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0523发布日期:2018-09-18 18:0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花粉收集器



背景技术:

空气花粉是在一定时间内悬浮在空气中的花粉颗粒,一般被认为是诱发哮喘、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花粉症的主要致敏原。国内多家医院过敏原检测报告表明多数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空气花粉有关。预防和治疗花粉症的首要前提是要利用科学装置对空气花粉进行准确可靠的收集,查明空气花粉的种类、浓度、时空分布等规律特征,避免或减少接触空气花粉。目前,空气花粉收集主要是利用敞口收集瓶固定在某个地方对空气自然沉降的花粉进行捕获。然而此方法主要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方面,敞口的收集瓶在干燥条件下已沉降到收集器中的花粉受风力湍流的影响会有一定损失;另一方面,在降雨量较大时雨水往往会充满收集器并溢出,同时损失一定量的花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空气花粉收集装置无法避免风力和降雨影响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

本发明的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是由外筒1、螺栓2、内筒3、杂质滤网4、吊绳5、花粉滤网6和吊环7组成;

所述的外筒1为上端敞口,下端有底的圆筒;

所述的内筒3为两端均敞口的圆筒,且内筒3的外径小于外筒1的内径,内筒3的高度大于外筒1的高度;

所述的杂质滤网4为尼龙材质的圆形滤网,孔径为3mm~5mm,孔距为1mm~2mm;

所述的花粉滤网6为尼龙材质的圆形滤网,孔径为8μm;

杂质滤网4和花粉滤网6分别安装在内筒3的两端;

三个螺栓2均穿过外筒1的侧壁顶到内筒3的外壁上固定内筒3和外筒1的相对位置,内筒3设置在外筒1的内部,内筒3和外筒1的轴线重合,内筒3的外壁和外筒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杂质滤网4在内筒3的上端,花粉滤网6在内筒3的下端,花粉滤网6和外筒1的内部底面之间留有空间,杂质滤网4高于外筒1的上沿1-1,三个螺栓2之间的夹角为120°,三根等长的吊绳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三个螺栓2上,另一端均固定在一个吊环7上。

本发明的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的使用方法为:

向内筒3上端的杂质滤网4上注入纯净水直到有水从外筒1的上沿1-1溢出为止,将整个装置悬挂起来,且要保证装置处于水平即可以开始收集空气花粉。

当完成一个收集周期时,拧开三个螺栓2,取出内筒3,此时内筒3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可透过花粉滤网6流出到内筒3的外部,然后卸下花粉滤网6并将其装入自封袋留作室内实验分析样品。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内筒3并装上新的花粉滤网6,即可进行下一周期的花粉收集工作。

由于花粉粒径相对较小,为10μm~150μm,大于花粉滤网6的孔径且小于杂质滤网4的孔径,且比重较大(约1.8g/cm3),所以大气中的花粉可顺利通过内筒3上端的杂质滤网4并保留在内筒3下端的花粉滤网6上面。此外,杂质滤网4还可减少枯枝、落叶、昆虫、动物等外界的干扰。

由于外筒1的外沿1-1低于内筒3的高度,并且二者四周及底部都留有适当空间,故当有降雨时,多余水可直接由外筒1的上沿1-1溢出,同时保证外筒1内部始终有水并使内筒3下端的花粉滤网6始终浸在水里,在水和杂质滤网4的保护下,可减少外界空气流动对保留在花粉滤网6的扰动和损失,从而有效提升空气花粉收集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的收集效率较普通的空气花粉收集器提高了50%。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沿轴线剖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如图1-图2所示,具体是由外筒1、螺栓2、内筒3、杂质滤网4、吊绳5、花粉滤网6和吊环7组成;

所述的外筒1为上端敞口,下端有底的圆筒;

所述的内筒3为两端均敞口的圆筒,且内筒3的外径小于外筒1的内径,内筒3的高度大于外筒1的高度;

所述的杂质滤网4为尼龙材质的圆形滤网,孔径为3mm~5mm,孔距为1mm~2mm;

所述的花粉滤网6为尼龙材质的圆形滤网,孔径为8μm;

杂质滤网4和花粉滤网6分别安装在内筒3的两端;

三个螺栓2均穿过外筒1的侧壁顶到内筒3的外壁上固定内筒3和外筒1的相对位置,内筒3设置在外筒1的内部,内筒3和外筒1的轴线重合,内筒3的外壁和外筒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杂质滤网4在内筒3的上端,花粉滤网6在内筒3的下端,花粉滤网6和外筒1的内部底面之间留有空间,杂质滤网4高于外筒1的上沿1-1,三个螺栓2之间的夹角为120°,三根等长的吊绳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三个螺栓2上,另一端均固定在一个吊环7上。

本实施方式的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的使用方法为:

向内筒3上端的杂质滤网4上注入纯净水直到有水从外筒1的上沿1-1溢出为止,将整个装置悬挂起来,且要保证装置处于水平即可以开始收集空气花粉。

当完成一个收集周期时,拧开三个螺栓2,取出内筒3,此时内筒3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可透过花粉滤网6流出到内筒3的外部,然后卸下花粉滤网6并将其装入自封袋留作室内实验分析样品。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内筒3并装上新的花粉滤网6,即可进行下一周期的花粉收集工作。

由于花粉粒径相对较小,为10μm~150μm,大于花粉滤网6的孔径且小于杂质滤网4的孔径,且比重较大(约1.8g/cm3),所以大气中的花粉可顺利通过内筒3上端的杂质滤网4并保留在内筒3下端的花粉滤网6上面。此外,杂质滤网4还可减少枯枝、落叶、昆虫、动物等外界的干扰。

由于外筒1的外沿1-1低于内筒3的高度,并且二者四周及底部都留有适当空间,故当有降雨时,多余水可直接由外筒1的上沿1-1溢出,同时保证外筒1内部始终有水并使内筒3下端的花粉滤网6始终浸在水里,在水和杂质滤网4的保护下,可减少外界空气流动对保留在花粉滤网6的扰动和损失,从而有效提升空气花粉收集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螺栓2为平头不锈钢螺栓。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的杂质滤网4和花粉滤网6均采用玻璃胶分别固定在内筒3的两端。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外筒1为PVC材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内筒3为PVC材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用以下试验对本发明进行验证:

试验一:本试验为一种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如图1-图2所示,具体是由外筒1、螺栓2、内筒3、杂质滤网4、吊绳5、花粉滤网6和吊环7组成;

所述的外筒1为上端敞口,下端有底的圆筒;

所述的内筒3为两端均敞口的圆筒,且内筒3的外径小于外筒1的内径,内筒3的高度大于外筒1的高度;

所述的杂质滤网4为尼龙材质的圆形滤网,孔径为3mm~5mm,孔距为1mm~2mm;

所述的花粉滤网6为尼龙材质的圆形滤网,孔径为8μm;

杂质滤网4和花粉滤网6分别安装在内筒3的两端;

三个螺栓2均穿过外筒1的侧壁顶到内筒3的外壁上固定内筒3和外筒1的相对位置,内筒3设置在外筒1的内部,内筒3和外筒1的轴线重合,内筒3的外壁和外筒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杂质滤网4在内筒3的上端,花粉滤网6在内筒3的下端,花粉滤网6和外筒1的内部底面之间留有空间,杂质滤网4高于外筒1的上沿1-1,三个螺栓2之间的夹角为120°,三根等长的吊绳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三个螺栓2上,另一端均固定在一个吊环7上;

所述的螺栓2为平头不锈钢螺栓;

所述的杂质滤网4和花粉滤网6均采用玻璃胶分别固定在内筒3的两端;

所述的外筒1为PVC材质;

所述的内筒3为PVC材质。

本试验的滤水式空气花粉收集器的使用方法为:

向内筒3上端的杂质滤网4上注入纯净水直到有水从外筒1的上沿1-1溢出为止,将整个装置悬挂起来,且要保证装置处于水平即可以开始收集空气花粉。

当完成一个收集周期时,拧开三个螺栓2,取出内筒3,此时内筒3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可透过花粉滤网6流出到内筒3的外部,然后卸下花粉滤网6并将其装入自封袋留作室内实验分析样品。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内筒3并装上新的花粉滤网6,即可进行下一周期的花粉收集工作。

由于花粉粒径相对较小,为10μm~150μm,大于花粉滤网6的孔径且小于杂质滤网4的孔径,且比重较大(约1.8g/cm3),所以大气中的花粉可顺利通过内筒3上端的杂质滤网4并保留在内筒3下端的花粉滤网6上面。此外,杂质滤网4还可减少枯枝、落叶、昆虫、动物等外界的干扰。

由于外筒1的外沿1-1低于内筒3的高度,并且二者四周及底部都留有适当空间,故当有降雨时,多余水可直接由外筒1的上沿1-1溢出,同时保证外筒1内部始终有水并使内筒3下端的花粉滤网6始终浸在水里,在水和杂质滤网4的保护下,可减少外界空气流动对保留在花粉滤网6的扰动和损失,从而有效提升空气花粉收集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