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抓斗采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0515发布日期:2018-09-18 18:0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采泥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抓斗采泥器。



背景技术:

抓斗式采泥器,是一种人工采集河中污泥和化工等污水池中污泥的一种人工采样工具,一般用于环保、卫生防疫、自来水或化工等企业单位中,用于采集深、远等人工不便采集污泥的地区使用。这种抓斗式采泥器如图1所示,主要由对称的两部分的弧形抓斗101组成的采样抓斗、机械传动执行机构组成,通过拉动机械传动执行机构103控制采样抓斗进行淤泥抓取,然后用力提拉采样抓斗,采样抓斗依靠重力块102闭合将河底污泥采入采样抓斗中。

但上述的抓斗式采泥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整个淤泥采集时,尤其是采集砂质沉积物时,被采集的样品容易溜走,其原因在于,采样抓斗的两部分半圆形抓斗闭合形成密封仅依靠弧形抓斗101外侧的重力块102的重力作用的分力使得弧形抓斗101的两个边沿紧贴在一起,而这种紧贴的方式是不稳固的,很容易受到波浪线或其他轻量级物理冲击的影响,造成样品从该边沿掉落到弧形抓斗101外侧;

2.在整个抓斗式采泥器的下沉时,两部分弧形抓斗101是处于一个展开状态用于容纳样品淤泥,这样会有较多空气进入到弧形抓斗101内部,在采集淤泥到闭合两部分弧形抓斗101的过程中,会有剩余空气滞留在密封的采样抓斗内部,不利于抓取泥样。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重力抓斗采泥器,来避免传统的抓斗式采泥器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抓斗式采泥器密封不牢固、容易滞留空气等问题,提供一种重力抓斗采泥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重力抓斗采泥器,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抓斗和右抓斗,所述左抓斗和右侧抓斗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抓斗的下沿设有一与下沿转动连接的倒钩,所述右抓斗的下沿设有一与倒钩相配的凸棱,所述倒钩与一用于控制倒钩的拉绳连接。

进一步,所述倒钩与左抓斗的转动连接具体为,左抓斗的下沿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下沿、倒钩顶触。常态下,扭簧未受压缩,倒钩与凸棱扣合使得左抓斗、右抓斗处于闭合状态;在抓取样品过程中,提拉拉绳,使得倒钩与凸棱脱离,扭簧收到压缩,左抓斗、右抓斗打开进行样品抓取;在抓取完成后,松开拉绳,倒钩重新与凸棱扣合,左抓斗、右抓斗重新闭合避免样品受到外力从抓斗的左抓斗、右抓斗闭合的缝隙中滑出。

进一步,所述倒钩形状为F形结构,所述F形结构的下端部与所述左抓斗下沿转动连接,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左抓斗的外壁、F形结构的长边侧顶触,所述F行结构的开口侧朝向上方;或者为n形结构,所述n形结构的一边与与所述左抓斗下沿转动连接,所述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左抓斗的外壁、n形结构的一边侧顶触,所述n形结构的开口侧朝向上方。

更进一步,所述倒钩形状采用n形结构时,所述n形结构靠近右抓斗一侧的边小于所述靠近扭簧一侧的边。

进一步,所述左抓斗和/或右抓斗由一弧形侧壁及对称设于弧形侧壁两端的平板组成,弧形侧壁与两平板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弧形侧壁上端开口,所述容纳腔位于开口下方设有一内衬网。通过开口设置,使得抓斗在下沉到抓取泥样过程中,容纳腔内的空气上升,能通过开口离开容纳腔;而内衬网设置在能实现向上部的开口方向透气的同时,又保证了泥样不会被上升的气流从开口中溜走。

更进一步,所述开口为在弧形侧壁上端开设若干通孔。

更进一步,所述左抓斗和/或右抓斗的通孔的孔大小面积为由远离左抓斗和/或右抓斗的外侧方向到左抓斗、右抓斗连接处方向上依次减小。通孔的大小如果设置成一致虽然加工简单,但是靠近左抓斗、右抓斗连接处的孔尺寸太大会形成局部湍流,不利于细小型样品的抓取,该设置使得从左抓斗或右抓斗的外侧向两者连接处形成一个气流通道,能降低湍流。

更进一步,所述通孔至少为半圆形孔、方形孔、三角孔三种,从左抓斗或右抓斗的外侧向左抓斗、右抓斗的连接处依次设置。通过由外到内依次设置半圆形孔、方形孔、三角孔,形成了稳定的气流通道,大幅度降低了湍流。

更进一步,所述三角孔为等腰三角形,且朝向左抓斗、右抓斗的连接处为顶角。

更进一步,所述半圆形孔的直径边设于靠近左抓斗、右抓斗的连接处一侧。

更进一步,所述容纳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向下弯曲的弧形翼片,所述弧形翼片的外端部为刀刃状的尖锐部。用于分层采集不同层次的样品,端部设置尖锐部便于插入淤泥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重力抓斗采泥器通过倒钩与凸棱的配合实现了抓斗的边缘贴合的紧密性,提高了稳固性及抵抗波浪或其他轻量级物理冲击带来的影响,有效避免细小样品的从边缘流失;

2.避免了下沉过程中的空气在抓斗内部积聚,减少下沉阻力,保证料斗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利于抓取泥样;

3.在保证抓斗内气流流出的同时又避免了细小泥样的被气流或水流带走造成流失,而且避免了因开口造成的局部湍流;

4.可以分层采集淤泥,提高对样品层的抓取效果,有效保证样品采集;

5.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采集过程更加省力,采集样品更加全面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重力抓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重力抓斗采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另一种结构的倒钩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重力抓斗采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种抓斗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第三种抓斗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弧形抓斗101,重力块102,机械传动执行机构103;

左抓斗1,右抓斗2,连接部3,倒钩4,与扭簧接触的边41,远离扭簧的边42,缺口43,凸棱5,拉绳6,扭簧7,连杆8,内衬网9,开口部10,网孔11,通孔12,半圆形孔13,直径边131,方形孔14,三角孔15,顶角151,平板16,弧形侧壁17,下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机构及部件均为本领域常用的部件,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抓取方法等,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重力抓斗采泥器,包括转动连接的左抓斗1和右抓斗2,左抓斗1和右抓斗2对称设置,其中左抓斗1的下沿18设有一与下沿18转动连接的倒钩4,右抓斗2的下沿18设有一与倒钩4相配的凸棱5,倒钩4与一控制倒钩4转动的拉绳6连接,拉绳6控制倒钩4与凸棱扣合或脱开。本实施例中当拉绳6拉动倒钩,使得倒钩4与左抓斗1的下沿18发生转动,当左抓斗1的下沿与右抓斗的下沿贴合时松开拉绳6,倒钩4扣住凸棱5,保证了左抓斗1与右抓斗2抓取泥沙贴合后在受到水流波动等外力冲击有效避免了两个抓斗内部的细小泥沙从贴合处溜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左抓斗1的下沿18设有一扭簧7,扭簧两端分别与下沿18、倒钩4顶触。通过拉绳拉动倒钩4转动使得扭簧受压,松开拉绳后在扭簧的弹力回复作用下将倒钩4弹回到原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倒钩4,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结构,只要在未被拉绳拉动情况下倒钩的开口方向朝上设置即可;作为其中的几种结构,可以采用F形结构或n形结构:

当采用n形结构时,如图2-3所示,n形结构的一边41与与所述左抓斗的下沿18转动连接,所述所述扭簧7两端分别与左抓斗的外壁(即图中所示弧形侧壁17)、n形结构的一边41侧顶触,所述n形结构的缺口43侧朝向上方。n形结构可以设置两边等长,也可以优选设置所示n形结构靠近右抓斗一侧的边即远离扭簧的边42小于所述与扭簧接触的边41;

当采用F形结构时,如图2和图4所示,F形结构的下端部411与所述左抓斗的下沿18转动连接,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左抓斗的外壁(即图中17)、F形结构的长边(图中41)顶触,所述F行结构的缺口43朝向上方。在拉动与松开拉绳的变化过程中使得F形结构的倒钩发生转动,实现缺口43与凸棱5的扣合与打开。

作为n形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n形结构的内边上设置一弹性条,避免凸棱与倒钩在反复使用过程中被凸棱刮伤,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左抓斗上端和右抓斗上端通过连接部3实现转动连接,连接部3可以采用转轴或合页等各种连接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重力抓斗采泥器还包括现有技术中的机械传动执行机构103,用于将左抓斗、和右抓斗展开状态下放入需要采集的水中,沉到底部然后提拉松开将左抓斗、和右抓斗闭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重力抓斗采泥器还包括现有技术中设于左抓斗的外侧面、右抓斗的外侧面上的重力块(可参看图1中的重力块102),用于在左抓斗、和右抓斗展开状态下采集样品后,利用重力块的重力实现左抓斗和右抓斗的闭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倒钩及凸棱可以设置多对且沿着下沿18对称设置。还以如图8所示,将多对倒钩通过一连杆8进行连接,将拉绳6设置在连杆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凸棱端部设置为V形或锥台形,使得抓取时端部更容易插入样品泥土中。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本实施例的左抓斗和/或右抓斗采用弧形侧壁17和设于两块分别设于弧形侧壁两端的平板16组成,弧形侧壁与两平板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弧形侧壁17上端开口形成开口部10,在容纳腔内位于开口下方设置一内衬网9。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内衬网中网孔11的孔径小于或等于120mm,也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200mm,用于采集保证需求的小颗粒泥沙不被气流带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或2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开口部10为在弧形侧壁17上端表面开设的若干均匀排列的通孔12。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通孔12的尺寸大小为从左抓斗或右抓斗的下沿18向上端方向依次减少。其中,通孔12的形状按前述依次减少的方向可以设置为半圆形孔13、方形孔14、三角孔15三种,如图7所示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三角孔15采用等腰三角形为最佳,而且将顶角设于远离下沿一侧即靠近左抓斗、右抓斗的连接处(图中连接部3)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半圆形孔13的直径边131设于靠近左抓斗、右抓斗的连接处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方形采用矩形,具体设置为,靠近左抓斗、右抓斗连接处的设置为短边,朝向两平板的两侧设置为长边。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示半圆形孔、方形孔、三角孔在同一方向上的最宽处尺寸为依次减少或相等。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内衬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所述弧形侧壁上端的通孔的孔径。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向下弯曲的弧形翼片,所述弧形翼片可拆卸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弧形翼片的外端部为刀刃状的尖锐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弧形翼片为倾斜设置,与左料斗的弧形侧壁的内壁相连的一端高度高于弧形翼片的自由端的高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弧形翼片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3的左料斗或右料斗的宽度。

以上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