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3866发布日期:2019-03-08 23:33阅读:2428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因为其便捷、安全等特点成为了目前各大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系统能量以电网为起点,经整流和高频逆变,在线圈中得到高频交流电,从而利用激励的磁场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

互操作性问题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产业化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互操作性可理解为当能量发射和接收线圈结构不同、能量发射和接收端补偿拓扑不同时,充电系统的输出特性。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具备互操作性是指当能量发射和接收线圈结构不同、能量发射和接收端补偿拓扑不同时,充电系统的输出满足一定的限值。现阶段市场上主要存在方形、dd型、ddq型和螺线管型线圈,存在串联、并联、lcc等补偿拓扑。当线圈和补偿拓扑协同组成传输机构时,由于线圈和拓扑结构不同所带来的互操作性差异将无法保证充电系统的正常工作。上述情况带来的后果是一旦无线充电产品处于市场推广阶段,与大多数产品不具有互操作性的产品将逐步处于竞争劣势,最终被淘汰出市场。为保证产品间的互操作性,相关测试机构需要对产品进行广泛测试,但目前这方面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现有测试方法的原理是对所有产品进行交互测试,为最终形成覆盖全行业产品的标准,需要对所有产品原边设备(primaryassembly,ga)和副边设备(secondaryassembly,va)互操作时的功率效率进行交叉测试。显然,测试工作量巨大且不同厂家产品并不容易获得;再者,测试时必须时刻保持强电工作状态,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测试方法是通过传输功率和效率直接评价互操作性,由于现有方法将所有测试产品对看作二端口网络,功率效率只能描述二端口网络的整体特性,产品中不同参数对互操作性的影响很难通过该方法表示,也就无法指导产品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测试方法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且避免安全隐患的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给待测产品提供电流,利用量规设备测量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改变所述量规设备的位置,并测试在各个位置点时,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当所述量规设备在设定的范围内移动时,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均在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测试要求,否则,认为不满足测试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量规设备由多组线圈嵌套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选择参考设备以及所述量规设备,且所述参考设备为发射线圈,所述量规设备为接受线圈;并确定所述参考设备与所述量规设备之间的标准磁通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参考设备与所述量规设备之间的标准磁通量范围的方法为:根据标准选择设定的数值或者根据所述参考设备与所述量规设备相互配合时计算得到的磁通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均在所述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互操作性,否则,认为不满足互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测产品与电源相连,所述量规设备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与负载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力电子变流器是电容,所述负载是电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容与所述电阻得到待测产品的电压值,由所述电压值得到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系统,包括测量改变模块,所述测量改变模块用于在给待测产品提供电流时,利用量规设备测量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且改变所述量规设备的位置,测试在各个位置点时,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当所述量规设备在设定的范围移动时,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均在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测试要求,否则,认为不满足测试要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所述量规设备测量所述待测产品的磁通量,不但测试工作量大幅度减少,而且解决了现有测试方法缺乏测试基准的问题;另外,整个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强电工作状态,因此避免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待测产品的测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量规设备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说明:10-量规设备,11-平板,12-线圈,12a-第一线圈,12b-第二线圈,12c-第三线圈,21-待测产品,22-电源,23-电力电子变流器,24-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给待测产品21提供电流,利用量规设备10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步骤s2:改变所述量规设备10的位置,并测试在各个位置点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当所述量规设备10在设定的范围内移动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均在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测试要求,否则,认为不满足测试要求。

本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方法,所述步骤s1中,给待测产品21提供电流,利用所述量规设备10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通过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电压可以得到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所述步骤s2中,改变所述量规设备10的位置,具体地,改变所述接收线圈在x、y、z方向上的位置,并测试在各个位置点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当所述量规设备10在设定的范围内移动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均在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测试要求,否则,认为不满足测试要求,由于通过所述量规设备10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因此不但使测试工作量大幅度减少,而且解决了现有测试方法缺乏测试基准的问题;另外,整个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强电工作状态,只需通过弱电即可测量,因此避免了安全隐患。

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选择参考设备以及所述量规设备10,且所述参考设备为发射线圈,所述量规设备10为接受线圈;并确定所述参考设备与所述量规设备10之间的标准磁通量范围。具体地,选择参考设备以及量规设备10,且所述参考设备为发射线圈,所述量规设备10为接受线圈,通过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可以产生磁场;确定所述参考设备与所述量规设备10之间的标准磁通量范围,从而有利于作为一个评判基准,避免了不同产品间盲目的交叉测试。

如图2所示,所述待测产品21与电源22相连,从而有利于为所述待测产品21提供电流,所述量规设备10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23与负载24相连,通过所述电力电子变流器23与负载24可以有效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电压,通过所述电压值可以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具体地,所述电力电子变流器23是电容,所述负载24是电阻。根据所述电容与所述电阻得到待测产品的电压值,由所述电压值得到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

如图3所示,为了使所述量规设备10可以测量不同类型的待测产品21,所述量规设备10由多组线圈嵌套组成,从而有利于提出产品的优化指标。具体地,所述量规设备10包括平板11以及位于所述平板11上的多个线圈12,所述线圈12包括:第一线圈12a、第二线圈12b以及第三线圈12c,其中所述第一线圈12a位于所述平板11的中心,所述第一线圈12a嵌套在所述第二线圈12b内,所述第二线圈12b嵌套在所述第三线圈12c内,从而可使不同的线圈连接不同的待测产品21。所述线圈12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从而有利于保证所述线圈12的性能以及使所述线圈12的面积较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量规设备10可以为现有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国际标准中的标准副边线圈。所述参考设备可以选择国际标准中的标准原边线圈,或者我国规定的标准原边线圈。另外,确定所述参考设备与所述量规设备10之间的标准磁通量范围的方法为:根据标准选择设定的数值或者根据所述参考设备与所述量规设备10相互配合时计算得到的磁通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均在所述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互操作性,否则,认为不满足互操作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系统,包括测量改变模块,所述测量改变模块用于在给待测产品21提供电流时,利用所述量规设备10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且改变所述量规设备10的位置,测试在各个位置点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当所述量规设备10在设定的范围移动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均在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测试要求,否则,认为不满足测试要求。

本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测试系统,包括测量改变模块,所述测量改变模块用于在给待测产品21提供电流时,利用所述量规设备10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且改变所述量规设备10的位置,测试在各个位置点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当所述量规设备10在设定的范围移动时,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均在所述标准磁通量范围时,认为满足测试要求,否则,认为不满足测试要求,由于仅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因此测试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另外,通过所述量规设备10测量所述待测产品21的磁通量,因此解决了现有测试方法缺乏测试基准的问题,而且整个操作不需要强电工作状态,因此避免了安全隐患。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