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杆拉回钩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2662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杆拉回钩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中的推杆拉回钩子。



背景技术:

病理切片是病理标本的一种。制作时将部分有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过各种化学品和埋藏法的处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种颜色,供在显微镜下检查,以观察病理变化,作出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病理切片扫描仪就是把病理切片转化成数字化的一种工具,替代了传统显微镜。

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一个必要的步骤是推杆拉回钩子将切片拉回至扫描装置里,扫描结束后将切片推出,进行下一个步骤。传统的钩子结构安装没有定位点,安装时比较麻烦,而且推杆拉回钩子长时间使用时,会导致推杆拉回钩子向后移位行程,使得两个钩子结构不在一条直线上,切片拉回不到位导致碎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安装简单,能够标准定位,防止钩子结构向后错位,减少切片拉回不到位而形成碎片的推杆拉回钩子。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推杆拉回钩子,应用于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中,其中包括:

推杆结构,所述推杆结构上设置限位孔;

钩子结构,所述钩子结构上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契合于所述限位孔,使得所述钩子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推杆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包括一窄口部和一靠近于所述钩子结构的广口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为一环状台阶结构。

优选的,所述环状台阶结构契合安装于所述限位孔的广口部。

优选的,所述钩子结构至少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两个所述钩子结构并排设置,并且保持水平高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钩子结构之间设定标准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推杆拉回钩子,安装简单,能够标准定位,防止钩子结构向后错位,降低切片拉回不到位而造成碎片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杆拉回钩子的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关于钩子结构的爆炸图。

上述说明书中附图标记表示说明:

推杆结构(1);限位孔(10);窄口部(100);广口部(101);钩子结构(2);限位结构(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推杆拉回钩子,应用于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中,其中包括:

推杆结构1,推杆结构1上设置限位孔10;

钩子结构2,钩子结构2上设置限位结构20,限位结构20契合于限位孔10,使得钩子结构2固定安装于推杆结构1上。

通过上述方案的推杆拉回钩子,应用于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中,推杆结构1用于带动切片的往复移动,钩子结构2用于配合推杆结构1拉回切片;

进一步地,钩子结构2上的限位结构20契合于推杆结构1上的限位孔10结构,使得钩子结构2固定安装于推杆结构1上,在拉回切片或者推出切片的过程中,钩子结构2不会发生错位,而导致切片拉回不到位,造成碎片。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限位孔10包括一窄口部100和一靠近于钩子结构2的广口部101。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为一环状台阶结构。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环状台阶结构契合安装于限位孔10的广口部10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结构20是环状台阶结构,环状台阶结构契合安装于限位孔10的广口部101,钩子结构2配合于推杆结构1安装,安装简单,并且在推拉切片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钩子结构2至少设置为两个。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两个钩子结构2并排设置,并且保持水平高度。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两个钩子结构2之间设定标准尺寸。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推杆结构1上并排设置两个钩子结构2,两个钩子结构2之间设定标准尺寸,标准尺寸为切片的尺寸大小,并且两个钩子结构2保持水平高度,在推杆拉回钩子拉回或者推动切片时,保持切片移位准确,不会发生错位现象,导致形成碎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推杆拉回钩子,安装简单,能够标准定位,防止钩子结构向后错位,降低切片拉回不到位而造成碎片的几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