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4316发布日期:2019-03-19 23:4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及使用方法,属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菌毒素是在某些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毒代谢产物,对人体或其它动物往往均有着极强的毒性,极易引发诸如呕吐、晕厥等多种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引发误食者基因突变,从而成为癌症等众多严重危机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在进行科研、药品、食品生产及检验等过程中,均需要对真菌毒素进行严格的检测,但在实际检测中发现,当前的检测设备及与之相应的检测手段在进行真菌毒素检测中,往往存在设备操作难度大,对使用场地及环境要求严格,严重影响了检测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除此之外,还存在检测数据分析能力差,检测作业时间周期长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检测作业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真菌毒素检测设备及与之相应的检测方法,以满足实际检测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分类技术上的一些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面提到的效果,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及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包括承载箱、检测槽输送带、检测槽、恒温培育罩、图像采集罩、ccd图像采集器、辐照灭活罩、辐照加热装置、紫外线辐照灭活灯、显示器及主控器,承载箱包括箱体及箱盖,箱体和箱盖均为横断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箱盖与箱体上端面铰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显示器至少两个,分别嵌于箱盖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检测槽输送带、恒温培育罩、图像采集罩、辐照灭活罩及主控器均嵌于箱体内,其中控制器与箱体同轴分布,检测槽输送带环绕箱体轴线呈闭合环状结构,检测槽若干,通过定位机构安装在检测槽输送带上表面并均布,恒温培育罩和辐照灭活罩对称分布在箱体左侧和右侧,图像采集罩位于箱体后端面位置,恒温培育罩、图像采集罩和辐照灭活罩沿检测槽输送带运行方向分布,并由检测槽输送带依次串联,其中恒温培育罩、图像采集罩和辐照灭活罩均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槽,承载槽轴线位于检测槽输送带正上方并与检测槽输送带上端面平行分布,检测槽输送带上端面与承载槽轴线间间距不大于承载槽高度的1/4,恒温培育罩的承载槽内表面均布至少两个辐照加热装置,图像采集罩的承载槽内表面设至少两个ccd图像采集器,辐照灭活罩的承载槽内表面均布至少两个紫外线辐照灭活灯,其中辐照加热装置位于检测槽输送带上方,且轴线与检测槽输送带上端面呈0°—90°夹角,ccd图像采集器沿检测槽输送带运行方向均布在检测槽输送带正上方,且ccd图像采集器轴线与检测槽输送带上端面垂直分布,紫外线辐照灭活灯至少两个,位于检测槽输送带上方,且轴线与检测槽输送带上端面呈0°—90°夹角,检测槽输送带、ccd图像采集器、辐照加热装置、紫外线辐照灭活灯、显示器均与主控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槽包括承载底座、透明防护罩及压片,所述的透明防护罩包覆在承载基座上端面,并与承载底座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压片至少两个,以承载底座轴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显示器为多点触控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槽横断面均为矩形、圆形及正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槽两侧端面均设弹性挡板,内表面设保温垫层和反光板,其中所述的反光板通过保温垫层与承载槽内表面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反光板与承载槽内表面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控器为基于dsp芯片及igbt芯片核心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电路,且所述的主控器上另设串口通讯装置及无线数据通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槽输送带对应的箱体前端面位置处设操作口,所述的操作口与图像采集罩以箱体轴线对称分布。

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样本,根据检测作业需要,首相将待检测的真菌样本加注到胶体金检检测卡上,然后将胶体金检检测卡安装到检测槽内,并将检测槽依次均布安装到检测槽输送带上备用。

第二步,样本培育,驱动检测槽输送带运行,将第一步安装在检测槽输送带上的检测槽首先输送到恒温培育罩内,并由恒温培育罩内的辐照加热装置对检测槽进行20℃—60℃恒温培养10—60分钟;

第三步,检测作业,驱动检测槽输送带运行,将完成培养的检测槽通过驱动检测槽输送带输送到图像采集罩,由图像采集罩内的ccd图像采集器对检测槽内的胶体金检检测卡进行拍照识别,然后将经过拍照获取的数据反馈到主控器中,并在主控器处理后由显示器进行显示;

第四步,灭活处理,对完成检测后的检测槽通过检测槽输送带输送至辐照灭活罩,并由辐照灭活罩内的紫外线辐照灭活灯进行10—60分钟辐照灭活处理;

第五步,复位备用,将经过辐照灭活处理后的检测槽由检测槽输送带输送到箱体操作口位置,然后由工作人员将检测槽内使用过的胶体金检检测卡进行更换即可完成检测复位,并可根据使用所需要返回到第一步进行另一轮检测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中,相邻两个检测槽间间距为3—10厘米。

本发明系统构成结构简单,集成化、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场地适应能力,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真菌毒素检测作业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同时实现对不同类型真菌毒素检测作业的需要,并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还可有效的避免检测样本对操作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从而在极大的提高对真菌毒素检测作业的精度、检测效率的同时,另有效的降低检测作业过程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检测作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盖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载槽示意图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包括承载箱1、检测槽输送带2、检测槽3、恒温培育罩4、图像采集罩5、ccd图像采集器6、辐照灭活罩7、辐照加热装置8、紫外线辐照灭活灯9、显示器10及主控器11,承载箱1包括箱体101及箱盖102,箱体101和箱盖102均为横断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箱盖102与箱体101上端面铰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显示器10至少两个,分别嵌于箱盖102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检测槽输送带2、恒温培育罩4、图像采集罩5、辐照灭活罩7及主控器11均嵌于箱体101内,其中控制器11与箱体101同轴分布,检测槽输送带2环绕箱体101轴线呈闭合环状结构,检测槽3若干,通过定位机构安装在检测槽输送带2上表面并均布,恒温培育罩4和辐照灭活罩7对称分布在箱体101左侧和右侧,图像采集罩5位于箱体101后端面位置,恒温培育罩4、图像采集罩5和辐照灭活罩7沿检测槽输送带2运行方向分布,并由检测槽输送带2依次串联,其中恒温培育罩4、图像采集罩5和辐照灭活罩7均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槽201,承载槽201轴线位于检测槽输送带2正上方并与检测槽输送带2上端面平行分布,检测槽输送带2上端面与承载槽201轴线间间距不大于承载槽201高度的1/4,恒温培育罩4的承载槽201内表面均布至少两个辐照加热装置8,图像采集罩5的承载槽201内表面设至少两个ccd图像采集器6,辐照灭活罩7的承载槽201内表面均布至少两个紫外线辐照灭活灯9,其中辐照加热装置8位于检测槽输送带2上方,且轴线与检测槽输送带2上端面呈0°—90°夹角,ccd图像采集器6沿检测槽输送带2运行方向均布在检测槽输送带2正上方,且ccd图像采集器6轴线与检测槽输送带2上端面垂直分布,紫外线辐照灭活灯9至少两个,位于检测槽输送带2上方,且轴线与检测槽输送带2上端面呈0°—90°夹角,检测槽输送带2、ccd图像采集器6、辐照加热装置7、紫外线辐照灭活灯9、显示器10均与主控器11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槽3包括承载底座31、透明防护罩32及压片33,所述的透明防护罩32包覆在承载基座31上端面,并与承载底座31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压片33至少两个,以承载底座31轴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31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器10为多点触控显示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槽201横断面均为矩形、圆形及正多边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槽201两侧端面均设弹性挡板202,内表面设保温垫层203和反光板204,其中所述的反光板204通过保温垫层203与承载槽201内表面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反光板204与承载槽201内表面平行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控器为基于dsp芯片及igbt芯片核心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电路,且所述的主控器上另设串口通讯装置及无线数据通讯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槽输送带2对应的箱体101前端面位置处设操作口12,所述的操作口12与图像采集罩5以箱体101轴线对称分布。

如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样本,根据检测作业需要,首相将待检测的真菌样本加注到胶体金检检测卡上,然后将胶体金检检测卡安装到检测槽内,并将检测槽依次均布安装到检测槽输送带上备用。

第二步,样本培育,驱动检测槽输送带运行,将第一步安装在检测槽输送带上的检测槽首先输送到恒温培育罩内,并由恒温培育罩内的辐照加热装置对检测槽进行20℃—60℃恒温培养10—60分钟;

第三步,检测作业,驱动检测槽输送带运行,将完成培养的检测槽通过驱动检测槽输送带输送到图像采集罩,由图像采集罩内的ccd图像采集器对检测槽内的胶体金检检测卡进行拍照识别,然后将经过拍照获取的数据反馈到主控器中,并在主控器处理后由显示器进行显示;

第四步,灭活处理,对完成检测后的检测槽通过检测槽输送带输送至辐照灭活罩,并由辐照灭活罩内的紫外线辐照灭活灯进行10—60分钟辐照灭活处理;

第五步,复位备用,将经过辐照灭活处理后的检测槽由检测槽输送带输送到箱体操作口位置,然后由工作人员将检测槽内使用过的胶体金检检测卡进行更换即可完成检测复位,并可根据使用所需要返回到第一步进行另一轮检测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相邻两个检测槽间间距为3—10厘米。

本发明在实际使用中,在进行检测作业时,一方面可通过打开承载箱直接进行检测作业操作,并由箱盖内表面的显示器进行检测操作及检测数据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可在承载箱处于密闭状态下,首先通过箱体的操作口对检测槽和胶体金检检测卡进行操作,然后通过位于箱盖外表面的显示器进行检测操作及检测数据进行显示。

本发明系统构成结构简单,集成化、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场地适应能力,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真菌毒素检测作业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同时实现对不同类型真菌毒素检测作业的需要,并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还可有效的避免检测样本对操作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从而在极大的提高对真菌毒素检测作业的精度、检测效率的同时,另有效的降低检测作业过程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检测作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