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097发布日期:2018-08-04 14:0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散热器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铝塑或者全铝的汽车散热器需要经过外部腐蚀试验来检测其是否符合耐外部腐蚀性能要求。汽车散热器的外部腐蚀试验一般采用42g/l、ph值为2.8~3.0的氯化钠溶液作为腐蚀溶剂,并在盐雾试验箱内进行长时间的试验。然而现有的盐雾试验箱内存放汽车散热器的摆放架一般只有一个框架,框架上安置有水平的横杆,从而汽车散热器只能水平摆放在横杆上,而因为盐雾在汽车散热器上方,盐雾下沉需要与汽车散热器表面直接接触,从而汽车散热器不能堆叠在一起,只能平铺在横杆上,而盐雾试验箱内的框架上水平方向的摆放面积有效,从而一次盐雾试验只能摆放几台汽车散热器,试验效率低下。另外盐雾试验的周期又较长,从而当汽车散热器数量较多,需要分多次试验才能完成,盐雾试验耗时过长,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增加汽车散热器摆放数量的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包括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上端面的两相对侧边上成型有相对应的v形槽口,支撑杆的两端架设在相对的所述v形槽口内,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杆两端的圆弧形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下端的水平的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上端面中部成型有档条,支撑杆两端的第一支杆之间以及第二支杆之间固定有若干横向的支轴,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上端均成型有套件,所述套件分别插套在相邻的支撑杆的两端;

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外侧壁上抵靠有与支撑架相配合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包括上端铰接在第一支杆上的第一承托杆、上端铰接在第二支杆上的第二承托杆、连接所述第一承托杆和第二承托杆下端的第三承托杆,框架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第一承托杆和第二承托杆配合的避让槽,第一承托杆和第二承托杆位于所述避让槽的一侧,框架内设有承托架紧固机构,第二承托杆的外侧壁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设有第二铁制层,第一承托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铁制层配合的第二磁铁层,第一承托杆的外侧壁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铁制层,与该第一连接杆相邻的承托架的第二承托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铁制层配合的第一磁铁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呈自然垂挂状。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框架安装在盐雾试验箱内,将汽车散热器平放在支撑杆上。另外,一个支撑架能实现支撑两个汽车散热器的斜放,具体地,档条两侧的第三支杆上形成两个工位,将两个汽车散热器分别放置在两个工位上,而汽车散热器斜靠在第一支杆之间的支轴上或第二支杆之间的支轴上,汽车散热器的下端抵靠在档条上,由此支撑架的设置增加了放置架安放汽车散热器摆放的数量。当汽车散热器的摆放位置仍然不够用时,可将支撑架两端的承托架翻起至水平用来承托汽车散热器,具体地,通过第一承托杆和第二承托杆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铰接,将承托架向上翻起,第一承托杆和第二承托杆插接在避让槽内,然后通过框架内的承托架紧固机构将承托架紧固呈水平状态,然后转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使得第一连接杆吸附在相邻的承托架的第二承托杆上的第一磁铁层上,第二连接杆吸附在第一承托杆上的第二磁铁层上,由此使承托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形成一个水平的承载架,以便于安放汽车散热器。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能增加盐雾试验箱内汽车散热器摆放的数量,从而在试验产品较多的情况下减少盐雾试验次数,减少了盐雾试验的耗时。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承托架紧固机构包括成型在第一承托杆上的第一通孔、成型在第二承托杆上的第二通孔、成型在框架内并与避让槽相连通的销轴孔和插接在所述销轴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的长销轴。按上述方案,当第一承托杆和第二承托杆插接在避让槽内时,第一承托杆上的第一通孔、第二承托杆上的第二通孔、避让槽以及框架内的销轴孔相配合,将长销轴插接在销轴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完成承托架的紧固。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所述第一磁铁层位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承托杆铰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磁铁层位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承托杆铰接处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支撑杆、第三支杆和支轴均平行设置,支撑杆和第三支杆均为圆杆,所述套件为套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支撑杆和v形槽口的个数均为偶数个,框架上单侧侧边上的v形槽口至少设有六个,v形槽口均匀分布在框架的侧边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的支轴分别至少设有三根,支轴均匀分布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去承托架之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之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杆和第三支杆之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2至图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包括矩形的框架1,所述框架1上端面的两相对侧边上成型有相对应的v形槽口11,支撑杆2的两端架设在相对的所述v形槽口11内,所述支撑杆2和v形槽口11的个数均为偶数个,框架1上单侧侧边上的v形槽口11至少设有六个,v形槽口11均匀分布在框架1的侧边上,相邻的支撑杆2上设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杆2两端的圆弧形的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下端的水平的第三支杆33,所述第三支杆33的上端面中部成型有档条331,支撑杆2两端的第一支杆31之间以及第二支杆32之间固定有若干横向的支轴4,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上的支轴4分别至少设有三根,支轴4均匀分布在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上,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的上端均成型有套件5,所述套件5分别插套在相邻的支撑杆2的两端。

参见图1,所述支撑架3的两端外侧壁上抵靠有与支撑架3相配合的承托架6,所述承托架6包括上端铰接在第一支杆31上的第一承托杆61、上端铰接在第二支杆32上的第二承托杆62、连接所述第一承托杆61和第二承托杆62下端的第三承托杆63,框架1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第一承托杆61和第二承托杆62配合的避让槽12,第一承托杆61和第二承托杆62位于所述避让槽12的一侧,框架1内设有承托架紧固机构8,第二承托杆62的外侧壁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72,所述第二连接杆72的底端设有第二铁制层92,第一承托杆6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铁制层92配合的第二磁铁层102,第一承托杆61的外侧壁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71,所述第一连接杆71的底端设有第一铁制层91,与该第一连接杆71相邻的承托架6的第二承托杆6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铁制层91配合的第一磁铁层101,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均呈自然垂挂状,所述第一连接杆71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接杆72的长度,所述第一磁铁层101位于第二连接杆72与第二承托杆62铰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磁铁层102位于第一连接杆71与第一承托杆61铰接处的下方。

参见图1、图6,所述承托架紧固机构8包括成型在第一承托杆61上的第一通孔81、成型在第二承托杆62上的第二通孔82、成型在框架1内并与避让槽12相连通的销轴孔83和插接在所述销轴孔83、第一通孔81、第二通孔82内的长销轴84。

参见图2、图3,所述支撑杆2、第三支杆33和支轴4均平行设置,支撑杆2和第三支杆33均为圆杆,所述套件5为套环。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将框架1安装在盐雾试验箱内,将汽车散热器平放在支撑杆2上。另外,一个支撑架3能实现支撑两个汽车散热器的斜放,具体地,档条331两侧的第三支杆33上形成两个工位,将两个汽车散热器分别放置在两个工位上,而汽车散热器斜靠在第一支杆31之间的支轴4上或第二支杆32之间的支轴4上,汽车散热器的下端抵靠在档条331上,由此支撑架3的设置增加了放置架安放汽车散热器摆放的数量。当汽车散热器的摆放位置仍然不够用时,可将支撑架3两端的承托架6翻起至水平用来承托汽车散热器,具体地,通过第一承托杆61和第二承托杆62分别与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的铰接,将承托架6向上翻起,第一承托杆61和第二承托杆62插接在避让槽12内,然后通过框架1内的承托架紧固机构8将承托架6紧固呈水平状态,然后转动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使得第一连接杆71吸附在相邻的承托架6的第二承托杆62上的第一磁铁层101上,第二连接杆72吸附在第一承托杆61上的第二磁铁层102上,由此使承托架6、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2形成一个水平的承载架,以便于安放汽车散热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能增加盐雾试验箱内汽车散热器摆放的数量,从而在试验产品较多的情况下减少盐雾试验次数,减少了盐雾试验的耗时。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盐雾试验箱的汽车散热器安置装置,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