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6759发布日期:2018-08-24 05:56阅读:4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汽车电池包bms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纯电动汽车对电池包各电芯间压差诊断,大部分只是单纯的一个故障阈值,超过阈值就报故障。但实际中压差故障有很多的环境相关因素影响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能够排除多种环境因素对故障检测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充放电诊断开关进行充放电判断;

s2通过查询充/放电所对应的温度和soc的二维map图,获取压差故障限值;

s3比较传感器的实测压差值与所述压差故障值。

进一步的,通过判断有无充、放电电流确定充、放电状态。

s2进一步包括:

s21若为充电状态,则通过查询充电所对应的温度和soc的二维map图,获取压差故障限值;

s22若为放电状态,则通过查询放电所对应的温度和soc的二维map图,获取压差故障限值。

作为优选,s3进一步包括:若实测压差值大于所述压差故障值,则上报压差故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针对电池的不同使用状态,获取不同温度下的压差故障值,使故障提醒更为精确,避免不同温度、不同电池包、不同使用状态对压差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充放电诊断开关进行充放电判断;

s2通过查询充/放电所对应的温度和soc的二维map图,获取压差故障限值;

s3比较传感器的实测压差值与所述压差故障值。

进一步的,通过判断有无充、放电电流确定充、放电状态。

s2进一步包括:

s21若为充电状态,则通过查询充电所对应的温度和soc的二维map图,获取压差故障限值;

s22若为放电状态,则通过查询放电所对应的温度和soc的二维map图,获取压差故障限值。

作为优选,s3进一步包括:若实测压差值大于所述压差故障值,则上报压差故障。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具体可通过matlab软件中simulink模块,对bms(电池包控制单元)软件的应用层逻辑进行模型搭建,map具体数据也可以参照表1。map里具体数值,需要根据不同电池包电芯特性进行数据输入。

表1

将编辑好的软件模型,通过编译器编译,生成数据代码,进行软件集成,通过刷写软件,更新到bms控制器中即可。

电池包系统正常运行,系统上电,bms会对电池包组件里所有电芯电压进行计算,实时计算最大压差。同时根据新搭建的压差限值模型,根据标定值计算压差限值,当实测的压差值大于压差故障限值,系统会报送压差大故障,完成故障检测。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针对电池的不同使用状态,获取不同温度下的压差故障值,使故障提醒更为精确,避免不同温度、不同电池包、不同使用状态对压差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纯电动车检测电池包内部压差故障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充放电诊断开关进行充放电判断;S2通过查询充/放电所对应的温度和SOC的二维MAP图,获取压差故障限值;S3比较传感器的实测压差值与所述压差故障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针对电池的不同使用状态,获取不同温度下的压差故障值,使故障提醒更为精确,避免不同温度、不同电池包、不同使用状态对压差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星;张君鸿;高史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9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