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0907发布日期:2018-09-18 18: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气相色谱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将分析样品在进样口中气化后,由载气带入色谱柱,通过对欲检测混合物中组分有不同保留性能的色谱柱,使各组分分离,依次导入检测器,以得到各组分的检测信号,按照导入检测器的先后次序,经过对比,可以区别出是什么组分,根据峰高度或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各组分含量。

然而现有的气相色谱仪分析气体样品进化,多是单通道进样,不利于实现指定压力范围自动取样,以及压力传感器读数精确度不高;为了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加科学的人机工程,以及提高压力传感器读数精度,实现指定压力范围自动取样,双进样通道,实现同时进样,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双通道进样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气相色谱仪分析气体样品进化,多是单通道进样,不利于实现指定压力范围自动取样,以及压力传感器读数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装置,包括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真空计、PLC、过滤器等使用优质电抛光不锈钢管道搭建而成,还包括样品瓶和真空泵,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3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 1套、过滤器2套、管路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样系统如下:

步骤一:器材准备,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阀门3个、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1套、过滤器2套、管道1套、箱体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

步骤二: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2、V4,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6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2、V4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

步骤三: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另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3、V5,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7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3、V5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

步骤四:待分析气体样品与进样系统连接,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仪六通进样阀连接;采用PLC完成样品进样;

步骤五:对取样数据进行采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阀门采用swagelok、vici或其它质量可靠、死体积小的气动阀门、或订做阀组;压力传感器显示范围0~200kPa(绝压),精度≤±0.04%FS或≤±0.1%(当前读数);真空计使用进口品牌电阻规,量程范围0.1Pa~100kPa,精度≤±20%;PLC控制(控制方式采用触摸屏+上位机远程控制);过滤器采用气阻小,对气体样品扩散影响尽量小;管道采用优质电抛光,高洁净度316无缝不锈钢管;箱体采用轻型材质;样品瓶,真空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同步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使用条件为:工作电压:220±10%VAC,50±1%Hz;环境温度:-10℃~50℃;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大气压:常压;周围无强烈振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无强烈气流;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数据采集包括:实现对取样过程中的压力、真空度等信号的采集、显示;监视阀门开关状态,手自动一体操作;系统由PLC触摸屏及计算机控制;具备数据查询及输出功能;系统界面具有操作性、美观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样系统整体泄漏率≤1×10-8Pa·m3·s-1;进样系统空载极限真空≤0.1Pa。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控制器采用PID精确控制模式;压力传感器采用GE生产的高精度压力探头;两通气动阀门:1/4英寸,工作压力0~0.8MPa,泄漏率小于10-8Pa·m3·s-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压力控制精准控制其进气量,保证在计算气体进入系统内的体积大小,保证进入色谱仪的进气体积,压力控制器采用PID精确控制模式,保证系统进气体积恒定;

(2)压力传感器采用GE生产的高精度压力探头,进而保证了体积计算的精准性;

(3)采用对焊直角接头,合理布设接头位置,关键位置接头采用直接连接,减小管子布局长度和死体积;

(4)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双通道进样系统设计加工性能测试和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的反馈,证明此款设备设计思想正确、性能优良,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加科学的人机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相色谱仪双通道进样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各器材设计要求表;

图3为本发明的进样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盘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装置,包括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真空计、PLC、过滤器等使用优质电抛光不锈钢管道搭建而成,还包括样品瓶和真空泵,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3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 1套、过滤器2套、管路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

所述进样系统如下:

步骤一:器材准备,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阀门3个、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1套、过滤器2套、管道1套、箱体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阀门采用swagelok、vici或其它质量可靠、死体积小的气动阀门、或订做阀组;压力传感器显示范围0~200kPa(绝压),精度≤±0.04%FS或≤±0.1%(当前读数);真空计使用进口品牌电阻规,量程范围0.1Pa~100kPa,精度≤±20%;PLC控制(控制方式采用触摸屏+上位机远程控制);过滤器采用气阻小,对气体样品扩散影响尽量小;管道采用优质电抛光,高洁净度316无缝不锈钢管;箱体采用轻型材质;样品瓶,真空泵;

步骤二: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2、V4,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6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2、V4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使用条件为:工作电压:220±10%VAC,49Hz;环境温度:-10℃;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大气压:常压;周围无强烈振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无强烈气流;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

步骤三: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另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3、V5,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7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3、V5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使用条件为:工作电压:220±10%VAC,49Hz;环境温度:-10℃;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大气压:常压;周围无强烈振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无强烈气流;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压力控制器采用PID精确控制模式;压力传感器采用GE生产的高精度压力探头;两通气动阀门:1/4英寸,工作压力0~0.8MPa,泄漏率小于10-8Pa·m3·s-1;

步骤四:待分析气体样品与进样系统连接,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仪六通进样阀连接;采用PLC完成样品进样,进样系统整体泄漏率≤1×10-8Pa·m3·s-1;进样系统空载极限真空≤0.1Pa;

步骤五:对取样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包括:实现对取样过程中的压力、真空度等信号的采集、显示;监视阀门开关状态,手自动一体操作;系统由PLC触摸屏及计算机控制;具备数据查询及输出功能;系统由PLC触摸屏及计算机控制;具备数据查询及输出功能;系统界面具有操作性、美观性。

实施例2

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装置,包括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真空计、PLC、过滤器等使用优质电抛光不锈钢管道搭建而成,还包括样品瓶和真空泵,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3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 1套、过滤器2套、管路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

所述进样系统如下:

步骤一:器材准备,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阀门3个、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1套、过滤器2套、管道1套、箱体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阀门采用swagelok、vici或其它质量可靠、死体积小的气动阀门、或订做阀组;压力传感器显示范围0~200kPa(绝压),精度≤±0.04%FS或≤±0.1%(当前读数);真空计使用进口品牌电阻规,量程范围0.1Pa~100kPa,精度≤±20%;PLC控制(控制方式采用触摸屏+上位机远程控制);过滤器采用气阻小,对气体样品扩散影响尽量小;管道采用优质电抛光,高洁净度316无缝不锈钢管;箱体采用轻型材质;样品瓶,真空泵;

步骤二: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2、V4,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6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2、V4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使用条件为:工作电压:220±10%VAC,50Hz;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大气压:常压;周围无强烈振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无强烈气流;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

步骤三: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另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3、V5,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7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3、V5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使用条件为:工作电压:220±10%VAC,50Hz;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大气压:常压;周围无强烈振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无强烈气流;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压力控制器采用PID精确控制模式;压力传感器采用GE生产的高精度压力探头;两通气动阀门:1/4英寸,工作压力0~0.8MPa,泄漏率小于10-8Pa·m3·s-1;

步骤四:待分析气体样品与进样系统连接,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仪六通进样阀连接;采用PLC完成样品进样,进样系统整体泄漏率≤1×10-8Pa·m3·s-1;进样系统空载极限真空≤0.1Pa;

步骤五:对取样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包括:实现对取样过程中的压力、真空度等信号的采集、显示;监视阀门开关状态,手自动一体操作;系统由PLC触摸屏及计算机控制;具备数据查询及输出功能;系统界面具有操作性、美观性。

实施例3

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装置,包括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真空计、PLC、过滤器等使用优质电抛光不锈钢管道搭建而成,还包括样品瓶和真空泵,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高真空气动(电磁)阀门3个、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 1套、过滤器2套、管路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

所述进样系统如下:

步骤一:器材准备,其组分按个(套)数计为:阀门3个、压力传感器2个、真空计1个、PLC1套、过滤器2套、管道1套、箱体1套、样品瓶2套、真空泵1个,阀门采用swagelok、vici或其它质量可靠、死体积小的气动阀门、或订做阀组;压力传感器显示范围0~200kPa(绝压),精度≤±0.04%FS或≤±0.1%(当前读数);真空计使用进口品牌电阻规,量程范围0.1Pa~100kPa,精度≤±20%;PLC控制(控制方式采用触摸屏+上位机远程控制);过滤器采用气阻小,对气体样品扩散影响尽量小;管道采用优质电抛光,高洁净度316无缝不锈钢管;箱体采用轻型材质;样品瓶,真空泵;

步骤二: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2、V4,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6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2、V4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使用条件为:工作电压:220±10%VAC,51Hz;环境温度:50℃;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大气压:常压;周围无强烈振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无强烈气流;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

步骤三: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将步骤一中的另1套样品瓶和进样系统连接,通过真空泵将系统抽空(通过真空计监测真空度),关闭V3、V5,打开样品瓶阀门及V7即可利用负压进样原理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扩散至气相色谱仪样品环,完成进样,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进样压力,进样结束后,再打开V3、V5对系统进行抽空清洗,为下次进样做准备,使用条件为:工作电压:220±10%VAC,51Hz;环境温度:50℃;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大气压:常压;周围无强烈振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无强烈气流;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压力控制器采用PID精确控制模式;压力传感器采用GE生产的高精度压力探头;两通气动阀门:1/4英寸,工作压力0~0.8MPa,泄漏率小于10-8Pa·m3·s-1;

步骤四:待分析气体样品与进样系统连接,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仪六通进样阀连接;采用PLC完成样品进样,进样系统整体泄漏率≤1×10-8Pa·m3·s-1;进样系统空载极限真空≤0.1Pa;

步骤五:对取样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包括:实现对取样过程中的压力、真空度等信号的采集、显示;监视阀门开关状态,手自动一体操作;系统由PLC触摸屏及计算机控制;具备数据查询及输出功能;系统界面具有操作性、美观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