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011发布日期:2018-09-18 21:55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的验收、检修以及隐患排查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



背景技术:

回路电阻测试仪是应用在电器设备导体接触电阻测试及回路电阻测试的专用仪器。回路电阻测试的组成部分包括回路电阻仪及测试线两部分,其中测试线又可细分为测试导线和测试线夹两部分,传统的测试线夹按照数量类别分为两类,第一类:共有四个线夹,分别是电流正、负端线夹和电压正、负端线夹,且正端电流电压测试线及线夹,用红色表示,负端电流电压测试线及线夹用黑色表示,一般电流线夹尺寸较电压线夹尺寸大;第二类:共有两个线夹,分别是正端红色电流线和电压线接在同一个线夹,负端黑色电流线和电压线接在同一个线夹,即正端一个线夹,负端一个线夹。传统的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线夹结构相同,不同在于一端电流电压线分开接或者共接,相对而言线夹结构单一。

在实际应用中,在遇到不同的被测试导体的形状大小不一,例如:圆形、方形、较粗导体时,传统线夹因开口角度有限,往往无法夹紧或夹住被测试导体,另外一些被测试对象所在测试空间较小,传统线夹因结构单一,相对尺寸较大,无法测试空间小的导体。在遇到以上问题时,以往解决办法是找到被测试导体上可以满足传统线夹测试的测试点,间接通过相加或者相减获得测试数据,如此获得测试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准确判断导体接触情况,往往导致不能发现设备潜在的发热缺陷,如此一来,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能够有效解决被测试导体因形状大小不一、测试空间小、传统线夹难以直接测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可包括:

线夹导电部分、线夹固定部分、连接测试线部分以及线夹驱动部分;

所述线夹导电部分包括上导电铜板、下导电铜板,所述上导电铜板、下导电铜板共同组成了不同形状的功能结构,从线夹嘴至线夹尾部依次为虎口夹、圆弧夹以及尖嘴夹;

所述线夹固定部分包括两根规格和材质均相同的线夹固定螺杆;

所述连接测试线部分包括电流香蕉插座、电压香蕉插座以及U型香蕉插座短接线;

所述线夹驱动部分包括大导程驱动螺杆、大导程驱动螺母、两根压力缓冲弹簧、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以及尖嘴夹驱动螺杆。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铜板(5)以及下导电铜板(6)均为紫铜材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虎口夹(7)的夹口两内侧为锯齿,用于夹测方形导体。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夹(8)的夹口两内侧为锯齿,用于夹测带弧面的导体。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尖嘴夹(9)的夹口两内外侧均为锯齿,用于夹测狭小空间内的导体。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根线夹固定螺杆(13)从上至下贯穿所述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以及所述上导电铜板(5)并固定在所述下导电铜板(6)上;所述两根线夹固定螺杆(13)除与所述下导电铜板(6)固定一端有螺纹外,其余部分为光滑表面;在所述上导电铜板(5)与所述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之间的所述线夹固定螺杆(13)部分分别套有一根所述压力缓冲弹簧(17);所述上导电铜板(5)可沿所述线夹固定螺杆(13)移动,从而改变所述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的开口大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测试线部分(3)的电流香蕉插座(10)以及电压香蕉插座(11)均为 纯铜材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香蕉插座(10)为6毫米的香蕉插座,所述电压香蕉插座(11)为4毫米的香蕉插座,所述U型香蕉插座短接线(12)的两头U型的尺寸分别对应所述电流香蕉插座(10)和所述电压香蕉插座(11),用于短接所述电流香蕉插座(10)和所述电压香蕉插座(11)。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夹驱动部分(4)中的所述大导程驱动螺母(14)与所述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焊接为一体,通过所述大导程驱动螺母(14)带动所述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移动,当所述缓冲弹簧驱动片(15)向下移动压所述上导电铜板(5)时,所述缓冲弹簧(17)起缓冲压力的作用,以免所述大导程螺杆(16)旋转的机械力过大而损伤到测试导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该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可以有效解决被测试导体因形状大小不一、测试空间小、传统线夹难以直接测试的问题,且因针对不同形状选择不同线夹,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回路电阻值测试精准度;其次,由于采用螺杆控制测试线夹的夹紧力度,所以力度可调可控,有助于增强线夹和被测试导体的紧密接触程度,有效降低接触电阻对回路电阻值的影响;另外,由于线夹接线采用香蕉头插接的方式,故线夹可单独做电流或电压夹,也可做电流、电压共夹使用,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灵活改变线夹接线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其构造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线夹导电部分1、线夹固定部分2、连接测试线部分3、线夹驱动部分4。。

线夹导电部分1包括上导电铜板5和下导电铜板6,上导电铜板5和下导电铜板6共同组成了不同形状的功能结构,从线夹嘴至线夹尾部依次为虎口夹7、圆弧夹8以及尖嘴夹9;

线夹固定部分2包括两根规格和材质均相同的线夹固定螺杆13;

连接测试线部分3包括电流香蕉插座10、电压香蕉插座11以及U型香蕉插座短接线12;

线夹驱动部分4包括大导程驱动螺杆16、大导程驱动螺母14、两根压力缓冲弹簧17、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以及尖嘴夹驱动螺杆18。

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上导电铜板5和下导电铜板6均采用T2紫铜材质制作,加工尺寸为长18cm*宽2cm*厚1cm,两块导电板上依次对应加工有虎口夹7、圆弧夹8以及尖嘴夹9,虎口夹7及圆弧夹8的夹口内侧均加工有锯齿,尖嘴夹9的夹口内侧和外侧均加工有锯齿。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虎口夹7主要用于夹测方形导体,圆弧夹8主要用于夹测带弧面的导体,尖嘴夹9主要用于夹测狭小空间内的导体。

两根线夹固定螺杆13采用304不锈钢M8*150mm单头螺纹杆,从上至下贯穿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以及上导电铜板5并固定在所述下导电铜板6上;两根线夹固定螺杆13与下导电铜板6固定段有螺纹,其余部分为光滑表面,方便上导电铜板5在线夹固定螺杆13上滑动。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成长5cm*宽2cm*厚0.5mm的椭圆形状。

在上导电铜板5与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之间的线夹固定螺杆13部分分别套有一根压力缓冲弹簧17,上导电铜板5可沿线夹固定螺杆13移动,从而改变线夹的开口大小。

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与一颗T8不锈钢法兰驱动螺母14焊接在一起,一根大导程螺杆16从下至上贯穿下导电铜板6、上导电铜板5和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与驱动螺母14形成螺纹配合,该大导程螺杆16采用304不锈钢T8*100mm大导程螺纹丝杆,在大导程螺杆16的下端焊接梅花头手轮。通过拧动大导程螺杆16可调节线夹的夹紧力度,同时也可以调整上导电铜板5的行程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香蕉插座10采用100A大电流纯铜6mm插孔,规格:M10*60mm香蕉插座,型号为JXZ-3,安装在上导电铜板5上,电压香蕉插座11采用耐压3kV纯铜4mm插孔,规格:M5*48mm香蕉插座,型号为JXZ-1,安装在下导电铜板6上,U型香蕉插座短接线12的电流端采用6mmU型插片,电压端采用4mmU型插片,短接线采用20平方纯铜导线长20mm。

尖嘴夹驱动螺杆18采用黄铜梅花头手轮手拧M8*30mm螺杆,安装在下导电铜板6的尾端并从下至上贯穿下导电铜板6。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根据被测试导体形状,选择对应的线夹形状,手动将测试线夹的上导电铜板5拉开,若拉开高度不足,需调整大导程驱动螺杆16直至拉开高度满足被测试导体尺寸,然后调整大导程驱动螺杆16上的驱动压力缓冲弹簧驱动片15向下压缓冲弹簧17,缓冲弹簧17将作用力传递至上导电铜板5,实现夹紧测试导体功能。

尖嘴夹9内侧外侧均加工成锯齿状,目的其一,在遇到被测试导体测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虎口夹7不满足空间要求,便可通过尖嘴夹9夹在被测试导体上,通过大导程驱动螺杆16驱动夹紧被测试导体。其二,在遇到被测试导体尺寸超过虎口夹7或圆弧夹8的最大开口尺寸无法满足夹紧需求时,便可通过尖嘴夹9应用在被测试导体螺孔或者缝隙处,通过尖嘴夹驱动螺杆18,将尖嘴夹9向外张开,从而间接达到夹紧被测试导体的目的。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该回路电阻仪测试线夹可以有效解决被测试导体因形状大小不一、测试空间小、传统线夹难以直接测试的问题,且因针对不同形状选择不同线夹,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回路电阻值测试精准度;其次,由于采用螺杆控制测试线夹的夹紧力度,所以力度可调可控,有助于增强线夹和被测试导体的紧密接触程度,有效降低接触电阻对回路电阻值的影响;另外,由于线夹接线采用香蕉头插接的方式,故线夹可单独做电流或电压夹,也可做电流、电压共夹使用,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灵活改变线夹接线方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