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式机油泵专用间隙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0154发布日期:2018-06-16 00:14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专用间隙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泵生产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式机油泵专用间隙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机油泵主要包括齿轮式和转子式,通过其内部构件运动,为机油增压而强制性输送至发动机各零件运动表面,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机油循环的动力源。其中,转子式机油泵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等特点,而广泛用于中、小型发动机上。

现有转子式机油泵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泵盖10、泵壳20、外转子30、内转子40和限压阀50,外转子30和内转子40安装于泵壳20的工作腔60内。通过内转子40带动外转子30在工作腔60内旋转,两转子端面与工作腔60内高、低面配合,实现持续的进油、压油、出油循环。两转子间以及两转子与泵壳20间在径向和轴向维度的配合间隙直接影响机油泵的工作性能,因而出厂前必须进行间隙检测。现有间隙检测方法采用塞尺测定,径向间隙检测效率和精确度较高,但无法直接测定转子与工作腔60的轴向间隙,而是必须对各构件进行拆解后,分别测定后进行换算而得出,因此影响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式机油泵专用间隙检测工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通过将楔形尺自转子底部探入,以测定转子与工作腔端面配合间隙,并配合测距传感器对塞尺数值进行换算,从而直接得到转子与泵壳的轴向配合间隙,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专用间隙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楔形尺、伸缩架体、顶块、测距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底板中轴线处开设有中空槽体,上表面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楔形尺设置于所述中空槽体内,所述伸缩架体包括定框架、动框架和导向梁,所述定框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动框架底端与所述楔形尺后端固定连接, 所述动框架两垂直支架沿所述滑槽水平滑动,所述顶块底部斜面与所述楔形尺上表面相匹配,所述顶块两侧壁处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沿所述定框架两垂直支架处的导向槽垂直滑动,所述测距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顶块顶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测距传感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定框架和所述动框架通过伸缩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楔形尺两侧壁设有凸棱,所述凸棱于所述中空槽体侧壁处设置的凹槽内滑动,使所述楔形尺底面与所述底板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测距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测距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楔形尺自转子底部探入,以测定转子与工作腔端面配合间隙,并配合测距传感器对塞尺数值进行换算,从而直接得到转子与泵壳的端面配合间隙,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在用于测定径向配合间隙时,定框架可用于确定轴向水平,从而保证楔形尺塞入的垂直度,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并延长楔形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转子式机油泵泵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楔形尺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检测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5所示,一种转子式机油泵专用间隙检测工具,包括底板1、楔形尺2、伸缩架体3、顶块4、测距传感器5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底板1提供支撑和基准平面。所述楔形尺2塞入间隙内,以标定间隙大小。所述伸缩架体3用于将水平方向的塞入操作转化到所述泵壳20上方的垂直空间内,以便于操作。所述顶块4与所述楔形尺2配合,将所述楔形尺2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转化为垂直方向。所述测距传感器5和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配合,以便快速读取间隙数值。

所述底板1处开设的中空槽体11,所述中空槽体11侧壁处设有凹槽111。所述楔形尺2两侧壁设有凸棱21,所述凸棱21设置于所述凹槽111内,使所述楔形尺2底面与所述底板1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楔形尺2沿所述中空槽体11向外水平滑动。初始状态下,所述楔形尺2前端与所述中空槽体11开口端端面重合。

所述伸缩架体3包括定框架31、动框架32和导向梁33。所述定框架31呈缺口向下的四边形,其两垂直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中空槽体11两侧的所述底板1前端上表面处,其横梁悬设于所述中空槽体11前端上方,与所述底板1表面平行。所述动框架32呈四边形,其底部中央设有垂直向下的尾部连杆与所述楔形尺2后端连接固定。所述动框架32的两垂直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处开设于所述中空槽体11两侧的滑槽12内,以便推动所述楔形尺2沿所述中空槽体11滑动。所述动框架32的横梁距所述底板1上表面高度与所述定框架31的横梁距所述底板1上表面高度相等,使担设于其上的所述导向梁33与所述底板1表面平行。所述定框架31的横梁固定于所述导向梁33下方,所述动框架32的横梁通过卡扣结构活动固定于所述导向梁33处,并在所述导向梁33下方滑动。所述导向梁33垂直投影长度与所述底板1的长度重合。所述定框架31用于确定检测起始点。所述动框架32用于推出所述楔形尺2进行间隙检测。

所述顶块4底部斜面与所述楔形尺2上表面相匹配。所述顶块4两侧壁处设有定位销41,所述定位销41沿所述定框架31的两垂直支架处开设的导向槽311垂直滑动。所述楔形尺2沿所述中空槽体11向外滑动,以塞入间隙内进行检测。所述楔形尺2外探带动所述顶块4的垂直高度发生的改变,通过所述定位销41在所述导向槽311内滑动得以实现。

所述测距传感器5固定设置于所述顶块4顶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测距传感器5相连。所述顶块4的垂直高度变化与所述楔形尺2塞入间隙的高度相等,因而固定于所述顶块4顶部的所述测距传感器5与所述导向梁33配合,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处读取所述测距传感器5测定的两数据反应的距离变化值即为间隙高度。

所述定框架31和所述动框架32通过弹簧等伸缩结构6相连接。便于检测后使所述动框架32带动所述楔形尺2恢复至初始状态,用于重复检测。

所述测距传感器5采用非接触式测距传感器,优选采用技术成熟、精度高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所述工作腔60的开口处,使所述底板1贴合于所述工作腔60底部,所述定框架31前端贴合于所述外转子30外壁。

推动所述动框架32沿所述滑槽12向所述定框架31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楔形尺2插入所述外转子30下表面与所述工作腔60底部表面间。

所述楔形尺2的外探,使所述定位销41沿所述导向槽311向上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顶块4的垂直高度增大。所述顶块4高度变化值与所述楔形尺2塞入部分的高度一致,因而所述测距传感器5测量到的所述测距传感器5至所述导向梁33间的位移变化值也与所述楔形尺2塞入部分的高度一致。当所述楔形尺2充分塞入所述外转子30下表面与所述工作腔60底部间隙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对所述测距传感器5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可直接读取轴向间隙数值,完成所述外转子30与所述泵壳20轴向间隙检测。

解除对所述动框架32的推动力,在所述伸缩结构6的作用力下,所述动框架32恢复至起始位点,从而带动是楔形尺2撤离间隙,以备进行重复测定。

对进行所述内转子40与所述泵壳20轴向间隙检测时,仅需自所述工作腔60内拆除所述外转子30后,使所述定框架31前端贴合于所述内转子40外壁处,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本实用新型除可用于检测机油泵轴向间隙外,还可用于检测径向间隙。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旋转90°后,将所述定框架31担设于所述工作腔60和转子上表面,使所述楔形尺2对准所述工作腔60内壁与所述外转子30外壁间隙或所述外转子30与所述内转子40接触面间隙,垂直向下推动所述动框架32,使所述楔形尺2充分塞入间隙内。所述定位销41沿所述导向槽311水平滑动,带动所述顶块4发生水平位移,使所述测距传感器5朝向所述导向梁33移动。读取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位移变化数据,即为所测间隙数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