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沉积体系形成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0613发布日期:2018-09-28 19:3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沉积物理模拟实验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是深水沉积体系形成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实际的沉积物理模拟实验中,实验人员需要人工铲砂、填埋、打底等工序,才能完成对整个陆架、陆坡的制作,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操作不仅不方便,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

2、实验过程中,地质人员对非深水沉积模拟进行实验的时候,测量水速的大小,经常是用一小片纸放入实验区中,然后记录小纸片漂流的长度和时间,这样情况下记录的时间精准度大大降低,并且在深水沉积模拟的过程中,利用这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受制于浮力小纸片往往只在水面上漂浮,无法记录水下确切的水流速度。

3、物理模拟实验的过程中,由于考虑不同因素对沉积的影响,需要加水放水,不断的调节水位的高低,多余的水直接就放走了,没有进行回收利用,浪费了水资源。

4、随着科技进步,现在阶段沉积物理模拟实验,可以利用照相技术完成平面上沉积物样式的采集,但是受制于水深的原因,并不能完全记录沉积模拟的完整实验过程。

大部分的实验模拟无法观察侧面的实验现象,是因为装置本身并不是采用完全可视化的材料组合成的,并不能完全解剖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垂向堆积的形态和形成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深水沉积体系形成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的:深水沉积体系形成模拟装置,它包括A和B两部分组成;所述的A位于所述的B一侧;

所述的A包括实验体、底部拉筋、顶部拉筋、水下照相机、出砂口、水流测速仪、可活动调节三角铁、活动底板、水循环出水口、第一阀门和单反照相机;

在所述的实验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拉筋,在所述的实验体顶部设置有顶部拉筋,

在所述的实验体设置有可活动调节三角铁、所述的可活动调节三角铁由若干个底部角钢和垂直角钢组合而成;在所述的垂直角钢上安装有水流测速仪;

所述的实验体上部设置有单反照相机,在所述的实验体左部放置有一个水下照相机,在所述的实验体左边底部设置有出砂口,在所述的实验体右部设置有水循环出水口,在所述的水循环出水口上安装有第一阀门,

所述的水循环出水口与所述的出砂口相对设置;

所述的B包括支架、进砂管、第二阀门、搅拌器、泥沙沉积桶、水循环入水口、净水循环桶、净水挡板和水泵组成;

所述的B的上部放置有一个泥沙沉积桶,所述的B的下部设置有净水循环桶,在所述的泥沙沉积桶中部安装有搅拌器,所述的泥沙沉积桶上部设置有水循环入水口,在所述的泥沙沉积桶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的第二阀门的另一头与进砂管套接,所述的进砂管的尾部伸入到所述的实验体上,在所述的净水循环桶底部安装有支架,在所述的净水循环桶一角安装有水泵,在所述的净水循环桶内沿竖向设置有净水挡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实验体采用两个2.4米长1.2米宽、两个0.8米宽1.2米高、一个2.4米长0.8米宽的有机玻璃板制作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动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的底部角钢的头部搭接,另一端依次与每个所述的垂直角钢搭接,且所述的活动底板的尾部与所述的进砂管的尾部紧贴并互相平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循环出水口一端插入到所述的净水循环桶底端,另一端与第一阀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净水挡板有两块且高低不同,均沿竖向设置在所述的支架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架采用四块板拼接而成;所述的支架为矩形结构且高于不小于1.2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装卸的底板和打孔三角铁来进行底型设计,这样解决了人力成本,并且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制作底型。2、此次设计的底型可以描绘不同的地形形态,可以实现多样化模拟。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测速装置测量水速,所以这可以解决人工测速的误差。3、本实用新型在整个实验装置中加入一个自制的净水循环桶,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成本。4、本次实用新型添加了图像采集装置,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可视化。5、实用新型中实验器材采用了完全可视化的材料,地质人员可以从侧面记录沉积物垂向上形态形成过程,保证了在横向、垂向、纵向上的全方位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实验体1、底部拉筋2、顶部拉筋3、水下照相机4、出砂口5、水流测速仪6、可活动调节三角铁7、底部角钢7.1、垂直角钢7.2、活动底板8、水循环出水口9、第一阀门10、支架11、进砂管12、第二阀门13、搅拌器14、泥沙沉积桶15、水循环入水口16、净水循环桶17、净水挡板18、水泵19、单反照相机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所示:深水沉积体系形成模拟装置,它包括A和B两部分组成;所述的A位于所述的B的一侧;

所述的A包括实验体1、底部拉筋2、顶部拉筋3、水下照相机 4、出砂口5、水流测速仪6、可活动调节三角铁7、活动底板8、水循环出水口9、第一阀门10和单反照相机20;

在所述的实验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拉筋2,在所述的实验体1 顶部设置有顶部拉筋3,

在所述的实验体1设置有可活动调节三角铁7、所述的可活动调节三角铁7由若干个底部角钢7.1和垂直角钢7.2组合而成;在所述的垂直角钢7.2上安装有水流测速仪6;

所述的实验体1上部设置有单反照相机20,在所述的实验体1 左部放置有一个水下照相机4,在所述的实验体1左边底部设置有出砂口5,在所述的实验体1右部设置有水循环出水口9,在所述的水循环出水口9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0,

所述的水循环出水口9与所述的出砂口5相对设置;

所述的B包括支架11、进砂管12、第二阀门13、搅拌器14、泥沙沉积桶15、水循环入水口16、净水循环桶17、净水挡板18和水泵19组成;

所述的B的上部放置有一个泥沙沉积桶15,所述的B的下部设置有净水循环桶17,在所述的泥沙沉积桶15中部安装有搅拌器14,所述的泥沙沉积桶15上部设置有水循环入水口16,在所述的泥沙沉积桶15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3,所述的第二阀门13的另一头与进砂管12套接,所述的进砂管12的尾部伸入到所述的实验体1上,在所述的净水循环桶17底部安装有支架11,在所述的净水循环桶17 一角安装有水泵19,在所述的净水循环桶17内沿竖向设置有净水挡板18,

所述的实验体1采用两个2.4米长1.2米宽、两个0.8米宽1.2 米高、一个2.4米长0.8米宽的有机玻璃板制作而成。

所述的活动底板8的一端与所述的底部角钢7.1的头部搭接,另一端依次与每个所述的垂直角钢7.2搭接,且所述的活动底板8的尾部与所述的进砂管12的尾部紧贴并互相平行设置。

所述的水循环出水口9一端插入到所述的净水循环桶17底端,另一端与第一阀门10连接。

所述的净水挡板18有两块且高低不同,均沿竖向设置在所述的支架11内。

所述的支架11采用四块板拼接而成;所述的支架11为矩形结构且高于不小于1.2米。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