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7420发布日期:2018-06-23 00:4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安全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货车是否有混装及空载率是否满足要求的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运输中的安全检查主要是在乘客进站的时候,利用行李安检X光机对行李进行安检。但是,货运车辆只有司机和货物,货物中是否有违禁物品只能人工抽查,检查效率非常低,并且不能对所有的车辆进行检查;如果采用X射线对全车进行扫描,则会对驾驶室人员带来健康危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货运车辆的X射线快速检测系统。申请号为“201420187743.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辐射的车道快速检查设备”,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车压地感线圈、栏杆机、前光栅、X射线成像组件、主控柜、后相机、后光栅和安全警示灯,在栏杆机上安装有前相机,其中X射线成像组件包括相对布置的X射线源和成像线阵,其中前光栅和后光栅均包括相对布置的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其中车压地感线圈用于感知车辆并给栏杆机发送信号,当车头挡住前光栅时,前后两个相机开始拍摄并且安全警示灯闪烁提醒工作人员,当车头挡住后光栅时,X射线成像组件开始工作对车辆进行扫描。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驾驶室内人员受到X射线照射,但是由于成像线阵竖直设置在车辆过道一侧,X射线源相对设置在车辆过道的另一侧,仅能检测车辆侧面,对车辆顶面和底面存在检测不全的问题,若要全面检测车辆顶面和底面,通常需要增加成像线阵的高低,造成检测系统整体高度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绿色通道车辆货车安全检测系统,在不增加成像线阵高度的前提下,确保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测,并确保对车内人员不会造成射线伤害。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包括1#地感线圈、2#地感线圈、栏杆机、龙门架检测组件、1#光幕组、2#光幕组、3#光幕组、车牌识别相机、线性扫描相机和补光灯,所述1#地感线圈、2#地感线圈、龙门架检测组件从前到后依次间隔设置在车辆通道上,所述栏杆机设置在2#地感线圈的正上方,1#光幕组、2#光幕组由前到后设置在栏杆机与龙门架检测组件之间的车辆通道外侧,所述3#光幕组、车牌识别相机、线性扫描相机、补光灯设置在龙门架检测组件的后方;

所述龙门架检测组件包括龙门架、“L”形线阵和X射线源,所述“L”形线阵包括竖直线阵盒和水平线阵盒,水平线阵盒设置在竖直线阵盒的上方,且竖直线阵盒与水平线阵盒呈“L”形布置从而构成所述“L”形线阵,“L”形线阵安装在龙门架内,且水平线阵盒位于龙门架的顶梁内,竖直线阵盒位于龙门架的一侧梁内,所述X射线源位于龙门架的另一侧梁内并靠近该侧梁的中下部设置,所述X射线源发出的X-ray正对“L”形线阵。

车辆压到1#地感线圈时,栏杆机栏杆抬起,离开2#地感线圈时,栏杆机栏杆落下;当符合设定的检测高度车辆时(不符合时不检测),车头经过2#光幕组时,补光灯亮起,同时开启高压(即射线成像机构开始启动),车头经过3#号光幕组时(此时车头内的驾乘人员已到达了安全距离),射线成像机构的光闸打开,开始X光扫描和线性相机扫描,车尾离开3#号光幕组时完成侧扫描;通过计算车辆经过1#光幕组、3#光幕组的时间差来测量车速,确保空载率的计算准确度,通常车速应控制在10km/h以下。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所述1#光幕组与2#光幕组之间设置有红外监控相机和车高限位传感器。当夜晚或光线不足时,大巴车和小车看不清进入绿色通道,红外监控相机检测到大巴车或者车高限位传感器检测到进入车辆高度不足的车辆(即小车)时,龙门架检测组件内的“L”形线阵和X射线源不启动,确保对非正常进入的大巴车和小车造成射线伤害。

进一步,所述车辆通道的左右两侧从前到后依次间隔设置有钢管限位器,在龙门架检测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射线防护墙。钢管限位器限定了被检测车辆在左右两侧的钢管限位器内行走,射线防护墙防止射线反射或散射。

更进一步,所述竖直线阵盒、水平线阵盒均包括线阵本体、线阵固定座、线阵外壳和调节螺杆,所述线阵外壳的正面设置有与线阵本体一致的条形射线过孔,线阵外壳的背面设置有检修门,所述线阵本体和线阵固定座并排安装在线阵外壳内,调节螺杆穿过线阵外壳后抵在线阵固定座上,通过拧进或拧出调节螺杆带动线阵固定座移动,从而带动线阵本体移动,使射线源发出的X-ray正对条形射线过孔射入。线阵本体在线阵外壳内的位置可通过线阵固定座和调节螺杆进行调节,以确保X射线源发出的X-ray正对条形射线过孔射入,实现了线阵本体的可调节安装;增设检修门,方便线阵本体的装拆和检修。

进一步,所述检修门的一端铰接在线阵外壳上,另一端通过快速锁扣锁紧在线阵外壳上,实现了快速打开及关闭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L”形线阵和X射线源组成的射线成像机构安装在龙门架上,在不增加检测系统整体高度的前提下,能对通过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测;龙门架检测组件的射线成像结合线性扫描相机,既能确定货车内是否有混装,还能确定混装物的确切位置,补光灯用于防止光线不足时,线性扫描相机成像不清晰。具有布局合理、安全可靠、扫描判断准确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龙门架检测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水平线阵盒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A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测系统,主要由1#地感线圈4、2#地感线圈5、栏杆机6、龙门架检测组件、1#光幕组7、2#光幕组8、3#光幕组9、车牌识别相机10、线性扫描相机11、补光灯12、红外监控相机13、车高限位传感器14、钢管限位器15、射线防护墙16和路灯17组成。龙门架检测组件由“L”形线阵1、龙门架2和X射线源3组成。

1#地感线圈4、2#地感线圈5、龙门架检测组件从前到后依次间隔设置在车辆通道上。

栏杆机6设置在2#地感线圈5的正上方,1#光幕组7、2#光幕组8由前到后设置在栏杆机6与龙门架检测组件之间的车辆通道外侧。3#光幕组9、车牌识别相机10、线性扫描相机11、补光灯12设置在龙门架检测组件的后方。车牌识别相机10用于识别车牌号。

最好是,1#光幕组7与2#光幕组8之间设置有红外监控相机13和车高限位传感器14。红外监控相机13用于检测进入的车辆是不是大巴车,如果是,则龙门架检测组件不启动;车高限位传感器14用于检测进入的车辆是否满足高度要求,如是低于设定高度的小车,则龙门架检测组件不启动。红外监控相机13和车高限位传感器14有效避免非正常进入车辆的驾乘人员受到射线伤害。当然,为防止非正常进入车辆的驾乘人员受到射线伤害,不限于设置红外监控相机13和车高限位传感器14这种技术措施。

另外,车辆通道的左右两侧从前到后依次间隔设置有钢管限位器15,在龙门架检测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射线防护墙16。

结合图3—图5所示,龙门架检测组件包括龙门架2、“L”形线阵1和X射线源3,“L”形线阵1由竖直线阵盒、水平线阵盒构成。水平线阵盒设置在竖直线阵盒的上方,竖直线阵盒与水平线阵盒呈“L”形布置从而构成“L”形线阵1,即水平线阵盒的一端与竖直线阵盒的上端相连。“L”形线阵1安装在龙门架2内,水平线阵盒位于龙门架2的顶梁内,竖直线阵盒位于龙门架2的一侧梁内,X射线源3位于龙门架2的另一侧梁内并靠近该侧梁的中下部设置,X射线源3发出的X-ray正对“L”形线阵1。

水平线阵盒最好由线阵本体1a、线阵固定座1b、线阵外壳1c和调节螺杆1d组成。以正对射线源的一面为正面,以背面射线源的一面为背面。水平线阵盒的正面为底面,水平线阵盒的背面为顶面。竖直线阵盒同样由线阵本体1a、线阵固定座1b、线阵外壳1c和调节螺杆1d组成,竖直线阵盒以内侧面为正面,外侧面为背面。总言之,水平线阵盒、水平线阵盒均以正对X射线源3的一侧为正面,背对X射线源的一侧为背面。

线阵外壳1c的正面设置有与线阵本体1a一致的条形射线过孔1e,线阵外壳1c的背面设置有检修门1f,线阵本体1a和线阵固定座1b并排安装在线阵外壳1c内,调节螺杆1d穿过线阵外壳1c后抵在线阵固定座1b上,通过拧进或拧出调节螺杆1d带动线阵固定座1b移动,从而带动线阵本体1a移动,使X射线源3发出的X-ray正对条形射线过孔1e射入。

最好是,检修门1f的一端铰接在线阵外壳1c上,另一端通过快速锁扣1g锁紧在线阵外壳1c上,方便快速打开和锁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