料轨道221上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拨爪料槽2111和第二拨爪料槽2211,用于夹持待检测材料7。

在所述入料轨道1的入口设置有下料跳盖8,用于对进入轨道的待检测材料7进行位置校正。

在所述下料跳盖8的末端设置有检知器9,所述检知器9用于感知进入入料轨道的待检测材料7,并通过与外部控制系统的通信来控制第一气缸51驱动移料装置2的左右运动。

还包括挡料顶针213,所述挡料顶针213设置于所述第一移料装置21上,用于对进入所述入料轨道1的待检测材料7进行阻挡。

还包括下料顶针223,所述下料顶针223设置于所述第二移料装置22上,用于对进入所述入料轨道的待检测材料7进行固定。

还包括近接开关10,所述近接开关10设置于所述第二移料装置22上,当待检测材料7与所述第二移料轨道221接触时,所述近接开关10控制第二气缸52驱动第一移料轨道211前后移动。

所述测试片3通过滑轨装置11固定于所述入料轨道1的末端,用于对待检测材料7进行检测,所述滑轨装置11通过第三气缸53驱动。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移料轨道211设置有5个第一拨爪料槽2111,对应的在第二移料轨道221上设置有5个第二拨爪料槽2211。检知器9检测到待检测材料7后,第一气缸51驱动移料装置2向左移动一次,带动待检测材料7与第二移料轨道221接触(如图4),第二气缸52驱动所述第一移料轨道211向前移动一次(如图5),然后第一气缸51驱动移料装置2向右移动一次复位,对应的,待检测材料7被位于第一移料轨道211上的排在首位的第一拨爪料槽2111夹持(如图6),然后第二气缸52驱动所述第一移料轨道211向后移动一次复位。上述操作步骤如此反复5次,对应的待检测材料在5个第一拨爪料槽2111和5个第二拨爪料槽2211的交替作用下到达测试片3位置,通过第三气缸53驱动测试片3与待检测材料7的料脚接触,完成对待检测材料7的三极管特性的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