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8563发布日期:2018-10-12 22:5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温工艺管道或设备易冷凝或结晶的工艺气体介质压力测量仪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易冷凝和结晶的工艺介质若采用常用的压力测量引压管线会因为长距离引压温度降低引起冷凝或结晶,导致压力测量管线被腐蚀或堵塞,常规的反吹风测量管路也会因为仪表风的温度较低引起冷凝或结晶。若对反吹风进行专门的预热则过于消耗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结构的一种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使其能利用工艺流体自身能量作为预热热源,降低投资成本和后期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包括压力仪表测量管线、反吹风管线以及安装在高温管道或设备上的压力取压嘴,该压力取压嘴与一次取压阀连接;其中:所述一次取压阀出口管道、压力仪表测量管线和反吹风管线通过三通连接;所述反吹风管线依次经过开关阀、限流阀、止回阀后,伸入高温工艺管道或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在保温层内盘绕后,再穿出保温层接入三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反吹风管线在保温层内盘绕成若干U型弯。

前述的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其中所述压力仪表取压嘴到三通之间的管件以及反吹风管线加热后穿出管道或设备的保温层的管段外均设有仪表管道保温层。

前述的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反吹风管线穿过止回阀后进入管道或设备的保温层前的位置还设有就地指示压力表。

高温工艺管道或设备中有易冷凝或结晶的高温工艺气体,要精确测量管道或设备压力采用引压式安装方案,而且要对此测量管线进行反吹风以避免长距离引压温度降低引起冷凝或结晶,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在反吹风管线接入与压力仪表测量管线连接的三通前,在压力取压管嘴所在的高温工艺管道或设备的保温层内采用数个 (可取3~5个)U型弯的形式与工艺流体换热提高反吹风的温度,以避免因仪表风温度较低引起的工艺气体冷凝或结晶。反吹风管线从装置来设开关阀实现反吹风的开启和关闭,设限流阀对反吹风量进行调节控制,设止回阀防止工艺气反窜,并在止回阀后设就地压力表对仪表风压力进行观测。并对反吹风管道出管道或设备保温层接入三通的管段和压力取压管嘴到三通之间的管件做仪表管道保温层,以减少热量损失。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工艺流体自身能量作为预热热源,结构简单,不仅降低了前期项目投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后期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压力取压管嘴

2:一次取压阀

3:三通

4:压力仪表测量管线

5:反吹风管线

6:止回阀

7:限流阀

8:开关阀

9:高温工艺管道或设备

10:管道或设备保温层

11:仪表管道保温层

12:就地指示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结合附图,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其具体使用过程、结构、特征及其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压力测量仪表反吹风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压力取压嘴1、一次取压阀2、三通3、压力仪表测量管线4以及反吹风管线5,其中所述压力取压嘴1安装在在该高温管道或设备9上,一次取压阀2与压力取压嘴1连接,所述三通3的三个端口分别与一次取压阀2的出口管、压力仪表测量管线4和反吹风管线5连接。

所述反吹风管线5依次经过开关阀8、限流阀7、止回阀6后,伸入管道或设备保温层10,在该保温层内盘绕后再穿出保温层,与三通3连接。其中所述开关阀8实现了反吹风的开启和关闭,限流阀7可对反吹风量进行调节控制,止回阀6可防止工艺气反窜。

较佳的,所述反吹风管线5在保温层内盘绕成若干个U型弯,以增加该加热管线的长度,使加热更加充分,但并不限定于此。

较佳的,所述仪表风管线5上,经过止回阀6后,未到管道或设备保温层10前的位置,还设有就地指示压力表12,通过该就地指示压力表12 对仪表风压力进行观测。

所述压力仪表取压嘴1到三通3之间的管件,以及反吹风管线5加热后穿出保温层的管段外均设有仪表管道保温层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吹风管线在高温工艺管道或设备的保温层内盘绕数个U型弯,利用工艺流体本身热量对仪表风进行预热,避免管道或设备中的高温工艺气骤遇低温的仪表风产生冷凝或结晶,较专门的预热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在后期投用过程中不再使用第二能源能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