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血液分析仪用减少交叉污染的废液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0759发布日期:2018-09-28 19:3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验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合血液分析仪用减少交叉污染的废液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血液分析仪的废液排出通道同时还用于鼓入空气,对反应杯内样品进行搅拌。原有设计为废液排出通道直接和反应杯相连,在废液排出后管路中常常残留前一个项目检测的废液,在进行下一个检测中,经过该废液排出通道鼓气对杯内样品进行搅拌时,常由于鼓入空气将废液排出通道中的残留废液带入反应杯样品中,导致交叉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反应杯中液体流出时完全靠重力自然排出,检测速度慢,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血液分析仪用减少交叉污染的废液通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血液分析仪用减少交叉污染的废液通道结构,包括连接口、连接管、储液腔、阀门、排液管及空气泵;所述储液腔正上方通过接有第一阀门的连接管和反应杯连接;所述储液腔上方或侧上方通过接有第三阀门的连接管和具有双向排气功能的空气泵连接;所述储液腔下方通过接有第二阀门的排液管和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储液腔是由塑料或者金属等耐压材质构成的封闭容器结构,其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正方体或长方体等;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泵为双向气泵,既能向储液腔内鼓气形成正压,又能向储液腔外抽气形成负压。

本实用新型中,该结构的排液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打开第三阀门,空气泵向储液腔外抽气,使储液腔内形成封闭负压;

步骤二: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在负压作用下,反应杯内废液流入储液腔中;

步骤三: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三阀门,空气泵向储液腔中鼓气,使储液腔内形成封闭正压;

步骤四: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在正压作用下废液全部流出储液腔。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泵还用于鼓气混匀反应杯中液体。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管使储液腔和空气泵直接连通,不具有第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储液腔将反应杯和废液排出通道分隔开,该设计大大减少因鼓气混匀,造成废液回流入反应杯,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空气泵,抽气形成的负压使反应杯中的废液迅速流入储液腔,同时通过空气泵施加正压使废液迅速排出,有效缩短排液时间,大大提高仪器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储液腔S主视图。

图2为储液腔S主视图,未在连接管路6上设阀门V3结构。

图3为未添加储液腔S结构前仪器排液鼓气管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合血液分析仪用减少交叉污染的废液通道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口1、排出管5、储液腔S、第一阀门V1、第二连接口2、连接管6、第三阀门V3、第四连接口4、排液管7、第二阀门V2及空气泵P1。所述储液腔S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所述储液腔S通过排出管5和反应杯W连接,排出管5上接有第一阀门V1;和检测杯W连接的连接管5位于储液腔S的正上方,通过连接口1和储液腔S连接,和空气泵P1相连接的连接管6在储液腔S的上方或侧上方,通过连接口3和储液腔S连接,和外界连通的排液管7在容器的最下方,通过连接口4和储液腔S连接;空气泵P1为双向气泵,既能向储液腔S内鼓气形成正压,又能向储液腔S外抽气形成负压。

进一步的,储液腔S是由塑料或者金属等耐压材质构成的封闭容器结构,其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

进一步的,空气泵P1为双向气泵,既能向储液腔内鼓气形成正压,又能向储液腔外抽气形成负压。

进一步的,该结构的排液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反应杯W中的样品检测结束后,开启第三阀门V3,关闭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同时开启空气泵P1向储液腔S外抽空气,储液腔S中的封闭气体依次经由连接口3、连接管6、阀门V3、空气泵P1流入外界。储液腔S内的气体逐渐减少,储液腔S和反应杯W外的空气形成负压。

步骤二:关闭空气泵P1、关闭第三阀门V3、开启第一阀门V1,负压使反应杯W内的废液依次经过连接口1,连接管5、阀门V1、连接口2流入储液腔S内。

步骤三:当反应杯W内的废液全部进入储液腔S中后,关闭第一阀门V1。

步骤四:开启第二阀门V2,开启空气泵P1,向储液腔S中吹气。外界空气依次经由空气泵P1、阀门V3、连接管6、连接口3进入储液腔S中。此时储液腔S中的压力比外界的压力大,储液腔S中的废液经由连接口4、排液管7、阀门V2流出储液腔S。

步骤五:空气泵P1停止,第二阀门V2关闭。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这种过程的重复,以避免废液残留在管道及反应杯内造成交叉污染。

进一步的,该结构的鼓气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阀门V1关闭,向反应杯内W加入试剂及样品。

步骤二:同时开启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关闭第二阀门V2同时空气泵P1工作,向储液腔S方向吹气,此时气体依次通过连接管6、阀门V3、连接口3、储液腔S、连接口2、连接管5、阀门V1、连接口1进入反应杯W内,使反应杯内的样品和试剂充分混合。

步骤三:空气泵P1停止,同时第一阀门V1、第三阀门V3关闭。

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的搅拌需求调整鼓气时间或者鼓气次数。

结合图3,未增加该结构的鼓气工作流程为:关闭第四阀门V4向反应杯内加入试剂及样品结束后;空气泵P2开启,同时第四阀门V4开启,向检测杯内鼓入空气,空气依次经过空气泵P2、连接管10到达连接口9,而后一部分经由连接管10、阀门V4、连接口8进入反应杯W,另一部分经过连接管12进入外界。关闭阀门V4,同时空气泵P2关闭。未增加该结构的排液工作流程为:第四阀门V4开启,待废液排出后关闭第四阀门V4。

实施例2

如图2,本实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在和空气泵P1连接管路上未设阀门第三阀门V3的结构。其鼓气混匀工作流程为:

步骤一:第一阀门V1关闭,向反应杯内W加入试剂及样品。

步骤二:同时开启第一阀门V1,关闭V2同时空气泵P2工作,向储液腔S方向吹气,此时气体依次经过通过连接管6、连接口3、储液腔S、连接口2、连接管5、阀门V1、连接口1进入反应杯W内,使反应杯内的样品和试剂充分混合。

步骤三:空气泵P停止,第一阀门V1关闭。

其排液工作流程为:

步骤一:当反应杯W中的样品检测结束后,开启第一阀门V1,关闭第二阀门V2,同时开启空气泵P1向储液腔外抽空气,储液腔S中的封闭气体依次经由连接口3、连接管6、空气泵P1流入外界,储液腔S内的气体减少和反应杯外的空气形成负压,则反应杯内的废液依次次经过连接口1,连接管5、阀门V1、连接口2流入储液腔S内。

步骤二:当反应杯W内的废液全部进入储液腔S中后,关闭第一阀门V1,关闭空气泵P1。

步骤三:开启第二阀门V2,开启空气泵P1,向储液腔S中吹气。外界空气依次经由空气泵P1、连接管6、连接口3进入储液腔S中。由于此时储液腔中的压力比储液腔外的压力大,储液腔S中的废液经由连接口4、排液管7、阀门V2流出储液腔S。

步骤四:空气泵P1停止,第二阀门V2关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