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74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飞机雷达波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



背景技术:

飞机上安装使用的雷达工作在微波频段,雷达一般由电子设备和天线组成,电子设备安装在气密舱内,天线安装在机身外部非气密区域。其中,工作在6GHz~40GHz频段的雷达天线常采用发射机和无源波导缝隙天线技术,该类天线安装在高空飞机上使用,需使用波导连接机身外部天线和机身内部发射机,由于雷达大功率发射时微波有低气压放电效应,因此必须保证微波传输通路包括波导、天线等内部气压保持在一定大气压力之上。

常见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方案使用气密嘴给波导通路直接充气并保持充气压力持续工作数个小时,由于波导不可能做到完全气密不漏气,经常出现缓慢漏气的现象造成波导腔体内气压偏低出现放电现象带来飞行安全隐患。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方案结构图。该方案由密封透波窗101、橡胶圈102、波导微波通路103、气密嘴104、飞机结构105、波导气密法兰106组成,其中,密封透波窗101和橡胶圈102通过标准件固定到波导微波通路103上并隔离飞机气密区和非气密区,气密嘴104用于给波导组件充气加压,波导组件通过波导气密法兰106固定到飞机结构105上。

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使用气密嘴给波导通路直接充气并保持压力工作几个小时,由于波导不可能做到完全气密不漏气,经常出现缓慢漏气的现象造成波导腔体内气压偏低出现放电现象带来飞行安全隐患;此外,特种用途如对地观测遥感、海情监测等高空飞机经常需要拆卸维护雷达设备,雷达设备包括天线和发射机拆卸后需要连同波导组件一并拆卸,该方案不适用于特种用途飞机频繁的使用维护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所述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包括波导微波通路、波导加压通路、密封透波窗、充气加压连接接口、盒型件及密封件;其中,

所述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

所述充气加压连接接口设置在每一路波导加压通路上,所述波导加压通路通过充气加压连接接口充入加压气体给所述波导微波通路充气加压;

所述密封透波窗设置在每一路波导微波通路上,将所述波导微波通路内部气体隔离为气密区和非气密区;

所述波导加压通路未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的一侧为封堵状态;

所述波导微波通路远离所述密封透波窗的一侧通过密封件与所述盒型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盒型件法兰、橡胶圈和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与其安装位置匹配的部分飞机结构和外廓蒙皮。

优选地,所述波导微波通路为1路或多路,为中空薄壁结构。

优选地,所述波导微波通路使用硬铝、黄铜焊接制造。

优选地,所述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通过连通孔连通,所述连通孔为直径2~3mm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波导加压通路未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的一侧的封堵状态是通过可拆卸的波导气密堵盖来实现的。

优选地,所述充气加压连接接口为能够与打气筒连接的气密嘴。

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的使用方案如下:在首次使用和定期检测波导组件时,首先将波导气密堵盖替换为气压表,并使用打气筒等充气装置通过气密嘴和波导加压通路给波导微波通路增加气压,以测试波导微波通路的气密性和气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测结束后,将气压表恢复为波导气密堵盖,并将气密嘴拧松,将舱内气体通过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给波导微波通路不断补充气体增加压力,防止安装在机身外部非气密区的波导、天线等因缓慢气体泄露造成气压下降而出现空中打火;如果波导组件或者与其连通的天线出现大流量气体泄露等异常情况,将气密嘴拧紧,隔离飞机气密舱和波导组件空腔,以维持飞机气密舱内气压并确保飞行安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解决了高空飞机现有穿透气密舱波导方案易发生低气压打火故障问题以及特种用途飞机使用维护不便问题,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电气性能,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出现气密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在空中排故确保飞行安全,并能够在不拆卸波导组件的前提下实现飞机原型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方案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结构剖视图局部放大视图;

其中:101-密封透波窗,102-橡胶圈,103-波导微波通路,104-气密嘴,105-飞机结构,106-波导气密法兰,1-波导微波通路,2-波导加压通路,3-密封透波窗,4-气密嘴,5-波导气密堵盖,6-盒型件,7-盒型件法兰,8-橡胶圈,9-橡胶垫,10-飞机结构,11-外廓蒙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所述波导组件包括波导微波通路、波导加压通路、密封透波窗、充气加压连接接口、波导气密堵盖、盒型件及密封件。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及其使用方案解决了高空飞机现有穿透气密舱波导方案易发生低气压打火故障问题以及特种用途飞机使用维护不便问题,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电气性能,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出现气密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在空中排故确保飞行安全,并能够在不拆卸波导组件的前提下实现飞机原型恢复。

具体地,一种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所述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包括波导微波通路、波导加压通路、密封透波窗、充气加压连接接口、盒型件及密封件;其中,

所述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

所述充气加压连接接口设置在每一路波导加压通路上,所述波导加压通路通过充气加压连接接口充入加压气体给所述波导微波通路充气加压;

所述密封透波窗设置在每一路波导微波通路上,将所述波导微波通路内部气体隔离为气密区和非气密区;

所述波导加压通路未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的一侧为封堵状态;

所述波导微波通路远离所述密封透波窗的一侧通过密封件与所述盒型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盒型件法兰、橡胶圈和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与其安装位置匹配的部分飞机结构和外廓蒙皮。

优选地,所述波导微波通路为1路或多路,为中空薄壁结构。

优选地,所述波导微波通路使用硬铝、黄铜焊接制造。

优选地,所述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通过连通孔连通,所述连通孔为直径2~3mm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波导加压通路未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的一侧的封堵状态是通过可拆卸的波导气密堵盖来实现的。

优选地,所述充气加压连接接口为能够与打气筒连接的气密嘴。

在雷达短时间从飞机上拆除或波导组件不使用时,所述外廓蒙皮用于封堵因安装波导组件设置的盒型件开口,实现飞机外部轮廓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的使用方案如下:在首次使用和定期检测波导组件时,首先将波导气密堵盖替换为气压表,并使用打气筒等充气装置通过气密嘴和波导加压通路给波导微波通路增加气压,以测试波导微波通路的气密性和气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测结束后,将气压表恢复为波导气密堵盖,并将气密嘴拧松,将舱内气体通过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给波导微波通路不断补充气体增加压力,防止安装在机身外部非气密区的波导、天线等因缓慢气体泄露造成气压下降而出现空中打火;如果波导组件或者与其连通的天线出现大流量气体泄露等异常情况,将气密嘴拧紧,隔离飞机气密舱和波导组件空腔,以维持飞机气密舱内气压并确保飞行安全。

下面举个具体的实施例,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应用效果做更好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2-5所示,提供了一种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及其使用方案,该方案由4路波导微波通路1、4路波导加压通路2、4个密封透波窗3、4个气密嘴4、4个波导气密堵盖5、1个盒型件6、1个盒型件法兰7、8个橡胶圈8、1个橡胶垫9、1个飞机结构10、1个外廓蒙皮11组成。

所述波导微波通路用于雷达微波传输,所述波导加压通路用于充气加压,所述密封透波窗用于把波导微波通路内部气体进行气密区和非气密区隔离,所述气密嘴为充气加压连接接口,所述波导气密堵盖和橡胶圈用于封堵波导加压通路,所述波导组件通过盒型件法兰和橡胶垫安装到盒型件及飞机结构上;波导微波通路和波导加压通路为两种功能通路,分别用于传输微波、给波导通路加压测试气密性。

所述波导微波通路为中空薄壁结构,使用硬铝材料焊接制造,截面尺寸适用于传输9~10GHz微波。

所述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一对一配备,两种通路之间设置直径3mm的圆孔,加压通路通过这个小孔给微波通路充气加压。

所述气密嘴设置在每一路波导加压通路上,能使用打气筒通过气密嘴和波导加压通路给波导微波通路加压。

所述密封透波窗设置在每一路波导微波通路上,能透过波导中传输的微波实现电性能,也能将波导微波通路内部气体隔离成气密区和非气密区实现气密性能。

所述外廓蒙皮在雷达短时从飞机上拆除、波导组件不使用时可以封堵因安装波导组件设置的盒型件开口,实现飞机外部轮廓完整性。

波导组件使用方案如下:波导组件在首次使用和定期检测时,首先将波导气密堵盖替换为气压表,并使用打气筒等充气装置通过气密嘴和波导加压通路给波导微波通路增加气压,以测试波导微波通路的气密性和气压强度满足要求;检测结束后,将气压表恢复为波导气密堵盖,并将气密嘴拧松,将舱内气体通过波导加压通路与波导微波通路连通,给波导微波通路不断补充气体增加压力,防止安装在机身外部非气密区的波导、天线等因缓慢气体泄露造成气压下降而出现空中打火;如果波导组件或者与其连通的天线出现大流量气体泄露等异常情况,将气密嘴拧紧,隔离飞机气密舱和波导组件空腔,能维持飞机气密舱内气压并确保飞行安全。

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高空飞机穿透气密舱波导组件设计与使用方案,解决了高空飞机现有穿透气密舱波导方案易发生低气压打火故障问题以及特种用途飞机使用维护不便问题,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出现气密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在空中排故确保飞行安全,并能够在不拆卸波导组件的前提下实现飞机原型恢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