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大田气象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8946发布日期:2018-09-07 23:4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观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大田气象站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云平台即转向云计算,是业界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改变。各种云平台的出现是该转变的最重要环节之一。顾名思义,这种平台允许开发者们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至于这种平台的名称,现在我们可以听到不止一种称呼,比如按需平台、平台即服务等等。但无论称呼它什么,这种新的支持应用的方式有着巨大的潜力。应用平台是如何被使用的。开发团队在创建一个户内应用时,该应用所需的许多基础都已经事先存在了:操作系统为执行应用和访问存储等提供了基础支持;机构里的其他计算机提供了诸如远程存储之类的服务。

农作物生长在大自然中,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农业生产与气象是息息相关的。风、雨、雪、雹、冷、热、光照等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集中表现为对江南早稻育秧期有影响的春季低温连阴雨,对晚稻抽穗杨花有影响的寒露风,北方冬麦区的小麦干热风,对水稻、高粱、玉米和大豆等有影响的东北夏季低温,对农作物收获有影响的华南及江淮秋雨和干旱、雨涝、霜冻、高温、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据统计,从1949年至1988 年的40年里,中国的农作物因遭受水旱、风雹、霜冻等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受害面积达3300公顷,其中成灾的面积为1400公顷,每年因灾损失粮食达200 亿公斤以上。由此可见,认识和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规律,积极采取防御措施趋利避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设计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大田气象站装置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大田气象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大田气象站装置,包括气象站装置、智能云平台和控制终端,所述气象站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云平台连接,用于上传监测数据以及通过智能云平台对气象站装置进行智能控制,所述控制终端与智能云平台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用于查看和控制气象站装置;

所述气象站装置包括三角支架、控制箱、太阳能电池板、驱赶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三角支架设置在气象站装置底部,三角支架包括架脚和支杆,所述架脚共有三个,架脚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杆的下端,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支杆的下部,控制箱包括控制器、无限通讯装置、电源和气象数据记录仪,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控制箱内部上方,所述无限通讯装置设置在控制器下方左侧,并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云平台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无限通讯装置的右侧,所述气象数据记录仪设置在电源的右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共有两块,环绕安装在支杆中部外侧,并且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驱赶装置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方,驱赶装置包括旋转器和驱逐杆,所述旋转器呈环形安装在支杆的外侧,所述驱逐杆共有四个,驱逐杆的近端等距固定安装在旋转器的外表面,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支杆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大气温度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空气成分检测器和辐射传感器,监测气象变化的各种数据,便于智能云平台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气象站装置顶端安装有避雷针,防止雷雨天气时闪电对气象站装置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外壳为不锈钢防雨箱,避免控制箱内进水造成控制箱内元件的损坏。

进一步地,每两个驱逐杆之间分别安装有音箱,音箱可以发出尖锐声音,用来驱赶鸟类和小动物,避免鸟类和小动物损坏气象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大田气象站装置,使用时,将三角支架的三个架脚打开,选择合适位置放置,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气象站装置供电,控制箱控制检测装置对气象进行检测,检测到的数据经过无限通讯装置发送至智能云平台,原始数据保存在气象数据记录仪中,当有鸟类或者小动物靠近气象站装置,驱逐杆旋转进行驱逐,音箱发出尖锐声音进行驱逐,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终端上查看气象数据和控制气象站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云平台连接气象站装置和控制终端,达到智能检测、智能控制的目的,气象站装置上设置控制箱对检测装置、驱赶装置进行控制,驱赶装置可以防止鸟类或小动物对气象站装置进行干扰和破坏,气象站装置上还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气象站装置供电,气象站装置上端设有避雷针,防止气象站装置被雷击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象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其中,1-三角支架、11-架脚、12-支杆、2-控制箱、21-控制器、22-无限通讯装置、23-电源、24-气象数据记录仪、3-太阳能电池板、4-驱赶装置、41-旋转器、42-驱逐杆、43-音箱、5-检测装置、6-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大田气象站装置,包括气象站装置、智能云平台和控制终端,气象站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云平台连接,用于上传监测数据以及通过智能云平台对气象站装置进行智能控制,控制终端与智能云平台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用于查看和控制气象站装置;

如图1所示,气象站装置包括三角支架1、控制箱2、太阳能电池板3、驱赶装置4和检测装置5,三角支架1设置在气象站装置底部,三角支架1包括架脚11和支杆12,架脚11共有三个,架脚11上端活动连接在支杆12的下端,控制箱2安装在支杆12的下部,控制箱2包括控制器21、无限通讯装置22、电源23和气象数据记录仪24,控制器21设置在控制箱2内部上方,无限通讯装置22设置在控制器21下方左侧,并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云平台连接,电源23 设置在无限通讯装置22的右侧,气象数据记录仪24设置在电源23的右侧,气象数据记录仪24保存原始数据期限为一个月,控制箱2外壳为不锈钢防雨箱,太阳能电池板3共有两块,环绕安装在支杆12中部外侧,并且与控制箱2电性连接,驱赶装置4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3上方,驱赶装置4包括旋转器41和驱逐杆42,旋转器41呈环形安装在支杆12的外侧,驱逐杆42共有四个,驱逐杆42的近端等距固定安装在旋转器41的外表面,每两个驱逐杆42之间分别安装有音箱43,检测装置5安装在支杆12的顶端,检测装置5包括大气温度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空气成分检测器和辐射传感器,驱赶装置4与检测装置5 通过内部导线分别与控制箱2连接,气象站装置顶端安装有避雷针6。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为:使用时,将三角支架1的三个架脚11打开,选择合适位置放置,太阳能电池板3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气象站装置供电,控制箱 2控制检测装置5对气象进行检测,检测到的数据经过无限通讯装置22发送至智能云平台,原始数据保存在气象数据记录仪24中,当有鸟类或者小动物靠近气象站装置,驱逐杆42旋转进行驱逐,音箱43发出尖锐声音进行驱逐,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终端上查看气象数据和控制气象站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