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嘴孔深度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099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嘴孔深度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射嘴孔深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射嘴孔是铸造模具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铸造模具中的射嘴孔通常由位于两端的大圆柱孔和小圆柱孔以及位于中间的锥孔构成。在模具铸造加工出来后需要对射嘴孔进行检测,目前的检测方法是直接使用深度尺或游标卡尺对其进行测量,但是,当测量射嘴孔大圆柱孔的深度(即锥面到芯盒背面的距离)时,由于射嘴孔内无平面支撑深度尺端头,检测人员通常是通过人为判断深度尺端头与射嘴孔的锥面顶部是否平齐,从而完成检测,因而导致无法准确测量射嘴孔的大圆柱孔深度,然而射嘴孔深度尺寸加工合格与否,将影响射嘴是否合模到位,若合模不到位,则会有跑砂、漏风、泄气的隐患,从而影响砂芯的质量,并且,一般的芯盒射嘴孔数量多达上百个,直接测量既不准确,效率又低,已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测量模具射嘴孔深度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射嘴孔深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工具,还包括一可插接于射嘴孔内的检棒,所述的检棒由大圆柱体、锥体和小圆柱体依次衔接构成,所述的大圆柱体与所述的锥体的衔接处形成一个可与所述射嘴孔的锥孔顶面接触相连的基准面,所述大圆柱体与锥体的衔接处设有第一让位部,相应的,所述小圆柱体与锥体的衔接处设有第二让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棒与所述的射嘴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大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锥体的大端直径相适配,相应的,所述小圆柱体直径与所述锥体的小端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让位部为沿所述大圆柱体的径向内凹并将所述大圆柱体与锥体的衔接平面覆盖的环形缺口,相应的,所述的第二让位部为沿所述锥体上较小一端的径向内凹的环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大圆柱体、锥体以及小圆柱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且,所述圆柱体、锥体以及小圆柱体的轴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棒顶部设有一可与所述测量工具相连的测量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测量射嘴孔大圆柱孔深度,克服了射嘴孔无平面支撑测量工具且深度尺伸入射嘴可视化不高的缺点,将射嘴孔深度的测量转移到芯盒之外进行,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通过在检棒的大圆柱体与锥体衔接处、小圆柱体与锥体衔接处分别设置让位部,使检棒的锥体与射嘴孔的锥孔完全贴合,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棒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棒的主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检棒、2-基准面、3-射嘴孔、4-测量工具、5-芯盒、6-第一让位部、7-第二让位部、8-测量面、1a-大圆柱体、1b-锥体、1c-小圆柱体、2g-流体腔、2h-固定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射嘴孔深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工具4,该测量工具4可以选择深度尺或游标卡尺,还包括一可插接于射嘴孔3内的检棒1,用于定位射嘴孔3,该检棒1由大圆柱体1a、锥体1b和小圆柱体1c依次衔接构成,在大圆柱体1a与锥体1b的衔接处形成一个可与射嘴孔3的锥孔顶面接触相连的基准面2,在大圆柱体1a与锥体1b的衔接处设有第一让位部6,相应的,在小圆柱体1c与锥体1b的衔接处设有第二让位部7,其中,检棒1与射嘴孔3相适配,即大圆柱体1a与射嘴孔3的大圆柱孔相适配,锥体1b与射嘴孔3的锥孔相适配,小圆柱体1c与射嘴孔3的小圆柱孔相适配,确保检棒1与射嘴孔3完全贴合,防止检棒1的轴心偏移;其大圆柱体1a的直径与锥体1b的大端直径相适配,相应的,小圆柱体1c直径与锥体1b的小端直径相适配,形成一个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的柱体,等同于模具合模时的射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让位部6为沿大圆柱体1a的径向内凹并将大圆柱体1a与锥体1b的衔接平面覆盖的环形缺口,相应的,第二让位部7为沿锥体1b上较小一端的径向内凹的环形缺口,检棒1在具体制造时,使用加工刀具将大圆柱体1a与锥体1b的衔接部分切除,使检棒1插入射嘴孔3后,其锥孔顶面与检棒1相隔离,以避免锥孔顶面的毛刺与基准面2干涉,同样的,使用加工刀具将锥体1b较小一端的部分切除至与小圆柱体1c的外径上,使检棒1插入射嘴孔3后,其锥孔底面与检棒1相隔离,以避免锥孔底面的毛刺与基准面2干涉,从而影响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大圆柱体1a、锥体1b以及小圆柱体1c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便于制作,并且,圆柱体1a、锥体1b以及小圆柱体1c的轴心线相重合,提高检棒1的同轴精度,在检棒1的顶部设有一可与测量工具4相连的测量面8,测量工具4卡尺与测量面8贴合,以达到测量的目的,提高检测精度。

一种射嘴孔深度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先根据射嘴孔3的形状随形设置一根由大圆柱体1a和锥体1b以及小圆柱体1c依次衔接构成的检棒1,用于定位射嘴孔3,在检棒1设计制造时,同时以检棒1上的大圆柱体1a与锥体1b的衔接平面作为基准面2,并预先测量基准面2到大圆柱体1a顶面的距离L;然后将检棒1插接在芯盒5的射嘴孔3内,转动检棒1确保其插接到位,并使用测量工具4测量大圆柱体1a顶面到芯盒5顶面的距离H;最后通过算式L-H换算即可得出射嘴孔3的大圆柱孔深度,即基准面2到大圆柱体1a顶面的距离L减去大圆柱体1a顶面到芯盒5顶面的距离H所得的差值为射嘴孔3的大圆柱孔深度值。优选的,在检棒1设计制造时,将基准面2到大圆柱体1a顶面的距离L刻录在检棒1上,便于检测人员知悉并运用该刻度值,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更进一步的,在大圆柱体1a与锥体1b的衔接处、小圆柱体1c与锥体1b的衔接处分别设置第一让位部6和第二让位部7,使检棒1的锥体与射嘴孔3的锥孔完全接触,避免由于射嘴孔3内大、小圆柱孔与锥孔的衔接处有毛刺而使检棒1的基准面2无法对齐接触相连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测量射嘴孔3的大圆柱孔深度,克服了射嘴孔3无平面支撑测量工具4且深度尺伸入射嘴可视化不高的缺点,将射嘴孔深度的测量转移到芯盒5之外进行,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