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768发布日期:2018-08-24 18:0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于圆筒形零件底厚的测量一般是采用通用量具来测量,通用量具测量不方便、误差大,且操作难度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对圆筒形零件底厚的测量工装,以降低测量难度,解决测量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精确、误差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包括底座、测量杆、悬板、指示表、表架和表架座,所述底座包括台面和竖向设于台面一侧的承板,所述悬板横向设置,且与所述表架座依次叠加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承板的顶部,所述悬板上设有定位套,所述测量杆活动设于所述定位套内,所述指示表紧固于所述表架,所述表架固定于所述表架座,且所述指示表的测头与测量杆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板上还设有侧定位装置,所述侧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调整垫圈和螺钉,所述定位块、调整垫圈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承板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与工件接触面设为弧形结构,保证定位时与工件外壁相匹配,防止工件窜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测量垫板,用于调校指示表和用于放置被测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杆为细长杆,其底部设为圆底锥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杆的顶部设为直径大于定位套内径的轴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指示表测量所述测量杆被工件顶起的高度从而达到测量工件底厚的目的,结构简单、测量简单快捷,操作方便且测量成本低;所述侧定位装置的设置提高了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述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1包括底座11、测量杆12、悬板13、指示表14、表架15和表架座16,所述底座11包括台面111和竖向设于台面111一侧的承板112,所述悬板13横向设置,且与所述表架座16依次叠加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承板112的顶部,所述悬板13上设有定位套132,所述测量杆13活动设于所述定位套 132内,所述指示表14紧固于所述表架15,所述表架15固定于所述表架座16,且所述指示表14的测头与测量杆12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承板112上还设有侧定位装置17,所述侧定位装置17包括定位块171、调整垫圈172和螺钉173,所述定位块171、调整垫圈172通过螺钉173固定于所述承板112的内侧,可通过调节所述调整垫圈172调节定位块171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171与工件接触面设为弧形结构,保证定位时与工件外壁相匹配,防止工件窜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测量垫板18,用于调校指示表14和用于放置被测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12为细长杆,其底部设为圆底锥形结构,避免对被测工件表面造成划伤,顶部设为直径大于定位套132内径的轴肩结构,使所述测量杆12悬挂于所述悬板13。

具体实施时,第一步,检查工装:检查指示表14的测头活动的灵活性,检查测量杆12在定位套132内无卡涩现象,然后将指示表 14紧固在表架15里;

第二步,调节指示表14和侧定位装置17:将测量垫板18置于测量杆12的正下方,将指示表14的零位进行调整,即将大指针对准0 刻度线,小指针转过的刻度线为0或1均可,根据工件调整好侧定位装置17;

第三步,测量:将被测零件以侧定位装置17为基准放在测量垫板18上,测量底厚时,测量杆12中心线必须垂直于被测零件底面,右手捏住测量杆12的轴肩,使测量杆12上升,左手以侧定位装置17 定位轻轻转动被测零件至一位置后,松开轴肩,指示表14的测量头紧贴被测零件,在指示表上读出数值(被测尺寸引起指示表的测头微小直线移动,经过指示表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针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在指示表中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转动一周后,每次测量的位置点厚度如在工艺尺寸公差范围内,即合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筒形零件底厚测量工装1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指示表14测量所述测量杆12被工件顶起的高度从而达到测量工件底厚的目的,结构简单、测量简单快捷,操作方便且测量成本低;所述侧定位装置17的设置提高了测量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