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5321发布日期:2019-03-19 23:5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控制全天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进行血糖监测。

研究表明高血糖是会产生心跳加快,脉搏虚弱,血压和血氧也会随之大幅度变化。现在的医疗中。大多数患者采用快速指尖末梢进行血糖监测,大策大多需一日多次是患者感到繁琐而痛苦,并且所采血糖均为瞬间血糖,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目前研究表明,心率、血压和血氧等生理指数与血糖之间有一定关系。但是,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在用户生理指数异常时及时获知的监控技术,通常为人为监控,效率低,占用人力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用以提供一种在用户的生理指数发生异常时可以及时被获知的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包括:

身体检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检测周期对用户进行生理指数的检测,获得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

后台服务器,用于分析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中每项生理指数是否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当存在未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的生理指数时,将该未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的生理指数以及该生理指数对应的检测周期标识和检测结果发送给监控终端;

分配服务器,用于接收监控终端发送来的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中包括监控终端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建立监控终端与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血糖监测端,包括一盒体;

盒体内部设置有探测单元;探测单元设置有两个电极,用于接触人体的两块不同区域的皮肤,对两块皮肤之间的电位差进行计算;

盒体内部还设置有电路管理单元,电路管理单元包括:

电位差测量电路,电位差测量电路与探测单元连接,用于对两块皮肤之间的电位差进行测量计算;

微处理电路,电位差测量电路测量计算出的电位差传输到微处理电路;微处理电路内设有血糖值与电位差的关系式,微处理电路根据,电位差测量电路传输的电位差计算出相应的血糖值,并将计算出的血糖值输出;

电源电路,用于对电路管理单元供电,电源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换装置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接收太阳光光能;光电转换装置,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接收的太阳光的光能转换为电能;蓄电池,用于对光电转换装置转换的电能进行存储;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装置和蓄电池依次串行连接;

电路管理单元,还包括时钟电路,并将时钟信息传输到微处理电路;

微处理电路,包括有多个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血糖值与电位差的关系式,微处理电路根据时钟电路的时钟信息,选择与时钟信息相对应的血糖值与电位差的关系式,计算出用户的血糖值;

上述血糖监测端计算出用户的血糖值之后,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监控终端,由监控终端显示给管理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所述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体检测设备,包括手环,所述手环上设置有生理指数检测组件,所述生理指数检测组件包括心率检测组件、脉搏检测组件、血氧值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中的任一或多个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所述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包括:

步骤1:从所述身体检测设备获取连续的n1个检测周期各自对应的检测结果,获得n1条检测结果;判断所述n1是否等于或大于n;当是时继续步骤2;否则结束流程;

步骤2:从所述n1条检测结果中,确定出血压值大于预设血压值的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当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等于或大于n2时,继续步骤3;当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小于n2时,删除所述n1条检测结果,重新利用所述身体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步骤3:当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等于或大于n2时,判断第一组检测结果中每条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周期是否相邻;当不相邻时,返回步骤1;当相邻时,继续步骤4;

步骤4:当第一组检测结果中每条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周期相邻时,根据所述n1条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的器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第二组检测结果的条数;判断第二组检测结果的条数是否等于或大于n3;当第二组检测结果的条数等于或大于n3时,记录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第一器官,继续步骤5;

步骤5:从所述n1条检测结果中,确定血氧值等于或小于预设血氧值的第二器官;并判断所述第二器官的血氧值等于或小于预设血氧值的检测结果的条数;当该条数等于或大于n4时,记录第二器官,继续步骤6;当该条数小于n4且大于1时,返回步骤5;当该条数等于0时,结束流程;

步骤6:将所述第一器官、第二器官、第一组检测结果和第二组检测结果作为判定所述用户血糖是否存在风险的依据,结合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所述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生成分析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中至少包括各个血糖取值范围所对应的预设器官的生理指标取值范围;

所述步骤6,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器官和第二器官中是否包含所述预设器官;

当所述第一器官和第二器官中包含所述预设器官时,判断所述第一组检测结果中第一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数是否位于该第一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标取值范围内、以及判断所述第二组检测结果中第二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数是否位于该第二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标取值范围内;当以上两个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生成所述用户血糖可能存在风险的报告;

当所述第一器官和第二器官中不包含所述预设器官时,生成所述用户的血糖正常的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性别和年龄;

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连同所述未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的生理指数以及该生理指数对应的检测周期标识和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监控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所述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包括: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的性别和年龄,从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匹配模型;

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所述匹配模型,分析所述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服务器接收监控终端发送来的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中包括监控终端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建立监控终端与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包括:

分配服务器获取监控终端传输来的信息获取请求,该信息获取请求中包括预设地理区域的网络地址范围和该监控终端当前所在地理位置;

分配服务器搜索网络地址位于所述预设地理区域的网络地址范围的至少一个后台服务器;从该至少一个后台服务器中获取当前处于可访问状态的至少一个目标后台服务器,并为每个目标后台服务器分配服务器标识;将至少一个目标后台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传输给所述监控终端,以供监控终端的用户选择;所述监控终端接收用户所选择的服务器标识,将所选择的服务器标识发送给分配服务器,分配服务器根据选择的服务器标识,在预存的信息库中查找与该服务器标识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信息,信息库中存储有每个地理区域对应的网络地址范围、以及归属于各个网络地址范围内的所有后台服务器信息,所述后台服务器信息包括该后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服务器标识、状态信息和允许访问该后台服务器的监控终端的地理区域信息;判断所述监控终端当前所在地理位置是否位于允许访问匹配的后台服务器的监控终端的地理区域内,如果否则向监控终端返回禁止访问的通知;如果是,则获取匹配的后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发送给监控终端,建立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与监控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与监控终端之间的连接,可实施为:

监控终端向中转服务器进行注册时,中转服务器和监控终端进行认证和密钥协商,各自生成为后台服务器和监控终端建立安全通道的认证信息;生成认证信息后,中转服务器和监控终端分别保存生成的认证信息;中转服务器定位该监控终端的管理服务器;中转服务器将前述生成的认证信息,以及监控终端的标识通过安全通道发送给管理服务器;当监控终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获取数据请求后的预设时长内,后台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起查询,获取该监控终端的状态;如果监控终端处于登录状态,则管理服务器除了向后台服务器返回监控终端的状态之外,还返回监控终端的标识、监控终端与后台服务器建立安全通道所需的认证信息;

如果上述监控终端处于未登陆,后台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请求该监控终端登陆的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监控终端的标识,以及后台服务器的标识;

管理服务器通过安全通道向中转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中转服务器向该监控终端所在的移动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时,启动监控终端,并向监控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后台服务器的标识;

监控终端收到第二请求消息后,根据第二请求消息中后台服务器的标识,

判断之前该监控终端发送的获取数据请求对应的接收方后台服务器的标识是否与第二请求消息中后台服务器的标识一致;当一致时,建立监控终端到后台服务器的网络通道;

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基于认证信息进行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的相互认证,认证通过后,形成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的端到端的数据安全传输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台服务器的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的手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的手环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的手环后盖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方案,通过采集的心率、血压、血氧数据等生理数据以及用户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等,用中医的脉搏波理论,主要通过大数据判断生理长期趋势。血糖预测模型是通过中医中黄帝内经的子午流注来判断每个时辰对应生理的变化,来判定器官的实时状态,根据生理的实时变化来判断临床病症,例如预测血糖风险性,能预先给用户提供血糖风险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测试血糖的身体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身体检测设备11,用于按照预设的检测周期对用户进行生理指数的检测,获得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其中,上述生理指数可以是心率、脉搏、血氧值、血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后台服务器12,用于分析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中每项生理指数是否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当存在未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的生理指数时,将该未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的生理指数以及该生理指数对应的检测周期标识和检测结果(以下简称预设信息)发送给监控终端。

分配服务器13,用于接收监控终端发送来的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中包括监控终端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建立监控终端与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上述系统,可以在用户的生理指数发生异常时可以及时被获知,方便对用户的身体监控,不需要人为核对生理指数是否超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监控效率。另外,监控终端还可以自主从后台服务器获取预设信息,方便监控终端的用户例如医生方便获取各个用户的预设信息,提高了监控人群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体检测设备,可实施为手环,手环上设置有生理指数检测组件,生理指数检测组件包括心率检测组件、脉搏检测组件、血氧值检测组件、血压检测组件中的任一或多个组件。还可以是其它身体检测设备,只要能检测到用户的生理指数就可以,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如图2所示,可实施为如下步骤1~6:

步骤1:从身体检测设备获取连续的n1个检测周期各自对应的检测结果,获得n1条检测结果;判断n1是否等于或大于n;当是时继续步骤2;否则结束流程;

其中,检测周期可以按照天来算,例如一天算一个检测周期。优选地,n可以是14、21、35等事先设定的值,优选为21;n1优选也为21,也就是步骤1可以获得21天的检测结果。当有一定数量的检测结果时才能作为后续预测诊断的有效依据,如果检测结果的条数不够,则继续对用户进行检测。

步骤2:从n1条检测结果中,确定出血压值大于预设血压值的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

当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等于或大于n2时,继续步骤3;

当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小于n2时,删除n1条检测结果,重新利用身体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其中,当n1等于21时,n2优选为7。

血压值大于预设血压值,说明用户的血压异常,当较多检测结果中的血压都异常时,需要继续执行后续步骤3进行预测;当血压异常的情况较少时,说明用户比较健康,可继续对用户身体进行检测。

步骤3:当第一组检测结果的条数等于或大于n2时,判断第一组检测结果中每条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周期是否相邻;当不相邻时,返回步骤1;当相邻时,继续步骤4。

也就是说,当用户血压异常的情况是连续出现的时,说明用户身体可能有问题,需要继续后续步骤4进行预测。当用户血压异常的情况是非连续出现的时,说明用户身体应当没有什么大碍,继续对用户进行身体检测即可。

步骤4:当第一组检测结果中每条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周期相邻时,根据n1条检测结果,确定用户的器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第二组检测结果的条数;判断第二组检测结果的条数是否等于或大于n3;

当第二组检测结果的条数等于或大于n3时,记录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第一器官,继续步骤5。

其中,优选地,n3为15。

步骤5:从n1条检测结果中,确定血氧值等于或小于预设血氧值的第二器官;并判断第二器官的血氧值等于或小于预设血氧值的检测结果的条数;当该条数等于或大于n4时,记录第二器官,继续步骤6;当该条数小于n4且大于1时,返回步骤5;当该条数等于0时,结束流程。

其中,优选地,n4为10。

步骤6:将第一器官、第二器官、第一组检测结果和第二组检测结果作为确定用户血糖是否存在风险的依据,结合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生成分析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可以根据身体检测结果对用户进行血糖预测,本系统提供了一种智能辅助手段,有科学依据,预测准确度可以有保证,而且可及时为用户进行血糖风险评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中包括各个血糖取值范围所对应的预设器官的生理指标取值范围;

步骤6,包括:

判断第一器官和第二器官中是否包含预设器官;

当第一器官和第二器官中包含预设器官时,判断第一组检测结果中第一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数是否位于该第一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标取值范围内、以及判断第二组检测结果中第二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数是否位于该第二器官对应的生理指标取值范围内;当以上两个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生成用户血糖可能存在异常的报告;当以上两个判断结果中至少有一个否时,生成用户血糖可能存在风险的报告;

当第一器官和第二器官中不包含预设器官时,生成用户的血糖正常的报告。

上述系统中,事先建立血糖预测模型,为血糖风险性预测提供了较为精准的预测手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性别和年龄;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连同所述未落入预设生理指标内的生理指数以及该生理指数对应的检测周期标识和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监控终端。方便监控终端的人员方便获知用户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用户采取医疗措施。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根据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包括:

后台服务器根据用户的性别和年龄,从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中,获取与用户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匹配模型;

根据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匹配模型,分析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

上述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性别、年龄等信息,来根据相应的血糖预测模型来为用户进行预测,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在血糖诊断中的差异性、个体性,提高了预测准确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可包括:

客户端,与所述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后台服务器分析获得的所述用户的血糖风险性,并将所述分析结果显示给用户。

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获得自身的血糖风险性,及时了解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当所述获得所述用户的血糖风险性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该分析结果。其中,例如,可以是当分析结果显示用户血糖可能存在风险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该分析结果;当分析结果显示用户的血糖正常时,不向所述客户端发送该分析结果;如此,可以有选择地发送,减少了对后台服务器的处理负担,也减少了后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前的信息交互,节省后台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网络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用户工作时间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在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内的工作时间;例如从用户所在单位的工作时间统计服务器上获取所述用户在每个检测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用户在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内的工作时间和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分析所述用户的血糖是否存在风险。具体地,例如当根据所述每个检测周期对应的检测结果和前述预设的血糖预测模型,生成用户血糖是否存在风险的报告时,进一步地,可以判断用户在所述所有检测周期内的工作时间总和,当该总和等于或大于预设时长时,生成该用户是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的报告。从而结合用户的工作强度,可以为预测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手环,包括两条腕带和设置于两条腕带之间的手环主体31;两条腕带中第一腕带32长度大于第二腕带33长度。

第一腕带32内部具有容纳空间33,所述容纳空间33通过第一腕带32上的一孔与外界连通;一可弯曲的板状体34,该板状体34可活动地置于所述容纳空间33中、且可穿过所述孔而脱离所述腕带;该板状体34上靠近第一腕带32与手环主体31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数据插头35,所述手环主体31与第一腕带3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数据插头35适配的数据插口36;该板状体3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放置槽37,每个放置槽37内放置一个生理指数检测组件38,每个生理指数检测组件38通过设置于板状体34内部的数据线与所述数据插头35连接;该板状体34上还设置有钮扣电池36,该钮扣电池36与每个生理指数检测组件38连接。当板状体34置于第一腕带32内部时,数据插头35与数据插口36插接,第一腕带3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生理指数检测组件38适配的开孔,使得当手腕佩戴上手环时,第一腕带32佩戴在手腕上时,生理指数检测组件38也可以与手腕皮肤接触,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第一腕带32的远离手环主体的一端(自由端)连接一第一弹性带39,该第一弹性带39上设置有扣接头310。第二腕带33的远离手环主体的一端(自由端)连接一第二弹性带311,该第二弹性带311上设置有与所述扣接头310适配使用的扣孔312。

上述手环,板状体34可从手环上脱离,当想使用生物检测功能时,就将板状体34插入第一腕带32,当不想使用生物检测功能时,就将板状体34拔出第一腕带32。非常方便,而且板状体34可以插入其他移动终端的数据插口36,使得其他移动终端也可以方便获得生理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上述手环主体包括一表盘,该表盘上可设置显示屏、表盘内部可设置电源或者其他模块,所述表盘的底部有一后盖41,该后盖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现有的后盖41都是通过螺丝将后盖固定在表盘底端,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专门的螺丝刀才能将后盖41打开,不方便。本发明实施例对后盖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便于开合的后台,其中,板状体34为硬质材料制成,例如金属,且呈半环形(如图5所示)。

后盖41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表盘的底端边框上,所述后盖41的内表面还设置一微型电机42,该微型电机42的驱动轴43穿过后盖41的另一侧边(与前述后盖41的一侧边属于相邻侧边),驱动轴43与该另一侧边垂直,该驱动轴43上穿设一齿轮44,齿轮44可在该驱动轴43的带动下转动;该微型电机42用于驱动该驱动轴43转动;该微型电机42与表盘内的电源连接。表盘内还设置一处理器45,表盘上还设置一按键46,当该按键46被按压一次时,处理器45控制微型电机42驱动该驱动轴43转动;当该按键46被下一次按压时,处理器45控制微型电机42驱动该驱动轴43停止转动。转动的该驱动轴43可带动齿轮44转动。

表盘的底端有形状与所述连带齿轮44的后盖41形状适配的凹槽51;其中,与所述齿轮44适配的凹槽51部分下端设置有插孔52,该插孔52与所述数据插头35形状适配;在使用状态时,连带齿轮44的后盖41位于所述凹槽51内,达到封闭表盘的作用。该插孔52也可以为与数据插头35形状适配的数据插口,此时,其不仅充当固定导轨的作用,而且具有将板状体内的数据导入手环本体的作用,可作为前述数据插口36的备用插口。

上述板状体34的内表面的、沿圆周方向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与齿轮44啮合的导轨53(图未示出导轨上的啮合波纹);

在想打开后盖41时,将所述半环形的板状体从第一腕带中32抽出,将数据插头35插入上述插孔52内,板状体的导轨53朝向所述齿轮44。用户按压上述按键46,处理器45控制微型电机42驱动齿轮44开始沿着导轨53滚动,导轨53带动齿轮44不断沿着导轨53推进,从而将后盖41打开。打开后,可将板状体34从插孔52拔出,手动将后盖41推入凹槽51内。

上述结构中,板状体还额外充当了导轨的作用,不需另外配置专门的导轨,使得手环整体结构更加简化,使用更加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血糖监测端,包括一盒体;

盒体内部设置有探测单元;探测单元设置有两个电极,用于接触人体的两块不同区域的皮肤,对两块皮肤之间的电位差进行计算;

盒体内部还设置有电路管理单元,电路管理单元包括:

电位差测量电路,电位差测量电路与探测单元连接,用于对两块皮肤之间的电位差进行测量计算;

微处理电路,电位差测量电路测量计算出的电位差传输到微处理电路;微处理电路内设有血糖值与电位差的关系式,微处理电路根据,电位差测量电路传输的电位差计算出相应的血糖值,并将计算出的血糖值输出;

电源电路,用于对电路管理单元供电,电源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换装置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接收太阳光光能;光电转换装置,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接收的太阳光的光能转换为电能;蓄电池,用于对光电转换装置转换的电能进行存储;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装置和蓄电池依次串行连接;

电路管理单元,还包括时钟电路,并将时钟信息传输到微处理电路;

微处理电路,包括有多个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血糖值与电位差的关系式,微处理电路根据时钟电路的时钟信息,选择与时钟信息相对应的血糖值与电位差的关系式,计算出用户的血糖值。

上述血糖监测端计算出用户的血糖值之后,可以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发送给监控终端,由监控终端显示给管理人员如医生,便于管理人员及时获得血糖监测端计算出用户的血糖值,管理人员如医生可以根据上述预设信息和血糖监测端计算出用户的血糖值综合评估用户的健康状况。

上述血糖监测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非侵入方式进行血糖监测无需对患者进行扎针,只需通过接触人体的皮肤,获取两处皮肤区之间的电位差,就可获取患者血糖值,减少了患者采用传统血糖监测方式时的疼痛,并且上述血糖监测端无需使用试纸条,节约了血糖监测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路管理单元,还包括模数转换电路,与电位差测量电路连接。

电路管理单元,还包括温湿度测量装置,与微处理电路连接,用于测量并收集人体温湿度数据并向微处理电路传输;

电路管理单元,还包括报警装置,与微处理电路连接,当检测到人体温度数据以及血糖值数据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预设阈值时,微处理电路控制报警装置进行声光报警;

预设阈值,包括人体温度阈值和血糖值阈值,均为人为设定。

电路管理单元,还包括心率检测装置,与微处理电路连接;

心率检测装置,包括平均心率计算模块、正常心率活动阈值范围计算模块;

平均心率计算模块,用于对设定时间段内用户的正常心率计算获取心率平均数据a,并对获取心率平均数据实时更新;

正常心率活动阈值范围计算模块,用于对获取心率平均数据a为参考量计算正常心率活动范围[a-b,a+b],正常心率活动阈值范围与心率平均数据a保持一致变化更新,b为预设固定值。

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晶体硅基板,晶体硅基板包括迎光面和背光面,迎光面和背光面分别设置有两层非晶片,第一非晶片上侧设置有第一无定型硅层,第二非晶片上侧设置有第二无定型硅层,第一无定型硅层包括第一导电薄膜,第二无定型硅层包括第二导电薄膜,晶体硅基板的迎光面与第一非晶片之间或背光面与第二非晶片之间设置有透明硫族化合物。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对太阳光的转换效率,并且采用晶体硅基板制造程序简单,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终端可以有多个,后台服务器也可以有多个,当监控终端为应用程序时,每个后台服务器负责与在该后台服务器注册过的监控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未向后台服务器注册过的监控终端也可以向后台服务器请求上述预设信息,此时,所述分配服务器接收监控终端发送来的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中包括监控终端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建立监控终端与欲访问的后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包括:

分配服务器获取监控终端传输来的信息获取请求,该信息获取请求中包括预设地理区域的网络地址范围和该监控终端当前所在地理位置;

分配服务器搜索网络地址位于所述预设地理区域的网络地址范围的至少一个后台服务器;从该至少一个后台服务器中获取当前处于可访问状态的至少一个目标后台服务器,并为每个目标后台服务器分配服务器标识;将至少一个目标后台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传输给所述监控终端,以供监控终端的用户选择;所述监控终端接收用户所选择的服务器标识,将所选择的服务器标识发送给分配服务器,分配服务器根据选择的服务器标识,在预存的信息库中查找与该服务器标识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信息,信息库中存储有每个地理区域对应的网络地址范围、以及归属于各个网络地址范围内的所有后台服务器信息,所述后台服务器信息包括该后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服务器标识、状态信息和允许访问该后台服务器的监控终端的地理区域信息;判断所述监控终端当前所在地理位置是否位于允许访问匹配的后台服务器的监控终端的地理区域内,如果否则向监控终端返回禁止访问的通知;如果是,则获取匹配的后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发送给监控终端,建立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与监控终端之间的连接。

建立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与监控终端之间的连接后,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与监控终端之间就可以实现信息传输了。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人员通过监控终端获得自己想要访问的、没有注册过的后台服务器,并且是在后台服务器允许的情况下访问,保证了信息安全性。

其中,建立匹配的后台服务器(以下简称后台服务器)与监控终端之间的连接,可实施为:

监控终端向中转服务器进行注册时,中转服务器和监控终端进行认证和密钥协商,各自生成为后台服务器和监控终端建立安全通道的认证信息;生成认证信息后,中转服务器和监控终端分别保存生成的认证信息;生成认证信息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实现,本文不再赘述。中转服务器定位该监控终端的管理服务器;中转服务器定位管理服务器的方法可以是根据中转服务器中该监控终端提供的管理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来获得。中转服务器将前述生成的认证信息,以及监控终端的标识通过安全通道发送给管理服务器;当监控终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获取数据请求后的预设时长内,后台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起查询,获取该监控终端的状态;如果监控终端处于登录状态,则管理服务器除了向后台服务器返回监控终端的状态之外,还返回监控终端的标识、监控终端与后台服务器建立安全通道所需的认证信息;

如果上述监控终端处于未登陆,后台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请求该监控终端登陆的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监控终端的标识,以及后台服务器的标识;

管理服务器通过安全通道向中转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中转服务器向该监控终端所在的移动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时,启动监控终端,并向监控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后台服务器的标识;

监控终端收到第二请求消息后,根据第二请求消息中后台服务器的标识,

判断之前该监控终端发送的获取数据请求对应的接收方后台服务器的标识是否与第二请求消息中后台服务器的标识一致;当一致时,建立监控终端到后台服务器的网络通道;

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基于认证信息进行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的相互认证,认证通过后,形成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的端到端的数据安全传输连接。

上述建立数据安全传输连接的方法能够提高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建立起数据安全传输连接后,后台服务器根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对预设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网络传输配置信息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分类并配置安全策略;

后台服务器通过数据安全传输连接向监控终端发送加密数据;监控终端接收到加密数据后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预设信息。提高了预设信息的传输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