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9425发布日期:2018-06-08 18:3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置尺寸检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轴类零件上,常常需要加工各种凹槽,且凹槽与其他零件具有装配关系。例如汽车手柄杆就是这样一个带凹槽的轴类零件(如图1所示),主要用于卡持换挡弹簧片,其位置尺寸直接影响着换挡系统的装配性能和使用性能。其中L表示凹槽的位置尺寸,0.1为位置尺寸的公差值,要保证位置尺寸的准确性,对零件的检测就变得非常重要。现在,对于位置尺寸大多通过影像仪投影采点来进行测量,这不仅需要专业设备来进行操作,成本高、效率低,而且由于采点的不准确,常造成较大的人为误差,准确性较低,不适用于现场的生产加工以及成品检验过程。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生产现场适用,检测效率高的检测装置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生产现场适用,检测效率高的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沿轴类零件周向表面的环形凹槽到所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竖向设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一侧水平伸出定位导轨,所述定位导轨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凹槽在所述轴类零件轴向上的宽度,所述定位导轨的下方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沿所述定位导轨长度方向错开布置,所述定位导轨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水平面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面下方,所述定位导轨的上表面到所述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所述凹槽到所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的最大值,所述定位导轨的上表面到所述第二水平面的距离为所述凹槽到所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的最小值。

这样,具体使用时将轴类零件的凹槽卡入定位导轨中,在重力作用下凹槽的一侧面与定位导轨的上表面贴合,然后沿着定位导轨滑动轴类零件。若滑动轴类零件,轴类零件不能滑入第一水平面,所述轴类零件上凹槽的位置尺寸大于合格尺寸的最大值。若滑动轴类零件,轴类零件能滑入第一水平面,无法滑入第二水平面,则说明此时所述轴类零件上凹槽的位置尺寸处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合格。若轴类零件能滑入第二水平面,说明轴类零件的位置尺寸小于合格尺寸的最小值,不合格。这样可以简单方便的检测出轴类零件上凹槽上的位置尺寸是否合格,亦可方便快捷的判断该位置尺寸是过大还是过小,在大批量的生产时可快速实现轴类零件上凹槽到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检测,快速高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支架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定位支架带有定位导轨的一侧相对布置,两个所述定位导轨等高且竖直方向的宽度一致,两个所述定位导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凹槽底部所在圆直径且小于所述轴类零件的外径。

这样,两个定位导轨的设置,可以让凹槽直接卡在两个导轨之间,这样定位更准确,相对与单个导轨的设置可以减小工人的操作难度,工人只需沿定位导轨长度方向水平施力即可完成轴类零件的测量,操作简单,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测量块,所述测量块的上表面由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构成。

这样,测量块上的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之间的间距值为凹槽位置尺寸的公差值,在检测不同公差要求的凹槽位置尺寸时,通过更换不同的测量块即可。这样扩大该检具的适用范围。且测量块可拆卸的与底座连接方便更换和加工,相对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直接设置在底座上的方式分开加工各部分的难度更小。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定位支架带有所述定位导轨的一侧均水平伸出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侧表面构成一个竖向的定位面,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导轨的下方,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面的上方,两个所述定位凸起的定位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轴类零件的外径。

这样,两个定位面的间距等于轴类零件的外径,即在移动轴类零件的过程中定位面与轴类零件的周向贴合,可以避免在沿导轨移动时,轴类零件产生晃动或倾斜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可进一步的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定位凸起位于定位导轨的下方,定位凸起位于第二水平面的上方这样在满足定位的同时,减小定位凸起竖向的宽度,减小摩擦。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导轨朝向所述第一水平面一侧端部连接有导入段,所述导入段与所述定位的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导入段在竖直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导轨在竖直方向的宽度相同,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导轨上的所述导入段构成导入空间,所述导入空间沿所述定位导轨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二水平面的部分宽度渐增。

这样,导入段与导入空间的设置使得工人可以快速的实现凹槽与定位导轨的匹配,导入端起到导向的作用,工人沿导入段可将轴类件快速插入定位导轨中,这样减少了在定位导轨端部对准的步骤,减小操作难度。进一步的,在实际生产中,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竖向间隔距离通常为很小,即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不易分辨,这样导入段的设置亦起到标识入口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支架包括一竖向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定位块与设置在所述定位块上表面的连接块,所述定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导轨与所述导入段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

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定位块与连接块的设置方式可以扩大该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定位块,用于检测不同长度的轴类零件,连接块的设置主要的用于检测不同宽度的凹槽。这样在检测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轴类零件上的凹槽位置尺寸是否合格时,可以通过定位块与连接块配合使用完成。这样扩大了该的检具的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导轨竖直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凹槽在所述轴类零件轴向上的宽度。

这样,该检具在检测凹槽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时,选用的凹槽中远离轴类零件的一侧端面的侧面作为测量端,但在实际生产中亦会出现选用该凹槽靠近轴类零件的一侧端面的侧面作为凹槽位置尺寸的测量端,为解决这种情况将导轨的宽度值设置为与凹槽的宽度值一样,使得凹槽两侧面与所述导轨的上下面相互贴合实现定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凹槽两侧面设有倒角,这样在满足于与导轨定位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与凹槽与导轨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轴类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其中轴类零件在检测装置上示出。

其中,1为底座、2为测量块、201为第一水平面、202为第二水平面、3为定位块、301为定位凸起、4为连接块、401为定位导轨、402为导入段、5为轴类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轴类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其中轴类零件在检测装置上示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类零件凹槽位置尺寸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沿轴类零件周向表面的环形凹槽到所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底座1上表面竖向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一侧水平伸出定位导轨401,定位导轨401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等于凹槽在轴类零件轴向上的宽度,定位导轨401的下方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水平面201与第二水平面202,第一水平面201与第二水平面202沿定位导轨401长度方向错开布置,定位导轨401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水平面201与第二水平面202的上方,第一水平面位于第二水平面下方,定位导轨401的上表面到第一水平面201的距离为凹槽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的最大值,定位导轨401的上表面到第二水平面202的距离为凹槽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的最小值。

这样,具体使用时将轴类零件的凹槽卡入定位导轨中,在重力作用下凹槽的一侧面与定位导轨的上表面贴合,然后沿着定位导轨滑动轴类零件。若滑动轴类零件,轴类零件不能滑入第一水平面,所述轴类零件上凹槽的位置尺寸大于合格尺寸的最大值。若滑动轴类零件,轴类零件能滑入第一水平面,无法滑入第二水平面,则说明此时所述轴类零件上凹槽的位置尺寸处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合格。若轴类零件能滑入第二水平面,说明轴类零件的位置尺寸小于合格尺寸的最小值,不合格。这样可以简单方便的检测出轴类零件上凹槽上的位置尺寸是否合格,亦可方便快捷的判断该位置尺寸是过大还是过小,在大批量的生产时可快速实现轴类零件上凹槽到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检测,快速高效。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支架的数量为二,两个定位支架带有定位导轨401的一侧相对布置,两个定位导轨401等高且竖直方向的宽度一致,两个定位导轨401之间的间距大于凹槽底部所在圆直径且小于轴类零件的外径。

这样,两个定位导轨的设置,可以让凹槽直接卡在两个导轨之间,这样定位更准确,相对与单个导轨的设置可以减小工人的操作难度,工人只需沿定位导轨长度方向水平施力即可完成轴类零件的测量,操作简单,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测量块2,测量块2的上表面由第一水平面201与第二水平面202构成。

这样,测量块上的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之间的间距值为凹槽位置尺寸的公差值,在检测不同公差要求的凹槽位置尺寸时,通过更换不同的测量块即可。这样扩大该检具的适用范围。且测量块可拆卸的与底座连接方便更换和加工,相对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直接设置在底座上的方式分开加工各部分的难度更小。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支架带有定位导轨401的一侧均水平伸出有定位凸起301,定位凸起侧表面构成一个竖向的定位面,定位凸起301位于定位导轨401的下方,定位凸起301位于第二水平面202的上方,两个定位凸起301的定位面之间的间距等于轴类零件的外径。

这样,两个定位面的间距等于轴类零件的外径,即在移动轴类零件的过程中定位面与轴类零件的周向贴合,可以避免在沿导轨移动时,轴类零件产生晃动或倾斜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可进一步的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定位凸起位于定位导轨的下方,定位凸起位于第二水平面的上方这样在满足定位的同时,减小定位凸起竖向的宽度,减小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导轨401朝向第一水平面201一侧端部连接有导入段402,导入段402与定位导轨401位于同一水平面,导入段402在竖直方向的宽度与导轨401在竖直方向的宽度相同,位于两个定位导轨401上的导入段402构成导入空间,导入空间沿定位导轨401长度方向远离第二水平面202的部分宽度渐增。

这样,导入段与导入空间的设置使得工人可以快速的实现凹槽与定位导轨的匹配,导入端起到导向的作用,工人沿导入段可将轴类件快速插入定位导轨中,这样减少了在定位导轨端部对准的步骤,减小操作难度。进一步的,在实际生产中,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竖向间隔距离通常为很小,即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不易分辨,这样导入段的设置亦起到标识入口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支架包括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定位块3与设置在定位块3上表面的连接块4,定位凸起301设置在定位块3上,定位导轨401与导入段402均设置在连接块4上。

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定位块与连接块的设置方式可以扩大该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定位块,用于检测不同长度的轴类零件,连接块的设置主要的用于检测不同宽度的凹槽。这样在检测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轴类零件上的凹槽位置尺寸是否合格时,可以通过定位块与连接块配合使用完成。这样扩大了该的检具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导轨401竖直方向的宽度等于凹槽在轴类零件轴向上的宽度。

这样,该检具在检测凹槽到轴类零件一侧端面的位置尺寸时,选用的凹槽中的远离轴类零件的一侧端面的侧面作为测量端,但在实际生产中亦会出现选用该凹槽靠近轴类零件的一侧端面的侧面作为凹槽位置尺寸的测量端,为解决这中情况将导轨的宽度值设置为与凹槽的宽度值一样,使得凹槽两侧面与所述导轨的上下面相互贴合实现定位。在实施使用过程中通常凹槽两侧面设有倒角,这样在满足与导轨定位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与凹槽与导轨的摩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