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双功能站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196发布日期:2018-12-05 19:0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双功能站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双功能站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隔音箱(防音箱)是一种具有高隔音吸音消声性能的噪音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噪声指标测试,是企业及研究院所进行产品的品质监测和研发的常用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隔音箱为手动设备,待测产品需要经历上电和测试两个阶段完成测试,上电和测试过程是分开的两个阶段且均需要较长时间,即上电的时候无法进行测试、测试的时候无法对下一个待测产品进行上电,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最大化利用箱体的设备,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效率高的旋转式双功能站自动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旋转式双功能站自动化设备,其包括箱体、双门体、旋转单元、伸缩单元、夹持组件;所述箱体设有门框,所述门框对应设置双门体,所述双门体两侧均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双门体固定在所述旋转单元上,所述双门体可在所述旋转单元上旋转;所述伸缩单元带动旋转单元移动并实现双门体与门框闭合密封或分离。双门体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通过门体连接件固定,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采用相同的结构制成。当第一门体上夹持组件的产品进行测试时,第二门体上的夹持组件的产品进行准备工作,如充电等;当测试完成时,伸缩单元双门体拉出到一定位置后,旋转单元开始运转,将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进行180°换位;从第一门体上的夹持组件取下测试完毕产品,并进行准备工作新的待测试产品;伸缩单元带动旋转单元运动并使第二门体与所述门框配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双门体上、下两侧中心处分别设有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旋转单元包括旋转组件、支撑框架;所述上、下转轴均可旋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旋转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上转轴固定相连并驱动所述双门体旋转。另外,所述下转轴亦可以设置下旋转组件,所述下旋转组件与旋转组件同步旋转。

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可滑动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下转轴可滑动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滑动式固定可以改变双门体在横向的位置,避免单一固定方式带来的缺陷,如加工偏差等使得门体无法与门框实现良好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靠上转轴处设有上横向位置调节结构;所述支撑框架靠下转轴处设有下横向位置调节结构。所述上、下横向位置调节结构的作用是使上转轴和下转轴同轴心,便于门体的旋转和密封。

优选地,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固定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轨的布置方向与所述伸缩单元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滑块上。设有滑轨,旋转单元可以平稳进行滑动;为了实现更佳的效果,滑轨对称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为可升降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在外支架上。此处,滑轨是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滑轨为可升降滑轨,有效降低因加工误差、安装误差、运行误差等对门体密封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弹性浮动组件,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弹性浮动组件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传感器,所述旋转传感器与所述旋转组件信号相连。

优选地,所述双门体两侧均设有门体传感器,所述门体传感器与所述伸缩单元电性相连。另外,门体传感器亦可以设置在门框上,当门体与门框实现闭合密封时,门体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伸缩单元,伸缩单元收到信号并停止推进旋转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信号、电源传输单元,所述信号、电源传输单元的各个接口均设有滤波电路。箱体并不局限于隔音箱,亦可以是电磁屏蔽箱,如需要进行射频测试时,接口需要滤波处理,从而降低对测试的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门体可以实现,一侧进行测试、一侧进行准备(充电等工序),缩短测试周期、提高箱体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双门体设有横向位置调节结构和纵向位置调节结构(可升降滑轨),有效地改善门体与门框的配合度,伸缩单元更容易将门体推入门框内,改善门体的密封效果;设有门体、旋转传感器,双门体能够智能实现旋转切换,操作难度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待测产品的测试和准备工作同步进行,缩短测试周期,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门体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门体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门体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门体的一个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组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横向位置调节结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浮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旋转式双功能站自动化设备,其包括箱体1、双门体2、旋转单元4、伸缩单元3、夹持组件20;所述箱体1设有门框11,所述门框11对应设置双门体2,所述双门体2两侧均设有夹持组件20;所述双门体2固定在所述旋转单元4上,所述双门体2可在所述旋转单元4上旋转;所述伸缩单元3带动旋转单元4移动并实现双门体2与门框11闭合密封或分离。双门体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通过门体连接件23固定,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采用相同的结构制成(即对称式双门体)。此外,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结构,并不是一定采用相同的结构,如:第一门体上的夹持组件进行射频测试,第二门体的夹持组件进行音频测试,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但是,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均与门框实现密封(消声密封或/和电磁屏蔽密封),且对箱体的结构不作特别要求,可以是单层箱体,亦可以是多层隔音/电磁屏蔽的箱体或者是一层隔音屏蔽、一层电磁屏蔽,此时,只需要将门体设有相应的屏蔽结构即可。

当第一门体上夹持组件的产品进行测试时,第二门体上的夹持组件的产品进行准备工作,如充电等;当测试完成时,伸缩单元双门体拉出到一定位置后,旋转单元开始运转,将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进行180°换位;从第一门体上的夹持组件取下测试完毕产品,并进行准备工作新的待测试产品;伸缩单元带动旋转单元运动并使第二门体与所述门框配合密封。

实施例一

所述双门体2上、下两侧中心处分别设有上转轴24和下转轴22;所述旋转单元3包括旋转组件42、支撑框架46;所述上、下转轴均可旋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46上,所述旋转组件42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46上,所述旋转组件42与所述上转轴24固定相连并驱动所述双门体2旋转。

其还包括输入设备5和显示器9,输入设备5可以输入测试所需参数,显示器9可以直观反馈测试状态。

另外,所述下转轴亦可以设置下旋转单元,所述下旋转单元与旋转单元同步旋转。

外支架6上设有旋转传感器8,所述旋转传感器8与所述旋转组件42信号相连。其中,旋转传感器8可以为光栅组件感应器,并设置在远离箱体端。

当双门体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旋转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旋转组件上,旋转组件开始运转并带动双门体旋转,当旋转180°(其他角度亦可以)后,停止旋转并取下测试完毕产品。

所述双门体两侧均设有门体传感器30,所述门体传感器30与所述伸缩单元3电性相连。另外,门体传感器亦可以设置在门框上,当门体与门框实现闭合密封时,门体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伸缩单元,伸缩单元收到信号并停止推进旋转单元。

另外,门体传感器和旋转传感器可以是同一个传感器,也就是设置两个状态(或距离):当伸缩单元伸缩到一定长度后,设置为可启动旋转组件并停止伸缩单元;当伸缩到一定长度,直接停止伸缩单元,即门体与门框实现密封闭合。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减速器43、传动轴44、电机座48,所述传动轴44与所述上转轴24固定相连,所述电机座48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46上。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更好的布线,还设有拖链45,所述拖链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另一端固定在外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信号、电源传输单元,所述信号、电源传输单元的各个接口均设有滤波电路。箱体并不局限于隔音箱,亦可以是电磁屏蔽箱,如需要进行射频测试时,接口需要滤波处理,从而降低对测试的干扰。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2可滑动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46上,所述下转轴22可滑动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46上。滑动式固定可以改变双门体在横向的位置,避免单一固定方式带来的缺陷,如加工偏差等使得门体无法与门框实现良好的密封。

支撑框架46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下支架均设有轨道槽,所述电机安装座上相应设有滑块,所述下支架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下转轴配合,所述轴承21滑动固定在所述下支架的轨道槽47内。

为了双门体在横向上移动更加方便和稳定,所述上、下支架均设有两条平行的轨道槽。

为了实现双门体在横向位置精确调节,所述支撑框架靠上转轴处设有上横向位置调节结构43;所述支撑框架靠下转轴处设有下横向位置调节结构41。所述上、下横向位置调节结构的作用是使上转轴和下转轴同轴心,便于门体的旋转和密封。

其中,上、下横向位置调节结构可以选择相同调节结构,其包括门体固定块411、支架固定块412、螺栓调节机构413,所述门体固定块通过螺栓调节机构与支架固定块相连,所述门体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双门体上,所述支架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上或下支架上。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只是列举了一种调节结构的实施方式,但不限定于螺栓调节。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或二不同之处在于:还设有滑轨。

所述滑轨7包括导轨72和滑块71,所述滑块71滑动固定在所述导轨72上;所述导轨72的布置方向与所述伸缩单元3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框架46固定在所述滑块71上。设有滑轨,旋转单元可以平稳进行滑动;另外,滑轨和滑块的具体安装位置不作特别限定。

为了防止旋转单元撞击箱体或外支架,所述滑轨的外端设有弹性材料制成防撞结构。

为了实现更佳的效果,滑轨对称安装。如设有四组滑块,分别设置于上下支架两端,且导轨之间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滑轨为可升降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在外支架6上。此处,滑轨是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滑轨为可升降滑轨,可以调整双门体与门框之间垂直方向的偏差,有效降低因加工误差、安装误差、运行误差等对门体密封的影响。

具体的,所述可升降滑轨包括导轨72、滑块71、若干螺纹孔、升降螺丝73、固定螺丝74,所述外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螺丝对应孔槽,所述升降螺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纹孔,所述升降螺丝的另一端与所述外支架接触。升降螺丝的设置,可以使导轨更加稳定的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松开,从而导致门体与门框无法密封配合。

需要调整滑轨的高度时,先松开固定螺丝,升降螺丝调整滑轨与外支架之间的距离,到达合适的距离后,拧紧固定螺丝。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本实用新型只是列举一种结构最简单、最容易操作、成本最低的方式,其他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升降功能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弹性浮动组件,所述伸缩单元与所述弹性浮动组件固定相连。

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伸缩单元包括气缸座32、气缸活动端34,所述气缸座32固定在所述外支架6上,所述气缸活动端34固定在所述弹性浮动组件31上。同时为了防止旋转单元撞击气缸座,所述气缸座沿气缸活动端方向设有气缸防撞击结构33。

其中,弹性浮动组件为垂直方向和/或伸缩单元伸缩方向浮动的浮动组件。

当弹性浮动组件为垂直方向浮动的浮动组件时,可以消除因垂直方向产生的加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的影响,即气缸座与气缸活动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对气缸产生损伤。

当弹性浮动组件为伸缩单元伸缩方向浮动的浮动组件时,如图11所示,弹性浮动组件包括固定板311、第一面板312、第二面板315、活动端固定板313,所述固定板311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一面板312与所述第二面板315相互平行且均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11上,所述活动端固定板313与所述第一面板312平行,且所述活动端固定板313与所述第一面板312、第二面板315之间均设有弹性结构314,所述气缸活动端34与所述活动端固定板313固定相连。设有弹性浮动组件,有效避免单个气缸停止运动时因惯性而卡死,延长气缸使用寿命;当多个气缸共同作用在旋转单元时,各个气缸的伸缩不同步,从而导致门体与门框密封不紧密,设有弹性浮动组件能够实现气缸作用在旋转单元的伸缩度同步,从而改善门体与门框的密封,延长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门体可以实现,一侧进行测试、一侧进行准备(充电等工序),缩短测试周期、提高箱体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双门体设有横向位置调节结构和纵向位置调节结构(可升降滑轨),有效地改善门体与门框的配合度,伸缩单元更容易将门体推入门框内,改善门体的密封效果;设有门体、旋转传感器,双门体能够智能实现旋转切换,操作难度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待测产品的测试和准备工作同步进行,缩短测试周期,提高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