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浮筒液位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0135发布日期:2018-08-07 12:3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变送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浮筒液位变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浮筒液位变送器分为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为扭力管型结构。第二种应变片型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种应变片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提高。

传统的应变片型电浮筒壳体由多个腔体组成,结构庞大繁复,所用壳体为采用重力铸造的专用壳体,密度强度低,加工复杂,成本高。

传统的应变片型电浮筒采用定做的专用传感器精度低,并且还依靠手工调整精度,动作范围和行程较大达到2-3mm,对杠杆尤其是膜片,弹簧等要求高,对精度影响大。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优劣不等,一致性不好。

传统的应变片型电浮筒因其采用专用的传感器,必须按照传感器定制变送器,初期使用模拟电路的变送器,后期向智能化靠拢才制作出专用功能单一简单的智能化的变送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浮筒液位变送器,本实用新型将壳体、传感器、变送器等核心部件进行了改进,减少故障率,提高产品稳定性与精度,降低加工成本和难度,将其完全智能化、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电浮筒液位变送器,所述装置包括连通器、内浮筒、平衡杠杆、安装底座、隔离膜片、称重传感器、传力螺丝、通用壳体、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平衡拉簧;隔离膜片装配于安装底座与平衡杠杆上,通过硬密封实现右端传感器部分与左端连通器部分压力隔离;平衡杠杆左端连接位于连通器内部的内浮筒,称重传感器位于平衡杠杆右端,通过传力螺丝连接平衡杠杆与内浮筒,压力传感器连接智能变送模块。平衡拉簧连接杠杆前端。

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浮筒液位变送器,所述传力螺丝连接称重传感器。

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浮筒液位变送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将原来结构繁复,密度强度低,加工复杂,成本高的粗铸造改为标准的精密压力铸造的通用仪表壳体;

2将原来定做的专用传感器改为市面上通用新型高精度称重传感器;

3将原来的专用模拟电路的变送器和能单一简单的智能化的变送器改用通用的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精密压力铸造的通用仪表壳体。通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强度密度高,成本低;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通用新型高精度称重传感器为衡器传感器,精度高,通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行程小,不大于0.1mm对杠杆尤其是膜片,弹簧等要求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与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精度高,一致性好。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通用的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为市面上通用产品,属于完全成熟的智能仪表模块。通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用户操作简单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仪表整体结构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改进部位放大图。

图中1.连通器,2.内浮筒,3.平衡杠杆,4.安装底座,5.隔离膜片,6.称重传感器,7.传力螺丝,8.通用壳体,9. 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10.平衡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隔离膜片5装配于安装底座4与平衡杠杆3上,通过硬密封实现右端传感器部分与左端连通器部分实现压力隔离。平衡杠杆3左端连接与位于连通器1内部的内浮筒2,通过浮力变化传导浮力至称重传感器6,称重传感器6位于平衡杠杆右端,通过传力螺丝7接受平衡杠杆从内浮筒传导过来的力,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送给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9实现智能化调控。

智能型电浮筒液位变送器的运行的原理为:储罐内液位通过导管导入连通器1内,液位上升,内浮筒2浸入液体中导致图1中以隔离膜片为杠杆支点平衡改变,平衡拉簧10下拉杠杆前端通过传力螺丝7将压力传导至称重传感器6,称重传感器6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9。本实用新型所改进的部位壳体8为标准的精密压力铸造的通用仪表壳体,标准化程度高,强度密度高,成本低。称重传感器6通用新型高精度称重传感器为衡器传感器,精度高,通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行程由原来的2mm降低为0.1mm对平衡杠杆3尤其是隔离膜片5的形变范围降低为原来的1/20减小了膜片应力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了膜片寿命。平衡弹簧3的行程减小为原来的1/20致使弹力变化忽略不计。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9为压力传感器智能变送模块为市面上通用产品与称重传感器6配用,属于完全成熟的智能仪表模块。通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用户操作简单易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