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259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器设备领域,具体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水泥等粉状物料的密度通常是通过使用李氏瓶来进行测量的,测量前首先要向李氏瓶内加入无水煤油,加入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无水煤油与李氏瓶内壁接触,否则需要长时间静置等待或用滤纸擦除内壁上无水煤油,这将会极大延长试验时间,使得试验过程更加繁琐且准确性差,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向李氏瓶内加入无水煤油时一般配套使用漏斗进行无水煤油的添加,然而传统的漏斗结构设计简单,一方面排液管较细,在李氏瓶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不仅加入流速速度缓慢,而且容易引起鼓气使得煤油飞溅而沾染内壁,另一方面在后续加入粉料时,还需再次准备其他规格漏斗,便于将粉料直接送到瓶内中部凸起处,防止粉料沾染内壁而影响测量准确性,这样下来整个试验过程较为缓慢,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来实现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粉料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测量过程操作难度高、测量时间长的情况,实现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粉料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包括李氏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李氏瓶注料配合设置组合式漏斗,所述组合式漏斗分层叠加设置,包括底层的粉料漏斗和架设在粉料漏斗之上的溶液漏斗,所述粉料漏斗的锥形进口表面等间距设有若干凸起的承力柱,所述承力柱上架设可拆装的溶液漏斗,所述溶液漏斗的出口为滴液管状。

所述粉料漏斗的漏斗管与李氏瓶内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粉料漏斗的漏斗管长度达到李氏瓶的1.5-2.5ml刻度之间。

所述承力柱呈半圆柱状,数量为三个,两两之间呈120°角设置。

所述溶液漏斗的漏斗管长度达到李氏瓶的23-24ml刻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方便,效果突出,采用组合叠加式漏斗进行李氏瓶的装料,粉料漏斗上的承力柱配合溶液漏液外侧面形成导气通道,使得李氏瓶注液时内外气压平衡,注入无水煤油不会出现鼓起现象,避免溶液浸染李氏瓶内壁,加液十分流畅,加液完成后抽出溶液漏斗,可以只依靠粉料漏斗进行粉料注入,直接将粉料送入李氏瓶中部凸起部位,实现快速加料,避免再次使用其他规格漏斗插入注料的繁琐过程,实现了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粉料密度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式漏斗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为组合式漏斗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4为组合式漏斗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1 李氏瓶、2 粉料漏斗、3 溶液漏斗、4 承力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包括李氏瓶1,还包括与李氏瓶1注料配合设置组合式漏斗,组合式漏斗分层叠加设置,包括底层的粉料漏斗2和架设在粉料漏斗2之上的溶液漏斗3,粉料漏斗2的锥形进口表面等间距设有若干凸起的承力柱4,承力柱4上架设可拆装的溶液漏斗3,溶液漏斗3的出口为滴液管状,粉料漏斗2的漏斗管与李氏瓶1内部之间设有间隙,粉料漏斗2的漏斗管长度达到李氏瓶的1-3ml刻度之间,承力柱4呈半圆柱状,数量为三个,两两之间呈120°角设置,溶液漏斗3的漏斗管长度达到李氏瓶的22.5-24ml刻度之间。

具体使用方式:

采用一种新型粉料密度测量装置进行粉料密度的测量,首先对李氏瓶1进行无水煤油溶液的注入,注入时使用配套设置的组合式漏斗,组合式漏斗分层叠加设置,包括底层的粉料漏斗2和架设在粉料漏斗2之上的溶液漏斗3,粉料漏斗2的锥形进口表面等间距设有若干凸起的承力柱4,承力柱4呈半圆柱状,数量为三个,两两之间呈120°角设置,承力柱4上架设可拆装的溶液漏斗3,能够保证溶液漏斗3架设在其上的结构稳定性,承力柱4与溶液漏斗3的外侧面形成了气流通道,在通过溶液漏斗3注入无水煤油时,能够保证李氏瓶1与外部空气压力的平衡,注入无水煤油不会出现鼓起现象,避免溶液浸染李氏瓶1内壁,溶液漏斗3的出口为滴液管状,溶液漏斗3的漏斗管长度达到李氏瓶的23-24ml刻度之间,加液十分流畅,省时省力,加液完成后缓慢抽出溶液漏斗,可以只依靠粉料漏斗2进行粉料注入,粉料漏斗2的漏斗管长度达到李氏瓶的1.5-2.5ml刻度之间,直接将粉料送入李氏瓶中部凸起部位,实现快速加料,避免再次使用其他规格漏斗插入注料的繁琐过程,粉料漏斗2的漏斗管与李氏瓶1内部之间设有间隙,充分保证方便插入抽出粉料漏斗2,实现了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粉料密度的过程。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