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8763发布日期:2018-07-10 16:1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档盖总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换档盖为汽车配件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换档盖10的结构复杂,整体为不规则结构,其包括有相对设置在换档盖主体上的定位孔11以及设置在侧方的侧拉索销13以及上方的上拉索销12。现有技术在生产换档盖后对其拉索销的位置进行检测时,一般都是采用三坐标检测拉索销的位置度,这样的检测方式效率低下,平均检测时间为3分钟/件,无法满足批量生产全检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检测轴座和定位块座;第一支撑座设置在底板上方的中部,在第一支撑座上设有定位板,在定位板沿对角设有与换档盖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第二支撑座和检测轴座设于第一支撑座的两侧并分别位于底板的对角位置;在第二支撑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检测换档盖上拉索销的第一检测轴,在第一检测轴的下端设有第一检测开口;在检车轴座上沿水平横向设有检测换档盖侧拉索销的第二检测轴,在第二检测轴的端部设有第二检测开口;定位块座靠近第二支撑座斜设在底板上,在定位块座上设有与水平横向相对倾斜并与换档盖侧定位面相配合的定位块。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轴的轴线与定位板的纵向中心线的横向水平间距为57.1±0.02mm;第一检测轴的轴线与定位板的水平横向中心线的纵向垂直间距为26.62±0.02mm。

进一步的,第二检测轴的轴线距离定位板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5.93±0.02mm;第二检测轴的轴线与定位板的水平横向中心线的纵向垂直间距为31.47±0.02mm。

进一步的,在第二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垫板,垫板垂直于第二支撑座。

进一步的,在垫板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衬套,第一检测轴可滑动的设于第一衬套内。

进一步的,在检测轴座上设有第二衬套,第二检测轴通过第二衬套可滑动地设于检测轴座上。

进一步的,在第一检测轴上端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在第二检测轴背离第二检测开口的一端也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在定位块座内设有镶块,定位块通过镶块可滑动的设于定位块座上。

进一步的,在定位块靠近定位板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一对定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快速对换档盖子拉索销进行位置检测,最大程度保证了检测效率,同时也间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避免了质量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换档盖总成主视图。

图2为换档盖总成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安装有换档盖总成的俯视图。

图中,10为换档盖,11为定位孔,12为上拉索销,13为侧拉索销,1为底板,2为第一支撑座,3为第二支撑座,4为检测轴座,5为定位块座,21为定位板,22为定位销,31为第一检测轴,32为第一检测开口,41为第二检测轴,42为第二检测开口,23为垫板,24为第一衬套,33为第二衬套,6为手柄,51为定位块,52为镶块,53为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换档盖总成拉索销检测工装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上的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检测轴座4和定位块座5。第一支撑座2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中部,在第一支撑座2上设有定位板21,在定位板21沿对角设有与换档盖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22,即当将换档盖放置在定位板21上时,定位销22与换档盖定位孔相配合从而对换档盖进行定位。第二支撑座3和检测轴座4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座2的两侧并位于底板1的对角位置。在第二支撑座3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检测换档盖上拉索销的第一检测轴31,在第一检测轴31的下端设有第一检测开口32,第一检测开口32的大小与上拉索销的大小相适应。即第一检测轴31用于检测上拉索销,当换档盖定位在定位板21上,来回推动第一检测轴31,观察第一检测口与上拉索销是否产生干涉来判断拉索销的位置度是否符合要求,正常情况下,第一检测口与上拉索销不会产生干涉,即推动第一检测轴31,可以使上拉索销容纳于第一检测口内而不会产生碰撞摩擦等现象。在检车轴座上沿水平横向设有检测换档盖侧拉索销的第二检测轴41,在第二检测轴41的端部设有第二检测开口42,第二检测开口32的大小与侧拉索销的大小相适应。即第二检测轴41用于检测侧拉索销,当换档盖定位在定位板21上,来回推动第二检测轴41,观察第二检测口与侧拉索销是否产生干涉来判断侧拉索销的位置度是否符合要求,正常情况下,第二检测口与侧拉索销不会产生干涉,即推动第二检测轴41,可以使侧拉索销容纳于第二检测口内而不会产生碰撞摩擦等现象。定位块座5靠近第二支撑座3斜设在底板1上,在定位块座5上设有与水平横向相对倾斜并与换档盖侧定位面相配合的定位块51,用于定位或者限制换档盖。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最优选择,如附图中对应的标注,第一检测轴31的轴线与定位板21的纵向中心线的横向水平间距为57.1±0.02mm;第一检测轴31的轴线与定位板21的水平横向中心线的纵向垂直间距为26.62±0.02mm。第二检测轴41的轴线距离定位板21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5.93±0.02mm;第二检测轴41的轴线与定位板21的水平横向中心线的纵向垂直间距为31.47±0.02mm。

在第二支撑座3的上方设有垫板23,垫板23垂直于第二支撑座3。在垫板23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衬套24,第一检测轴31可滑动的设于第一衬套24内。

在检测轴座4上设有第二衬套33,第二检测轴41通过第二衬套33可滑动地设于检测轴座4上。

为方便人手操作,在第一检测轴31上端设有手柄6,在第二检测轴41背离第二检测开口42的一端也设有手柄6。

在定位块座5内设有镶块52,定位块51通过镶块52可滑动的设于定位块座5上,在定位块51靠近定位板21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一对定位凸起53,定位凸起53与换档盖的侧定位面配合以对换档盖进行定位。

如图5所示,具体操作时,将换档盖放在定位板21上,同时用定位销22定位,然后旋转或者推动定位块51以完成对换档盖的定位。手握住手柄6来回推动第一检测轴31,观察是否与上拉索销干涉。手握住手柄6来回推动第二检测轴41,观察是否与侧拉索销干涉。若检测无干涉,由此判定零件合格,反之为零件不合格。拉出定位块51,取下换档盖。从而便快速地完成了对拉索销位置度的检测,单件检测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并且能保证检测质量避免了质量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快速对换档盖子拉索销进行位置检测,最大程度保证了检测效率,同时也间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避免了质量风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