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0527发布日期:2018-10-09 20:2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受力构经装/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其具有生产效率高、建筑速度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等特点,是我国建筑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吊装作为贯穿施工过程的中心环节,按施工过程可分为脱模起吊、翻转、运输起吊及现场起吊等,其质量关系着个阶段能否顺利实。预制混凝土构件可能因不能承受吊装过程中由自重或载荷产生的内力而导致预制凝土开裂甚至破坏,因此在吊装、施工过程中掌握其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尤为重要,掌握其凝结时间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等。现阶段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主要利用贯入阻力法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多次将测针压入试样25mm深,从而测得贯入阻力,至贯入阻力测值为3.5MPa,即认为到达初凝时间,至贯入阻力测值为28MPa,即认为到达终凝时间。

上述方法大多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考虑到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十几个小时,测试过程是每隔1h需要进行测试记录数值,如此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测量精度不高。现在有的检测装置在放置待检测混凝土后,由于需要人来调整混凝土的表面刚好贴合试针,若操作的时候使用力度过大,便会导致试针直接插入混凝土内,破坏混凝土结构,调节过程费时费力,也很难确保刚好贴合混凝土的表面,导致试验误差较大。此外,由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传统的检测设备只有一组检测装置,不同的试样要一个个的测定,不仅严重制约了检测效率的提高,而且所得出的数据不具有对比性。为此,设计一种多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装置,不需要调节试针刚好贴合混凝土的表面,可分别进行多组检测试验,不仅操作更简便,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而且解决了单组测试的系统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装置,不需要调节试针刚好贴合混凝土的表面,可分别进行多组检测试验,不仅操作更简便,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而且解决了单组测试的系统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装置,包括程序控制操作台、升降装置、固定支架、压力传感器、测试装置、摄像装置和多个待测托盘,多个待测托盘以升降装置底端为圆心安装在程序控制操作台上,升降装置通过旋转电机安装在程序控制操作台上,旋转电机驱动升降装置进行360度旋转,固定支架一端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固定支架另一端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测试装置连接,测试装置用于检测待测托盘中的待测试样,摄像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的下部,用于拍摄待测试样的检测过程;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针槽和测试试针,测试针槽顶部与压力传感器底部采用螺纹连接,测试针槽底部与测试试针的顶部采用可拆卸连接,测试试针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由程序控制操作台控制升降装置上部的伸缩杆进行伸缩,通过固定支架带动测试装置上下移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摄像装置通过竖直滑槽安装在升降装置下部,通过竖直滑槽调节摄像装置与待测试样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待测托盘包括伺服电机和托盘,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托盘底部固定连接,由程序控制操作台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托盘旋转。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超高速摄像头,利用其超高分辨率记录测试试针贯入待测试样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至程序控制操作台。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测试试针为扁平针,其横截面积为20、50或100mm2,扁平面上的刻度线朝向摄像装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测试试针在距底端25mm处的刻度线涂有荧光涂料。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测试针槽底部设有LED灯和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监测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并将监测信号传输至程序控制操作台,程序控制操作台根据预设的参数自动控制LED灯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程序控制操作台包括网络通信模块,网络通信模块能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便于操作人员远程监控。

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电源插头,通过电源插头与市电连接为检测装置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系统,采用上述结构,先将多个待测托盘进行编号,并通过程序控制操作台进行相关参数的预设,然后程序控制操作台控制旋转电机驱动升降装置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测试装置位于待测试样的上方,控制待测托盘带动待测试样旋转一定角度,再根据预设的运行参数控制升降装置以一定的速度向下移动,固定支架带动测试装置向下移动,同时启动摄像装置对检测过程进行拍摄。在测试试针开始贯入待测试样时,压力传感器将检测的压力实时传输至程序控制操作台,当压力达到3.5或28MPa时,程序控制操作台控制升降装置停止向下移动,摄像装置自动拍摄测试试针在待测试样表面的刻度线,刻度值即为贯入待测试样的深度,当贯入深度≤25mm时,即认为到初凝时间或达终凝时间。当一组检测完毕后,程序控制操作台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测试装置向上移动复位后,根据预设的运行参数自动进行下一组检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更简便,不需要调节试针刚好贴合混凝土的表面,可分别进行多组检测试验,不仅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而且解决了单组测试的系统误差,还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程序控制操作台1,升降装置2,固定支架3,压力传感器4,测试装置5,摄像装置6,待测托盘7,旋转电机8,待测试样9,测试针槽10,测试试针11,LED灯12,光线传感器13,网络通信模块14,电源插头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中,一种多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装置,包括程序控制操作台1、升降装置2、固定支架3、压力传感器4、测试装置5、摄像装置6和多个待测托盘7,多个待测托盘7以升降装置2底端为圆心安装在程序控制操作台1上,升降装置2通过旋转电机8安装在程序控制操作台1上,旋转电机8驱动升降装置2进行360度旋转,固定支架3一端安装在升降装置2上,固定支架3另一端通过压力传感器4与测试装置5连接,测试装置5用于检测待测托盘7中的待测试样9,摄像装置6安装在升降装置2的下部,用于拍摄待测试样9的检测过程;所述测试装置5包括测试针槽10和测试试针11,测试针槽10为手紧钻夹头,测试针槽10顶部与压力传感器4底部采用螺纹连接,测试针槽10底部与测试试针11的顶部采用可拆卸连接,测试试针11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先将多个待测托盘7进行编号,并通过程序控制操作台1进行相关参数的预设,然后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旋转电机8驱动升降装置2旋转一定角度(如:45°或90°),使得测试装置5位于待测试样9的上方,控制待测托盘7带动待测试样9旋转一定角度(如:30°),再根据预设的运行参数控制升降装置2以2.5mm/s的速度向下移动,固定支架3带动测试装置5向下移动,同时启动摄像装置6对检测过程进行拍摄。在测试试针11开始贯入待测试样时,压力传感器4将检测的压力实时传输至程序控制操作台1,当压力达到3.5时,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升降装置2停止向下移动,摄像装置6自动拍摄测试试针在待测试样表面的刻度线,刻度值即为贯入待测试样的深度,当贯入深度≤25mm时,即认为到初凝时间,检测获得初凝时间便于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进度,必须在初凝时间之前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当压力达到28MPa时,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升降装置2停止向下移动,摄像装置6自动拍摄测试试针在待测试样表面的刻度线,刻度值即为贯入待测试样的深度,当贯入深度≤25mm时,即认为到达终凝时间,达到终凝时间后便可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吊装,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当一组检测完毕后,程序控制操作台控制升降装置带动测试装置向上移动复位后,根据预设的运行参数自动进行下一组检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升降装置2为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由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升降装置2上部的伸缩杆进行伸缩,通过固定支架3带动测试装置5上下移动。通过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带动测试装置5向下移动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后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带动测试装置5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摄像装置6通过竖直滑槽安装在升降装置2下部,通过竖直滑槽调节摄像装置6与待测试样9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便于摄像装置6拍摄测试试针在待测试样表面的刻度线,从而更准确地获得测试的贯入深度,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待测托盘7包括伺服电机和托盘,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与托盘底部固定连接,由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托盘旋转。每一个待测试样9都需要进行多次检测,而每一次测试都会待测试样8的局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每一次检测前,先通过程序控制操作台1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托盘旋转一定角度(例如30°),避免检测上一次测试对待测试样8的影响,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摄像装置6包括超高速摄像头,利用其超高分辨率记录测试试针11贯入待测试样9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至程序控制操作台1。通过观看测试录像或照片,不仅便于操作人员准确认定各次测试的贯入深度,而且能重复再现检测的全过程,有利于发现试验中的不足,便于减小试验误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测试试针11为扁平针,其横截面积为20、50或100mm2,扁平面上的刻度线朝向摄像装置6。不同截面积的测试试针,便于在试验过程中依据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进程进行调整选用。在相同的横截面积中,扁平针有利于刻度线在其表面分布,便于摄像装置拍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测试试针11在距底端25mm处的刻度线涂有荧光涂料,25mm处的刻度线是判断达到凝结时间与否的关键,荧光涂料的刻度线有利于在摄像画面中进行辨认,从而简化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测试针槽10底部设有LED灯12和光线传感器13,光线传感器13监测装置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并将监测信号传输至程序控制操作台1,程序控制操作台1根据预设的参数自动控制LED灯12开启或关闭。采用光线传感器13监测环境的光线强度,通过程序控制操作台1自动开启LED灯11,使装置在光线暗淡的地方或夜间也能正常工作。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程序控制操作台1包括网络通信模块14,网络通信模块14能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将检测的信息或画面及时传输至远程终端,便于操作人员远程监控。

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电源插头15,通过电源插头15与市电连接为检测装置提供电源。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