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均质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2625发布日期:2018-09-21 20:5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成品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化玻璃均质炉。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均质炉是钢化玻璃成品的检测设备,在玻璃钢化工序完成后进入均质炉,通过均质炉热浸原理,进行引爆测试和消除残余的硫化镍,将存在"自爆"隐患即玻璃内应力不均的钢化玻璃在测试过程中提前引爆,从而避免了钢化玻璃安装后再次发生"自爆",经过均质后的钢化玻璃合格率将大大提升,从而提高了建筑物钢化玻璃的安全可靠性。但需要说明的是,均质后的钢化玻璃也不能完全排除钢化玻璃在以后使用过程中的自爆现象。

授权公开号为CN2017464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均质炉,包括炉体、风机及位于炉体内的玻璃承载装置、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对称地分设于玻璃承载装置的两侧,炉体顶部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风机具有吹风口及吸风口,吹风口与进风口相连通,吸风口与出风口相连通;均质炉还包括位于炉体内的吹风罩,吹风罩包括主风管及由主风管向两侧延伸而成的分流管,主风管通过进风口与风机的吹风口相连通,两个分流管对称设置于玻璃承载装置的上方两侧,并且其管口分别对应于玻璃承载装置两侧的发热装置上方,玻璃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架及位于承载架下方的滚轮,承载架的纵向截面呈“A”形,其具有两块托板及两块靠板,两块靠板倾斜设置,其顶端相互靠拢,其底端分别与托板相连接。

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对玻璃进行加热时,炉体内承载架的纵向截面呈“A”形,加热装置分布在承载架的两侧,因钢化玻璃为倾斜放置在承载架上,当风机驱动通过加热装置对承载架上的玻璃进行加热时,倾斜放置在承载架上的玻璃到达加热装置的垂直距离各不相同,因此会使得玻璃上部至下部的加热不均匀,降低了玻璃的热浸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玻璃均质炉,具有使玻璃各部分加热均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化玻璃均质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启闭门,所述炉体顶部设有风机,所述炉体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上均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炉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玻璃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支腿和边缘中部铰接于支腿上的放置架,放置架底部与放置架垂直设有托板,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放置架于铰接点做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固定连接在放置架上于支腿铰接位置处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与转动盘垂直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电机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拨动件,所述拨动件的端部设有用于拨动第一凸起、使得转动盘带动放置架上部靠近出风口的第二凸起,所述放置架与支腿铰接的位置上设有使放置架处于倾斜状态且在拨动放置架后使放置架复位的第一扭簧,所述放置架的边缘位置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机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钢化玻璃做热浸实验时,因第一扭簧的设置整个放置架处于倾斜状态,使得玻璃于放置架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关闭炉体启闭门,打开风机和加热装置,使得出风口朝向玻璃所在的位置吹热风,通过固定机构将放置架上的玻璃固定,此时驱动电机,驱动轴带动拨动件转动使得拨动件上的第二凸起拨动转动盘上的第一凸起,当拨动第一凸起时,转动座带动放置架上部朝向出风口移动,当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脱离拨动状态时,放置架抵抗第一扭簧的弹性复位,使得放置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出风口接近或远离,从而使得放置架上的玻璃受热均匀,提高了放置架的热浸效果,并且当热浸试验结束后,通过关闭加热装置驱动风机吹风,此时电机带动放置架做往复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玻璃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放置架边缘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朝向放置架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件,所述固定板与放置架铰接的位置处设有用于锁定固定件与玻璃固定状态的锁定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放置架上的玻璃进行固定时,通过锁定装置使得固定板上的固定件保持对放置架上玻璃的抵紧状态,从而对放置架上的玻璃起到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锁定装置为设置在固定板与放置架铰接位置处的第二扭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扭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固定板上的固定件与放置架处于抵紧状态,当将玻璃置于放置架上时,第二扭簧被再次压缩,使得固定件进一步对放置架上的玻璃起到抵紧的作用,当需要将玻璃拿下时,直接扳动固定板朝向远离放置架的方向移动即可。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远离固定板的端部铰接有用于与玻璃贴合的贴合部,所述固定件与贴合部之间连接有弹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贴合部的设置可增大固定件与玻璃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玻璃被进一步固定于放置架上,提高了玻璃于放置架上的稳定性,弹簧的设置可使得当第二扭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弹簧也处于压缩状态与放置架上的玻璃抵紧,当固定板朝向放置架所在的位置移动时,贴合部对玻璃的固定变为弹性固定,对玻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放置架上于固定板所在位置的两端与放置架垂直设有具有弹性的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上设有用于在固定板翻转后供放置架边缘卡接的卡接空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放置架上的玻璃取下时,扳动固定板朝向远离放置架的方向移动,使得固定板与锁定板上的卡接空间相互卡接,将固定板锁定至翻转后的状态,使得固定件被锁定至脱离与放置架上玻璃的固定状态,将玻璃取下即可,方便简单,当需要固定放置架上的玻璃时,直接用力推动固定板即可完成对玻璃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件的面上设有用于拉动固定板的拉动把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动把手即可使得固定板朝向远离放置架的方向移动,方便简单。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转动连接有用于调整出风方向的出风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钢化玻璃进行热浸试验之前,可调整出风头朝向玻璃所在的位置,使得在对玻璃进行热浸时,每个出风头都可朝向玻璃所在的位置吹风,从而提高了对玻璃的热浸效果,并且可提高热浸试验结束后对玻璃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均质炉底部朝向启闭门的方向延伸有横截面呈“U”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启闭门外的螺纹丝杠,所述支腿远离放置架的端部套设于所述螺纹丝杠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准备开始试验时,转动螺纹丝杠,因支腿和“U”形滑槽阻止了支腿随螺纹丝杠一起产生转动,因此当转动螺纹丝杠时,支腿可于螺纹丝杠上产生滑移,从而使得支腿朝向炉体外或炉体内移动,当需要将玻璃固定于放置架上时,直接在炉体外转动螺纹丝杠使得架体移出炉体将玻璃固定于放置架上即可,当需要将架体移入时,直接转动螺纹丝杠将架体移入即可,当热浸试验完成时,因炉体内具有一定的热量,如操作人员直接进入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在炉体外转动螺纹丝杠可直接将架体移出,减少了危害的发生,并且炉体内空间较小,如将玻璃拿入炉体内安装极其不便。

进一步,所述螺纹丝杠于启闭门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朝向垂直于螺纹丝杠的方向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炉体底部于第二锥齿轮所在的位置上延伸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座体,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座体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螺纹丝杠时,架体朝向启闭门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可实现换向,可防止操作人员对架体移动的阻碍,并且在换向后,转动第二锥齿轮使得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螺纹丝杠转动时,可在架体侧部观察架体的移动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当需要对玻璃做热浸试验时,通过固定机构将玻璃固定于放置架上,电机带动拨动件上的第一凸起拨动转动盘上的第二凸起,使得转动盘带动放置架做往复运动,当第一凸起拨动第二凸起时,放置架上部朝向出风口移动,当脱离拨动状态时,放置架因第一扭簧的作用恢复原位,使得放置架的上部和下部受热均匀;

二、通过第二扭簧连接的固定板可对放置架上的玻璃起到固定作用,当需要将放置架上的玻璃取下时,拉动拉动把手使得固定板朝向远离放置架的方向移动,使得固定板与锁定板上的卡接空间卡接,方便简单。

三、通过转动转动把手即可实现对螺纹丝杠的转动,使得不需要进入炉体内,即可将整个架体移至炉体外或移入炉体内 ,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C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D部放大图;

图8是图5中的E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炉体;11、启闭门;12、风机;13、出风口;131、加热装置;132、转动座;1321、出风头;14、滑槽;141、螺纹丝杠;1411、第一锥齿轮;1412、第二锥齿轮;1413、转动轴;1414、转动把手;15、底板;151、座体;2、架体;21、支腿; 22、放置架;221、第一扭簧;222、托板;223、固定机构;2231、固定板;22311、拉动把手;2232、固定件;2233、第二扭簧;2234、贴合部;2235、弹簧;224、锁定板;2241、卡接空间;23、驱动组件;231、转动盘;2311、第一凸起;232、电机;2321、驱动轴;2322、拨动件;23221、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钢化玻璃均质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有启闭门11,炉体1顶部设有风机12。

结合图1和图2,炉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玻璃的架体2,架体2包括支腿21和边缘中部铰接于支腿21上的放置架22,放置架22底部与放置架22垂直设有托板222,架体2上设有用于驱动放置架22于铰接点做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23,驱动组件23包括电机232 和固定连接在放置架22上于支腿21铰接位置处的转动盘231,电机232为耐高温电机,因均质炉在工作时炉体1内为高温环境,耐高温电机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工作不受影响,转动盘231上与转动盘231垂直设有第一凸起2311,电机232包括驱动轴2321,驱动轴2321上固定连接有拨动件2322,拨动件2322的端部设有用于拨动第一凸起2311、使得转动盘231带动放置架22上部靠近出风口13的第二凸起23221,放置架22与支腿21铰接的位置上设有使放置架22处于倾斜状态且在拨动放置架22后使放置架22复位的第一扭簧221,放置架22的边缘位置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机构223。

结合图4和图5,炉体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3,每个出风口13上均设有加热装置131,加热装置131为设置在出风口13上的加热电阻网,每个加热电阻网之间通过电线并联连通至炉体1外电源处。出风口13上设有转动座132,转动座132内转动连接有用于调整出风方向的出风头1321。出风头1321的设置可改变出风的方向,当对玻璃进行热浸时,直接调整出风头1321朝向玻璃所在的方向,可提高对玻璃的热浸效果。

当需要对钢化玻璃做热浸实验时,因第一扭簧221的设置整个放置架22处于倾斜状态,使得玻璃于放置架22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关闭炉体1启闭门11,打开风机12和加热装置131,使得出风口13朝向玻璃所在的位置吹热风,通过固定机构223将放置架22上的玻璃固定,此时驱动电机232,驱动轴2321带动拨动件2322转动使得拨动件2322上的第二凸起23221拨动转动盘231上的第一凸起2311,当拨动第一凸起2311时,放置架22上部朝向出风口13移动,当第二凸起23221与第一凸起2311脱离拨动状态时,放置架22抵抗第一扭簧221的弹性复位,使得放置架2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出风口13接近,从而使得放置架22上的玻璃受热均匀,提高了放置架22的热浸效果,并且当热浸试验结束后,通过关闭加热装置131驱动风机12吹风,此时电机232带动放置架22做往复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玻璃的冷却效果。

结合图6和图7,固定机构223包括铰接在放置架22边缘的固定板2231,固定板2231上朝向放置架22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玻璃的固定件2232,固定板2231与放置架22铰接的位置处设有用于锁定固定件2232与玻璃固定状态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为设置在固定板2231与放置架22铰接位置处的第二扭簧2233。当第二扭簧2233处于压缩状态时,固定板2231上的固定件2232与放置架22处于抵紧状态,当将玻璃置于放置架22上时,第二扭簧2233被再次压缩,使得固定件2232进一步对放置架22上的玻璃起到抵紧的效果,当需要将玻璃拿下时,直接扳动固定板2231朝向远离放置架22的方向移动。

如图8所示,固定件2232远离固定板2231的端部铰接有用于与玻璃贴合的贴合部2234,贴合部2234设置为椭圆形,固定件2232与贴合部2234之间连接有弹簧2235。贴合部2234的设置可增大与放置架22上玻璃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玻璃于放置架22上的固定效果,弹簧2235的设置可使得当固定板2231朝向放置架22移动时,贴合部2234与玻璃的固定变为弹性固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玻璃不受损。

结合图6和图7,放置架22上于固定板2231所在位置的两端与放置架22垂直设有具有弹性的锁定板224,锁定板224上设有用于在固定板2231翻转后供放置架22边缘卡接的卡接空间2241。固定板2231远离固定件2232的面上设有用于拉动固定板2231的拉动把手22311,拉动把手22311设置为当手指伸入时与手指贴合的形状。拉动拉动把手22311使得固定板2231朝向远离放置架22的方向移动,使得固定板2231的边缘卡接于锁定板224上的卡接空间2241内,使得固定板2231被锁定至翻转后的状态,方便将玻璃取出。

结合图1和图4,均质炉底部朝向启闭门11的方向延伸有横截面呈“U”形的滑槽14,滑槽14内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启闭门11外的螺纹丝杠141,支腿21远离放置架22的端部套设于螺纹丝杠141上。当准备开始试验时,转动螺纹丝杠141,因“U”形滑槽14阻止了支腿21随螺纹丝杠141一起产生转动,因此当转动螺纹丝杠141时,支腿21可于螺纹丝杠141上产生滑移,从而使得支腿21朝向炉体1外或炉体1内移动,当需要将玻璃固定于放置架22上时,直接在炉体1外转动螺纹丝杠141使得架体2移出炉体1将玻璃固定于放置架22上即可,当需要将架体2移入时,直接转动螺纹丝杠141将架体2移入即可,当热浸试验完成时,因炉体1内具有一定的热量,如操作人员直接进入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在炉体1外转动螺纹丝杠141可直接将架体2移出,减少了危害的发生,并且炉体1内空间较小,如将玻璃拿入炉体1内安装极其不便。

结合图1和图3,螺纹丝杠141于启闭门1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11,第一锥齿轮1411上朝向垂直于螺纹丝杠141的方向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412,炉体1底部于第二锥齿轮1412所在的位置上延伸有底板15,底板15上设有座体151,第二锥齿轮1412通过转动轴1413转动连接在座体151上。转动轴1413远离第二锥齿轮1412的端部设有转动把手1414。转动转动把手1414即可完成对螺纹丝杠141的转动,方便简单,当转动螺纹丝杠141带动架体2朝向启闭门11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1411和第二锥齿轮1412可实现换向,可防止操作人员对架体2移动的阻碍,并且在换向后,转动第二锥齿轮1412使得第一锥齿轮1411转动带动螺纹丝杠141转动时,可在架体2侧部观察架体2的移动情况。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