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5867发布日期:2018-10-30 22:4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力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零售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重力传感器支架。



背景技术:

在无人售货系统中,一种检测货架上商品变动的机制是依靠重力传感器实现的。当无人售货货架上的商品增加或者减少时,重力传感器能够感知重力的变化,并且将机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相应的处理支架。但是,当前无人售货系统中所采用的重力传感器体积大,占用了大量的货架空间,降低了货架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重力传感器支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配置为围构出容纳重力传感器的半封闭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孔,配置为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紧固装置分别与重力传感器的上下表面耦接;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还均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第一盖体上的固定部通过紧固装置与货架的商品货道底面耦接,所述第二盖体上的固定部通过紧固装置与货架托盘耦接。

特别的,每个所述连接部进一步包括凹陷区,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孔位于所述凹陷区内。

特别的,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的边沿与商品货道相应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预设阈值。

特别的,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均包括主体和延伸部,延伸部的顶点连线形成的形状的边沿距离商品货道相应边沿的最大距离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

特别的,在货道尺寸为380mm*240mm的情况下,所述预设阈值为45mm。

特别的,在货道尺寸为380mm*80mm的情况下,所述预设阈值为30mm。

特别的,所述第一盖体上表面至第二盖体下表面之间的总高度为 20-25mm。

特别的,构成所述重力传感器支架的材料满足下列属性中的至少一种:抗拉强度192--242MPa,耐力154--188MPa,延伸率0.5--1.5%,硬度73.6—76.8HB, 39.4—43.1HRB。

特别的,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均为铝压铸件。

特别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分布在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顶点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一盖体上表面通过穿过所述固定孔的紧固装置与货道下表面耦接,以及所述第二盖体下表面通过穿过所述固定孔的紧固装置与货道托盘耦接。

特别的,所述连接孔和/或所述固定孔为螺纹孔。

特别的,所述第一盖体和/或所述第二盖体包括通线孔以供重力传感器的连接线通过。

特别的,所述主体为矩形主体。

特别的,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矩形主体的4个角沿45度分割线向外延伸。

特别的,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矩形主体的两个短边侧,并沿垂直于所述矩形主体的长边的方向双向延伸。

特别的,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矩形主体的两个短边侧,并沿所述矩形主体的长边的方向向外延伸;和/或,所述延伸部垂直于所述矩形主体的长边,并自所述矩形主体长边的中点向外延伸。

特别的,所述延伸部具有片状、镂空、编织、交叉或交叠的外形。

特别的,所述延伸部还包括强肋板,其垂直于所述延伸部并沿着所述延伸部的中心线延伸。

特别的,所述延伸部还包括延伸部连接孔,所述延伸部通过穿过所述延伸部连接孔的紧固装置与货道下表面或货道托盘耦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支架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

图3为重力传感器与图2所示的重力传感器支架组合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的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及支架组合固定在货道和托盘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以及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

其中,10-重力传感器;20-商品货道;30-货架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申请一部分用来说明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申请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无人售货货架的每一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商品货道,当前的无人售货系统中,重力传感器被直接的粘在商品货道的下方。这样的安排,重力传感器的固定效果不好,另外由于重力传感器直接暴露在外,有可能会发生磨损等问题。在一些现有的无人售货架中,商品货道的底部被构造成适于容纳重力传感器的造型。但是,这种方式导致商品货道生产成本提高,并且在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重力传感器的情况下,也需要相应的更换商品货道。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重力传感器支架。这种支架的产生源于对无人售货系统中重力传感器的选择。根据观察,当前无人售货系统一般采用体积较大的重力传感器直接粘在商品货道和货架托盘之间。这样会浪费货架的可用空间。同时重力传感器裸露在商品货道与货架托盘之间,可能会损坏重力传感器或者影响重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基于这样的观察,本申请无人售货系统采用体积较小的重力传感器,可以缩小商品货道与货架托盘之间的距离,并配合重力传感器支架对重力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方便对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应当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支架示意图。如图所示,重力传感器支架100包括两个盖体101、102。其中,盖体101和102共同围构出容纳重力传感器的空间。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重力传感器是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的位移器,通过位移变化使得介质发生极化现象,产生压电效应确定重力的改变量,故重力传感器在检测时会有位移变化。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盖体101和102并不接触,形成的空间为半封闭空间。这样既可以保护重力传感器,也可以避免盖体之间的接触影响重力传感器的位移变化,从而影响到重力传感器的检测。具体而言,重力传感器分别与盖体101、 102的内表面耦接。另一方面,盖体101和102的外表面分别与商品货道和货架托盘耦接。盖体101与102结构相同,且盖体101和盖体102关于原点对称,现以盖体101来描述其具体结构。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盖体101包括片体201和边沿202-205(204与202对称但未示出,205与203对称但未示出)。其中,片体201为矩形板材,边沿202-205可以对重力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片体也可以是其他多种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者正方形等。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边沿202-205可以与片体201 一体成型,也可以连接到片体201上。

根据一个的实施例,盖体101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商品货道的面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针对不同尺寸的商品货道,盖体的大小也相应的不同。但是盖体边沿与货道边沿之间的空隙距离不能超过预定的阈值,否则的话如果在货道上对应于该空隙位置的货物变化有可能无法被重力传感器感测到。基于这个原因,根据本实用新型不同的实施例,当货道的尺寸为380mm*240mm的情况下,盖体边沿距离货道边沿的最大距离为45mm;当货道的尺寸为 380mm*80mm的情况下,盖体边沿距离货道边沿的最大距离为3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盖体101采用的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是 193-242MPa,耐力可以是154-188MPa,延伸率可以是0.5-1.5%,硬度可以是 73.6-76.8HB和/或39.4-43.1HRB。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盖体可以是铝压铸件。

进一步地,片体201可以包括连接部206,其用于通过紧固装置将盖体101 与重力传感器耦接。连接部2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孔2061,紧固装置例如螺丝可以穿过连接孔2016将盖体101和重力传感器固定在一起。如图2所示,连接部206可以包括4个连接孔2061。当然,连接孔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值,例如1个到3个不等。通过设置4个连接孔不仅可以实现重力传感器与盖体101的稳固接合,也可以避免受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盖体101与重力传感器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是其他实施方式。例如:键连接、销连接、卡接等等。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连接部206可以包括凹陷区 2062,连接孔2061位于凹陷区2062中。图3所示为重力传感器与图2所示的重力传感器支架组合的爆炸示意图。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重力传感器检测到重力变化时会产生位移,因此重力传感器与盖体101内表面之间也会有细微的相对位移。凹陷区2062的存在可以让重力传感器与盖体101内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避免影响重力传感器在发生形变时触碰到盖体101的内表面而影响检测。同时凹陷区2062也有利于容纳紧固装置例如螺钉,使得螺钉的上表面不高于片体201的外表面,盖体101可以更紧密的与货道的下表面的接触,从而提高重力传感器的感测效果。当然,在不影响重力传感器检测效果的前提下,连接部206也可以仅包括连接孔2061而不包括凹陷区2062。

进一步地,片体201还包括固定部207,用于通过紧固装置将盖体101与商品货道或者是货架托盘固定。图4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个的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及支架组合固定在货道和托盘之间的状态示意图。根据一个实施例,固定部207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纹孔,当然采用其他紧固方式的时候固定部207 可以具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在靠近片体201每个角的位置可以各设有一个螺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上下两片盖体101的边沿202和204上都可以包括通线孔208、209(未示出),每个孔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上下对齐可以为重力传感器的连接线提供一个近似于圆形的通线孔。由于通线孔的存在,在设计盖体之间的间距时就只需要考虑重力传感器的在检测过程中可能的位移量,而不需要考虑连接线的高度对该间距的影响。这可以进一步的降低上下盖体101之间的预留间距,减少重力传感器的裸露部分,增加对重力传感器的保护,延长重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通线孔208、 209的形状可以有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或者矩形等等。根据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些实施例,通线孔可以在任意边沿上以及边沿的任意位置。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在前面的描述中曾经介绍过重力传感器支架的面积与货道的面积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为了适用于承载大型商品,商品货道面积的增大,支架盖体的面积也需要相应的变大,这样一来重力传感器所要承受的盖体自身的重力也更大,制造这样的重力传感器支架的材料用量也更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重力传感器支架的设计可以减少盖体的重量,同时扩展盖体有效的受力面积。

如图所示,盖体300包括主体310和延伸部301-304。其中,主体310用于围构出容纳重力传感器的空间,并与重力传感器耦接,同时还与商品货道或者货架托盘耦接。延伸部301-304从主体310的4个角沿例如45度分割线向外延伸,用于进一步地扩展主体310的有效受力面积,节省主体310的材料。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延伸部301-304可以是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到主体 310上,也可以与主体310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例如当货道的尺寸为380mm*240mm的情况下,延伸部301-304的顶点连线形成的形状的边沿距离商品货道边沿的最大距离为45mm。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主体310也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其结构及作用与图2实施例盖体200的连接部和固定部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盖体300还包括加强肋板305-308(306和308因角度关系未示出),其垂直至于延伸部301-304并沿着延伸部301-304的中心线延伸,用于加强延伸部301-304的强度,防止其受力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在延伸部301-304各自的端点还可以包括固定结构309,该固定结构可以体现为连接孔,并可通过紧固装置例如螺钉与商品货道连接。固定结构309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增强盖体与商品货道或者货架托盘的连接强度,也有利于加固延伸部301-304,防止其受力变形。

图5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延伸部的形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下示例性的方式介绍这些实施例。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盖体400 包括延伸部401和402,其位于矩形主体410的两个短边侧,并沿垂直于主体 410的长边双向延伸。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盖体500 可以包括例如片状的延伸部501和502,它们可以位于矩形主体510的两个短边侧,并沿垂直于主体510的长边双向延伸。与图6中的结构相比,图7中的延伸部尺寸更宽,可以更有效的承担货架的重量。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延伸部501和502可以是镂空的、编织的、交叉的或者交叠的板材,可以有效的减轻盖体的重量,节省盖体的材料。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延伸部501 和502可以是连接到主体510上,也可以与主体510一体成型。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盖体600 可以包括主体610,片状延伸部601和603和/或602和604。根据一个实施例,延伸部601和603可以位于矩形主体610的两短边侧,并沿矩形主体610的长边向外延伸。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延伸部602和604可以垂直于矩形主体610 的长边,并自矩形主体610长边的中点向外延伸。

传统采用体积较大的重力传感器直接粘贴在商品货道和货架托盘之间的重力传感器,其安装完成之后,商品货道与货架托盘之间的距离在45-50mm 之间。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体积较小重力传感器的高度只有12mm左右,加上重力传感器支架后的组合高度仅仅为20-25mm左右。所以说,采用本申请的支架配合传感器的组合与使用传统重力传感器占据的高度相比为货物摆放节省出了更多的空间,同时还增加了一系列的优势,例如传感器与货架之间更佳的固定性,对重力传感器的保护,无需针对重力传感器定制与其形状配搭的货架等等。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