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隔音效果自动检测装置及其自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8955发布日期:2018-11-24 11:5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出产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隔音效果自动检测装置及其自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的隔音性能测试主要是在隔音实验室里进行,隔音实验室是由两个体积不小于50立方米的混响室及一个消声罩组成,测试装置主要包括噪声发生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传声器、扬声器、声强探头、双通道分析仪、计算机及声压、声强校准器等;测试的时侯,随机抽样选三个平板样品并切割成规定尺寸,或制作同样材料、同样工艺制作的规定尺寸的平板实验样片,安装前预先检测试件重量、面积及厚度;再将试件用定位胶条装在洞口内,然后用弹性玻璃胶封闭严密并将多余胶刮去,固化后进行测试;通过测量出声源室内平均声压级、接受室内平均声压级以及混响时间,最终用公式计算得到汽车玻璃的隔音量。这种专业的隔音实验室建造成本高,测试场景也单一受局限;并且只能对采样玻璃进行检测而采样玻璃不能完全代表所有批次的玻璃。

中国公开专利号107621494a公开日期2018年01月23日专利名称一种玻璃隔音性能对比装置,公开了一种玻璃隔音性能对比装置,能够同时测试隔音玻璃和非隔音玻璃的隔音性能,包括信号发生器、扬声器和两个带频谱分析功能的声级计,信号发生器与扬声器通过导线或蓝牙连接并能够输出声音信号至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音测试箱,所述隔音测试箱的其中一面敞开,在所述隔音测试箱中设置第一隔音板,所述第一隔音板与所述隔音测试箱敞开的一面平行并将所述隔音测试箱分隔成混响区和测试区,所述扬声器固定在所述混响区内且位于所述隔音测试箱与所述第一隔音板相对的内壁上,在所述测试区内设置第二隔音板,所述第二隔音板与所述第一隔音板垂直相交并将所述测试区分隔成第一测试区和第二测试区,在第一隔音板上对应第一测试区的区域开设第一窗口,在第一隔音板上对应第二测试区的区域开设第二窗口,待测试的隔音玻璃或非隔音玻璃分别被固定放置在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中,两个带频谱分析功能的声级计分别被安装在第一测试区和第二测试区内。

但是其不足之处本质上还是实验室内使用的设备对实际生产的检测仍然需要进行采样检测且检测步骤相对普通检测设备还多了参考组显得更加多余以及冗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玻璃出场检测对玻璃的隔音性能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提出了进行全面检测的方针,对流水线式检测而设计了一种玻璃隔音效果自动检测装置及其自控方法。

一种玻璃隔音效果自动检测装置的自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m1,其他传输装置把待检测玻璃传输至本检测装置输入口;

m2,传输结构把待检测玻璃传输过光电检测门;

m3,得到检测宽度以及检测次数,改变检测盒宽度适应玻璃宽度;

m4,红外玻璃检测器检测到待检测玻璃前端抵达待检测处;

m5,停止传输结构,升起检测盒,降下声波生成盒;

m6,进行合格性判断,不合格则跳转至步骤m9;

m7,计算剩余检测次数,若剩余检测次数大于零则调整一次玻璃位置并执行步骤m6;

m8,继续运转传输装置把玻璃输出至下一个设备或储存装置跳转至步骤m1;

m9,传输装置运输玻璃离开门架范围并通知工作人员取走不合格玻璃并跳转至步骤m1。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m2包括以下子步骤:

a1,传输结构输送待检测玻璃进入光电检测门内;

a2,常开状态的光电检测装置检测到玻璃进入;

a3,光电检测装置向右移动至光电反应消失,得到中轴至右侧距离;

a4,光电检测装置复位并向左移动至光电反应消失,得到中轴至左侧距离;

a5,以上过程中传输结构不停机向前移动待检测玻璃;

a6,光电检测装置复位,并等待中轴光殿反应消失;

a7,得到光电反应总计发生时间,根据传输结构转动速度得到玻璃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m3包括以下子步骤:

a8,根据得到的玻璃长度除检测盒宽度向下取整得到计算数a

a9,a小于等于4则得到检测次数1次,a大于4并且小于等于8得到检测次数2次,大于8则得到检测次数3次;

a10,门架上的机构改变检测盒宽度与玻璃宽度齐平;

a11,如果改变过程中待检测玻璃顶端被门架检测到则停止传输结构直至盒宽度调整完毕;

a12,传输结构传送待检测玻璃进入门架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m6包括以下子步骤:

b1,进行一次持续半分钟45分贝雨声模拟,得到降噪数据d1;

b2,进行一次持续15秒70分贝噪声模拟,得到降噪数据d2;

b3,进行一次持续5秒的98分贝歌声高音模拟,得到降噪数据d3;

b4,对数据d1、d2和d3进行加权平均;

b5,平均值降噪22分贝以上则为合格,平均值降噪22分贝一下则不合格。

一种玻璃隔音效果自动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器,与动力电机、光电检测门、检测盒以及声波生成盒电连接;

若干动力电机,均与传输结构传动连接,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用于传输待检测玻璃,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

光电检测门,设置在传输结构前段,与传输结构固定连接,与控制器电连接;

防摔板,设置在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之间,通过支架与传输结构安装在同一水平面;

安装柱体,用于安装升降结构,设置在传输结构中段,与传输结构固定连接;

检测盒,设置在安装柱体之间,与控制器电连接,与升降结构固定连接;

声波生成盒,设置在安装柱体之间检测盒盒口对应的正上方,声波生成盒盒口向下,与控制器电连接,与升降结构固定连接;

升降结构,用于控制检测盒以及声波生成盒垂直位置,与检测盒以及声波生成盒固定连接,与控制器电连接;

安装在安装柱体前方的红外玻璃检测器,用于检测玻璃是否抵达待检测区域,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包括:

若干贯穿前段安装架、中段安装架以及后段安装架设置的滚轴,由传动带提供动力,与前段安装架、中段安装架以及后段安装架滑动连接;

若干传动带,分别安装在前段安装架、中段安装架以及后段安装架,均与滚轴传动连接;

变速箱,变速箱动力输入端与动力电机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变速箱变速箱动力输出端与安装在中段安装架内的传动带传动连接;

前段安装架,用于安装滚轴以及传动带,与中段安装架固定连接;

中段安装架,用于安装滚轴以及传动带,与前段安装架以及后段安装架固定连接;

后段安装架,用于安装滚轴以及传动带,与中段安装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盒包括:

软塑料封口,用于减少减震盒体上升过程对待检测玻璃产生的不良影响,设置在减震盒体的向上开口的边缘上,与减震盒体固定连接;

减震盒体,与软塑料封口、吸音结构以及升降结构固定连接;

若干分贝传感器,设置在减震盒体内,与控制器电连接;

震动传感器,用于计算盒体震动带来的错误计算值,与控制器电连接,与减震盒体固定连接;

吸音材料组成的吸音结构,设置在减震盒体外表面,与减震盒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声波生成盒包括:

开口向下的塑料盒体,与升降结构固定连接;

等间距安放的扬声器,均安装在塑料盒体内,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

检测盒升降滑块,套置在安装柱体上,与柱体啮合,与检测盒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检测盒升降控制电机,设置在检测盒升降滑块内,与控制器电连接;

声波生成盒升降滑块,套置在安装柱体上,与柱体啮合,与声波生成盒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声波生成盒升降控制电机,设置在声波生成盒升降滑块内,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摔板包括:

板体,通过支架安装在板体调节器上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之间,与支架固定连接;

支架,用于安装板体,与板体以及板体调节器固定连接;

板体调节器,通过调节支架来控制板体的水平位置。

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在于能够对大批量需要检测的玻璃进行快速检测,能够完成对所有出场玻璃进行检测的任务目标,能够快速检测玻璃的隔音性能,能够切换角度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装置整体顶面示意图;

图2标号为3处传输结构中段正面示意图;

图中:1、光电检测门,2、防摔板,4、后段安装架,5、滚轴,6、传输结构前段,7、传输结构后段,8、声波生成盒升降滑块,9、检测盒升降滑块,10、安装柱体,11、声波生成盒,12、检测盒,13、中段安装架,21、支架,22、板体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玻璃隔音效果自动检测装置的自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m1,其他传输装置把待检测玻璃传输至本检测装置输入口;

m2,传输结构把待检测玻璃传输过光电检测门1;

m3,得到检测宽度以及检测次数,改变检测盒宽度适应玻璃宽度;

m4,红外玻璃检测器检测到待检测玻璃前端抵达待检测处;

m5,停止传输结构,升起检测盒,降下声波生成盒;

m6,进行合格性判断,不合格则跳转至步骤m9;

m7,计算剩余检测次数,若剩余检测次数大于零则调整一次玻璃位置并执行步骤m6;

m8,继续运转传输装置把玻璃输出至下一个设备或储存装置跳转至步骤m1;

m9,传输装置运输玻璃离开门架范围并通知工作人员取走不合格玻璃并跳转至步骤m1。

所述的步骤m2包括以下子步骤:

a1,传输结构输送待检测玻璃进入光电检测门1内;

a2,常开状态的光电检测装置检测到玻璃进入;

a3,光电检测装置向右移动至光电反应消失,得到中轴至右侧距离;

a4,光电检测装置复位并向左移动至光电反应消失,得到中轴至左侧距离;

a5,以上过程中传输结构不停机向前移动待检测玻璃;

a6,光电检测装置复位,并等待中轴光殿反应消失;

a7,得到光电反应总计发生时间,根据传输结构转动速度得到玻璃长度。

所述的步骤m3包括以下子步骤:

a8,根据得到的玻璃长度除检测盒宽度向下取整得到计算数a

a9,a小于等于4则得到检测次数1次,a大于4并且小于等于8得到检测次数2次,大于8则得到检测次数3次;

a10,门架上的机构改变检测盒宽度与玻璃宽度齐平;

a11,如果改变过程中待检测玻璃顶端被门架检测到则停止传输结构直至盒宽度调整完毕;

a12,传输结构传送待检测玻璃进入门架内。

所述的步骤m6包括以下子步骤:

b1,进行一次持续半分钟45分贝雨声模拟,得到降噪数据d1;

b2,进行一次持续15秒70分贝噪声模拟,得到降噪数据d2;

b3,进行一次持续5秒的98分贝歌声高音模拟,得到降噪数据d3;

b4,对数据d1、d2和d3进行加权平均;

b5,平均值降噪22分贝以上则为合格,平均值降噪22分贝一下则不合格。

一种玻璃隔音效果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与动力电机、光电检测门1、检测盒12以及声波生成盒11电连接;若干动力电机,均与传输结构传动连接,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用于传输待检测玻璃,与动力电机传动连接;光电检测门1,设置在传输结构前段6,与传输结构固定连接,与控制器电连接;防摔板2,设置在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之间,通过支架21与传输结构安装在同一水平面;安装柱体10,用于安装升降结构,设置在传输结构中段,与传输结构固定连接;检测盒12,设置在安装柱体10之间,与控制器电连接,与升降结构固定连接;声波生成盒11,设置在安装柱体10之间检测盒12盒口对应的正上方,声波生成盒11盒口向下,与控制器电连接,与升降结构固定连接;升降结构,用于控制检测盒12以及声波生成盒11垂直位置,与检测盒12以及声波生成盒11固定连接,与控制器电连接;安装在安装柱体前方的红外玻璃检测器,用于检测玻璃是否抵达待检测区域,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包括:

若干贯穿前段安装架、中段安装架13以及后段安装架4设置的滚轴5,由传动带提供动力,与前段安装架、中段安装架13以及后段安装架4滑动连接;若干传动带,分别安装在前段安装架、中段安装架13以及后段安装架4,均与滚轴5传动连接;变速箱,变速箱动力输入端与动力电机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变速箱变速箱动力输出端与安装在中段安装架13内的传动带传动连接;前段安装架,用于安装滚轴5以及传动带,与中段安装架13固定连接;中段安装架13,用于安装滚轴5以及传动带,与前段安装架以及后段安装架4固定连接;后段安装架4,用于安装滚轴5以及传动带,与中段安装架13固定连接。通过对左右两侧传输结构所对应的变速箱进行调速可以使得左右安装架上的滚轴5产生差速从而让在滚轴5上承载的玻璃进行差速转动,通过对差速的计算可以调整转动角度。

分段设置的安装架可以使得段落之间互相独立,避免中段需要转动玻璃或对玻璃进行继续运输而对其他段落造成对应的调整从而影响工作。

所述的检测盒12包括:软塑料封口,用于减少减震盒体上升过程对待检测玻璃产生的不良影响,设置在减震盒体的向上开口的边缘上,与减震盒体固定连接;减震盒体,与软塑料封口、吸音结构以及升降结构固定连接;若干分贝传感器,设置在减震盒体内,与控制器电连接;震动传感器,用于计算盒体震动带来的错误计算值,与控制器电连接,与减震盒体固定连接;吸音材料组成的吸音结构,设置在减震盒体外表面,与减震盒体固定连接。

吸音结构可以防止外部噪声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同时也可以减少不是通过玻璃传输的来自声音生成盒的检测声波。

所述的声波生成盒11包括:开口向下的塑料盒体,与升降结构固定连接;等间距安放的扬声器,均安装在塑料盒体内,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检测盒升降滑块9,套置在安装柱体10上,与柱体啮合,与检测盒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检测盒升降控制电机,设置在检测盒升降滑块9内,与控制器电连接;声波生成盒升降滑块8,套置在安装柱体10上,与柱体啮合,与声波生成盒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声波生成盒升降控制电机,设置在声波生成盒升降滑块8内,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防摔板2包括:板体,通过支架安装在板体调节器22上对称设置的传输结构之间,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用于安装板体,与板体以及板体调节器22固定连接;板体调节器22,通过调节支架来控制板体的水平位置。

防摔板2的目的是防止玻璃在传输过程中从中间掉落而摔落到地上,从而对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或是对工人产生间接伤害。

通过板体调节器22可以对掉落在防摔板2上的玻璃进行取回,或者调整防摔板2的位置来接受更加多的在传输过程中掉落在防摔板2上的玻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