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受电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9184发布日期:2018-08-21 17:14阅读:10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机车车辆检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车车辆运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或按照里程运行工作试验。工作试验内容主要包括检测静态压力和升降弓时间。工作试验形式分为车上检测和车下检测两种,前者是受电弓在原位(车顶)进行检测,主要用于机车车辆的初级检修;后者是拆解检测,将受电弓从车体分解移至检测位进行检测,主要用于机车车辆的高级检修。

在车上检修工艺流程中,需要作业人员携带检测设备登顶试验,目前登顶试验设备主要包括简易检测设备和机械式便携检测设备【CN98230088.3】。简易检测设备包括弹簧秤和秒表,前者用于检测受电弓静态压力;后者用于检测升降弓时间。机械式便携检测设备主要以钢丝绳拉动受电弓弓头,检测钢丝绳的拉力,并通过钢丝绳的位移记录弓头的位移和弓速。其主要由机架、挂钩、钢丝绳、滑轮组、传感器、传动装置、仪表箱组成。

现有技术问题:上述的简易检测设备精度差,不能满足受电弓检修工艺要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实验》规定:“在一个持续的升降周期内,受电弓速度为0.05m/s±10%,静态压力应在集电头悬空状态下直接测量”,由人工通过弹簧秤拉动受电弓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检测弓速的手段,造成弓速难以满足“0.05m/s±10%”的要求,而过快的弓速导致检测的静态压力超过实际静态压力值,过慢的弓速导致检测的静态压力低于实际静态压力值;2、静态压力包括同向压力参数、同高压力参数和平均压力参数,计算这些参数需要记录多组压力数据和采集压力点的受电弓高度,由于简易测量设备没有测量受电弓高度的手段,同时不能记录足够的压力数据,估算的静态压力值产生的偏差较大;3、升降弓时间小于10秒,部分受电弓的降弓时间不足4秒,人工使用秒表测量升降弓时间不易判断起始点和终止点,误差较大。

机械式便携检测设备使用机电设备拖拉钢丝绳来拉动受电弓集电头,可以满足“0.05m/s±10%”的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如下问题:1、设备体积大,并且较为沉重,携带不方便,作业人员不便携带至车顶;2、钢丝绳在伸缩过程中,容易出现绞线和卡滞;3、无法解决升降弓时间测量精度差的问题。鉴于如上问题,机械式便携检测设备普及率较低,在一些地方出现弃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机车车辆检测静态压力和升降弓时间等存在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受电弓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受电弓检测装置,包括有受电弓、受电弓上的集电头承力杆、集电头承力杆位置处的一检测单元和检测单元的数据复示终端,所述的检测单元内嵌有一无线通信模块,检测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复示终端匹配对应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传送。

实用新型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单元还包括壳体和壳体内嵌的非接触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计时器、拉力传感器、方位传感器、双音蜂鸣器、电池组和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单元的壳体上设有挂钩,该检测单元通过挂钩挂在集电头承力杆进行静态压力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单元的壳体下侧设有一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单元还配置有一反射板,该反射板夹装在受电弓的集电头承力杆上,检测单元倒置放在机车车辆顶盖上,该检测单元位于反射板的光反射对应位置处进行升降弓时间检测和ADD性能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单元位于反射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受电弓、受电弓上的集电头承力杆、集电头承力杆位置处的一检测单元和检测单元的数据复示终端,所述的检测单元内嵌有一无线通信模块,检测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复示终端匹配对应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传送。因此,实现严格符合《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实验》规定:“在一个持续的升降周期内,受电弓速度为0.05m/s±10%,静态压力应在集电头悬空状态下直接测量”;使用技术手段,快速判断受电弓升降弓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准确检测升降弓时间;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性,满足受电弓原位(车顶)进行工作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态压力检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弓时间检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DD性能检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便携式受电弓检测装置,包括有受电弓3、受电弓3上的集电头承力杆4、集电头承力杆4位置处的一检测单元1和检测单元1的数据复示终端6,所述的检测单元1内嵌有一无线通信模块,检测单元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复示终端6匹配对应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传送。

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单元1还包括壳体和壳体内嵌的非接触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计时器、拉力传感器、方位传感器、双音蜂鸣器、电池组和处理器等等多种设备。即:所述非接触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计时器、拉力传感器、方位传感器、电池、处理器、数据传输模块全部高度集成在检测单元1的外壳内,形成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受电弓检测装置。

为了便于操作使用,在检测单元1的壳体上设有钢丝连接的挂钩2,壳体下侧设有一把手5。该检测单元1通过挂钩2挂在集电头承力杆4进行静态压力检测。所述的检测单元1还配置有一反射板8,该反射板8夹装在受电弓3的集电头承力杆4上,检测单元1倒置放在机车车辆顶盖7上,该检测单元1位于反射板8的光反射对应位置处进行升降弓时间检测和ADD性能检测。一般情况下,所述的检测单元1位于反射板8的下方。

所述的数据复示终端6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方式和检测单元1进行互联,用以显示检测数据;反射板和非接触位移传感器配合使用,用以检测受电弓高度。由此完成包括静态压力检测、升降弓时间检测和ADD性能检测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能够严格依据铁路标准《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实验》检测机车车辆受电弓3的拉力;另外,检测单元1和反射板8配合,可以检测机车车辆受电弓受电弓升降弓时间和ADD性能,检测数据可以在数据复示终端显示;

所述的非接触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用于确定检测静态压力的位移和速度,确保检测数据有效,利用非接触位移传感器检测受电弓的升降起始点和终止点,进而精确计算出升降弓时间;利用非接触位移传感器检测受电弓的降弓起始点,并记录受电弓下降200mm所用的时间,计算ADD性能;

当速度传感器依据铁路标准《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实验》对弓速的要求,对静态压力检测过程中的弓速进行检测时,一旦弓速超限,则通过双音蜂鸣器进行提示。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以下分别对各检测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静态压力检测,如图1所示:

1)确认受电弓风压满足测试要求;

2)升起受电弓到指定高度;

3)将检测单元1的挂钩2挂在受电弓3的集电头承力杆4指定位置,拉住检测单元1的把手5,依据《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实验》的要求,以约5cm/s的速度匀速从高位下拉至低位,下拉范围根据各型受电弓检修工艺确定。在受电弓下降过程中,如果弓速超限,检测单元通过双音蜂鸣器进行警示;

4)受电弓到达低位后,适当减少拉力,受电弓3在气缸压力的推动下上升,依据《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实验》的要求,通过把手调节弓速,确保以约5cm/s的速度匀速从低位上升至高位。在受电弓上升过程中,如果弓速超限,检测单元通过双音蜂鸣器进行警示;

5)从集电头承力杆4松开检测单元1的挂钩2,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单元1内嵌的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数据复示终端6进行显示和保存。

二、升降弓时间检测,如图2和图3所示:

1)将检测单元1倒置放在机车车辆顶盖7;

2)将反射板8夹装在受电弓集电头,反射板8的箭头指向受电弓前方;

3)确认检测单元1的瞄准激光光斑位于反射板8的中心区域内;

4)气缸推动受电弓3从低(高)位上升到高(低)位,检测单元1自动检测升(降)弓时间,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单元1内嵌的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数据复示终端6进行显示和保存。

三、ADD性能检测,如图4所示:

1)将检测单元1倒置放在机车车辆顶盖7;

2)将反射板8夹装在受电弓集电头,反射板8的箭头指向受电弓前方;

3)确认检测单元1的瞄准激光光斑位于反射板8的中心区域内;

4)气缸推动受电弓3位上升到高位;

5)打开泄压阀,受电弓3失压迅速降弓,检测单元1自动检测ADD性能,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单元1内嵌的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数据复示终端6进行显示和保存。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严格符合《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实验》规定:“在一个持续的升降周期内,受电弓速度为0.05m/s±10%,静态压力应在集电头悬空状态下直接测量”;能够快速判断受电弓升降弓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准确检测升降弓时间;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性,满足受电弓原位(车顶)进行工作试验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