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0045发布日期:2018-08-21 17:2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实验取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代表甲方对乙方的工程建设实施监控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建筑工程中对自然土、人工土、回填土等土壤土质取样检测是常见的检测工作之一。

现有方便土壤取样的装置。例如公告号为CN205898493U的中国专利“一种工程监理用回填土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管盖、推进杆和按压手柄;按压手柄设置在推进杆上端,取样管内设有套管,套管的内径与推进杆的外径相同,套管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内螺纹,推进杆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推进杆穿过套管并与套管螺接;管盖与取样管下端螺接。

其不足之处在于大部分取样的土壤土质较为紧密,透气性较差,在取样管向下压入土壤中时,取样管内原有的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取样管下压困难和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装置,其取样管向土壤下压过程中管内空气可及时排出,下压过程轻松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上端面带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在垂直取样管轴心的周向方向上与安装槽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带有缺口,所述转动板的外沿与安装槽的槽壁滑动密封,所述缺口边沿的下底边与安装槽槽底滑动密,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带有供取样管内空气排出的通气孔组,所述缺口在转动板转动过程中可与通气孔组相对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样管下压前,先转动转动板使缺口对准通气孔组,再下压取样管,在土壤压入取样管内时,取样管内的空气可从通气孔组排出避免在取样管内积留,使得下压方便省力;同时下压完毕后,转动转动板使得通气孔组密封,由此取样管上拔取出过程中取样管内部上端不与大气直接连通,取药管内土壤不会因其重力而滑出取药管或未被取样管带起。

作为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组包括若干小气孔和安装孔,所述小气孔围绕安装孔的轴心均匀分布,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穿设固定在安装孔内的安装柱和连接在安装柱上端且覆盖所有小气孔上端的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为软胶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样管下压过程中,取样管内的空气从顶起密封片并从小气孔排出,不影响下压排气;而取样管上拔时,由于土壤重力和惯性,土壤上端的上移会滞后,再者土壤透气性较差,取样管内上端的空气可认为体积膨胀,较大气压而言形成负压,使得密封片被吸附在小气孔的上端,进一步提高取样管上拔时通气孔组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内侧带有与其同轴的环槽,所述安装柱的侧面上带有可与环槽相卡接的卡环,所述卡环的下底面和环槽的下底面为可相贴合的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柱带动卡环向下移动时,卡环的下底面相对环槽的下底面向下移动,导致环槽的下底面朝向其中心抵压卡环,使得卡环和环槽的下底面贴合更加紧密,由此当取样管上拔时,取样管内上端形成负压,带动安装柱下移,由此提高安装孔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安装槽槽底带有下陷的沉槽,所述沉槽的槽壁为锥面,所述密封片的下底面边沿盖于沉槽的槽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片的下底面与小气孔的上端孔口之间留有小间隙,使得取样管内空气从小气孔内排出时仅需顶起密封片的边沿即可,保证取样管上拔时小气孔密封性的同时,减小小气孔向外排气阻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小气孔的下端孔口处安装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土壤上端灰尘随空气流入小气孔或压入深土壤上端挤入小气孔而导致的小气孔堵塞。

作为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上带有水平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调整取样管轴向竖直,避免取样深度误差。

作为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上带有四个水平仪,四个所述水平仪围绕转动板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缺口位于两水平仪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转动转动板或取样管即可对取样管的轴向竖直进行判断,便于取样管的轴向调整。

作为优选地,所述水平仪的侧面高于转动板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顶水平仪即可带动转动板转动,便于转动板调节通孔组启闭。

作为优选地,所述取样管包括相同直径的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所述第一半管外侧的上下两端均带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半管的切面处嵌有密封条,所述取样管还包括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内侧均带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侧面和上顶面贴合密封良好,取样后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可分离,便于土壤样品取出和减少土壤样品取出方式对土壤样品的稳定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取样管下压前,先转动转动板使缺口对准通气孔组,再下压取样管,在土壤压入取样管内时,取样管内的空气可从通气孔组排出避免在取样管内积留,使得下压方便省力;

2.取样管上拔时,密封片被取样管内上端的负压吸附在小气孔的上端,进一步提高取样管上拔时通气孔组的密封性,保证取样管内土壤随取样管上把被完整的带起;

3.卡环的下底面和环槽的下底面为可相贴合的锥面,当取样管上拔时,取样管内上端形成负压,带动安装柱下移,由此提高安装孔的密封性;

4.密封片的下底面与小气孔的上端孔口之间留有小间隙,保证取样管上拔时小气孔密封性的同时,减小小气孔向外排气阻力;

5.取样管包括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两者侧面和上顶面贴合密封良好,取样后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可分离,便于土壤样品取出和减少土壤样品取出方式对土壤样品的稳定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取样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半管一的附视图;

图4为半管一在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安装柱与安装孔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取样管;11、第一半管;111、密封嵌槽;112、安装槽;1121、嵌槽;1122、密封环;12、第二半管;121、上螺纹;122、下螺纹;13、上固定环;14、下固定环;15、锯齿;16、密封条;17、转动板;171、缺口;172、水平仪;18、通气孔组;181、沉槽;182、小气孔;1832、滤网;183、安装孔;184、密封件;1841、密封片;1842、安装柱;1842-1、卡环;1831、环槽;2、推进杆;21、轴杆;211、锥头;22、把手;23、顶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1和推进杆2,其中取样管1包括第一半管11第二半管12,第一半管11与第二管的水平截面均为半圆形,两者可相对准拼接形成开口朝下的筒体,并且取样管1在筒体的下方开口边沿上带有端部朝下的锯齿15。

第二半管12外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带有外螺纹,其对应分别为上螺纹121、下螺纹122。上螺纹121和下螺纹122凸起的顶端位于第二半管12外侧面的外侧。

推进杆2包括与第二管轴心重合且与第二半管12上顶面固定的轴杆21、沿轴杆21半径向贯穿轴杆21的把手22和位于固定与轴杆21端部的顶压块23。轴杆21的下端伸出取样管1外且其下端还带有在与其同轴的锥头211。把手22与轴杆21贯穿处位于第二半管12上表面上方,用于提拉取样装置。顶压块23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优选为与轴杆21同轴的圆柱体,其用于施压向下顶压取样管1。同时第一半管11的上顶面位于轴心出带有与轴杆21相匹配的缺口171。

取样管1还包括上固定环13和下固定环14,上固定环13和下固定环14可套接在拼合的第一半管11和第二半管12外侧,且上固定环13内侧带有与上螺纹121匹配的内螺纹,下固定环14内侧带有与下螺纹122匹配的内螺纹。以此固定第一半管11和第二半管12,使得两者可根据情况需求选择分离或拼合。

同时第一半管11与第二半管12的相拼接面均开有两个“L”的密封槽,其分别为位于第一半管11上的两个第一密封槽(参见附图4)和位于第二半管12上的两个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可两两相对准,并其每对拼合的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均嵌有“L”形的密封条16,由此保证第一半管11与第二半管12拼合后的密封性。

如附图3所示,第一板管的上顶面上开有圆形的安装槽112,安装槽112内嵌有转动板17。转动板17呈圆形,其上带有缺口171,缺口171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次为1/4圆的扇形。同时安装槽112的槽底上设置有通气孔组18,转动板17可遮挡通气孔组18,同时缺口171又可与通气孔组18对准使通气孔组18外露。

转动板17的上表面上带有四个水平仪172,四个水平仪172围绕转动板17的中心均匀分布,缺口171位于两水平仪172之间。无需转动转动板17或取样管1即可对取样管1的轴向竖直进行判断,便于取样管1的轴向调整。同时水平仪172的侧面高于转动板17的上表面,推顶水平仪172即可带动转动板17转动,便于转动板17转动调节。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安装槽112的靠近槽底的槽壁上开有环形且与其同轴的嵌槽1121,转动板17的外沿嵌与嵌槽1121内,并且转动板17外沿的上表面与嵌槽1121平行安装槽112槽底的槽壁之间夹有环形的弹性环,弹性环抵压转动板17,使转动板17在安装槽112内转动的同时其底面与安装槽112的槽底密封抵接。

如附图6所示,通气孔组18包括安装孔183,密封件184和若干围绕安装孔183轴心设置且连通外界与取样管1内部的小气孔182。安装槽112的槽底设有一沉槽181,沉槽181的槽壁为向下收束的锥面。安装孔183位于沉槽181的槽底的中心,且贯穿第一半管11的上表面。小气孔182分布于沉槽181的槽底与槽壁的连接处,并且小气孔182的下端孔口处安装有滤网1832,防止小气孔182被取样管1内的土壤或灰尘堵塞。

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密封件184包括插入安装孔183内的安装柱1842和盖压在沉槽181内的密封片1841。密封片1841呈圆形,其边沿贴压在沉槽181的槽壁上,将小气孔182均盖在其下方,同时密封片1841的下底面与小气孔182的上孔口之间留有间隙。密封片1841为软胶材质可发生变形。

安装柱1842的侧面上带有与其同轴的卡环1842-1,卡环1842-1径向截面可三角形或梯形,此处为三角形,使得卡环1842-1向外的侧面为向下收束的锥面。安装孔183孔壁上带有与其同轴的环槽1831,环槽1831径向截面为直角梯形,其沿轴向的下底面为向下收束的锥面,其与卡环1842-1的外侧面相平行。安装柱1842带动卡环1842-1向下移动时,卡环1842-1的下底面相对环槽1831的下底面向下移动,导致环槽1831的下底面朝向其中心抵压卡环1842-1,使得卡环1842-1和环槽1831的下底面贴合更加紧密,由此当取样管1上拔时,取样管1内上端形成负压,带动安装柱1842下移,由此提高安装孔183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取样管1下压前,先转动转动板17使缺口171对准通气孔组18,再下压取样管1,在土壤压入取样管1内时,取样管1内的空气可从小气孔182向上流动,并将密封片1841边沿顶起,从而排出取样管1,避免其在取样管1内积留,使得下压方便省力;同时下压完毕后,转动转动板17使得通气孔组18密封,由此取样管1上拔取出过程中,由于土壤重力和惯性,土壤上端的上移会滞后,再者土壤透气性较差,取样管1内上端的空气可认为体积膨胀,较大气压而言形成负压,使得密封片1841被吸附在小气孔182的上端,进一步提高取样管1上拔时通气孔组18的密封性,取药管内土壤不会因其重力而滑出取药管或未被取样管1带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