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地震仪触发端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7705发布日期:2018-12-25 19:5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地震仪触发端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地震仪触发信号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地震仪的隔离触发开关。



背景技术:

地震仪数据采集时需要提供一个计时开始信号,这个信号是通过连接在地震仪上的触发线断路或是短路的方式实现。触发原理是信号线断路或断路引起仪器触发端电压变化,电压变化打开计时开关,随后仪器开始数据记录工作。这种方式存在如下几个风险:其一,触发线和较强电压接触导致通过仪器的电流大,烧坏仪器;其二,外界杂散电流通过触发线传递到仪器内部,仪器受杂散电流干扰,引起信号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应用于地震仪的隔离触发开关;以减少外界电流对仪器的影响,隔离高电压保护仪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地震仪的隔离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该隔离触发开关包括触发端电路和感应端电路,触发端电路和感应端电路通过光电感应开关连接。

触发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电源、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柱、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发光二极管、电源及第二接线柱依次连接;感应端电路包括光电感应器、感应端电源、感应端电源开关、感应端电源指示灯、感应端第一接线柱与感应端第二接线柱,感应端第一接线柱分别连接于感应端电源指示灯 和感应端电源开关,感应端电源指示灯与光电感应器连接,感应端电源开关与感应端电源连接,感应端电源与光电感应器连接,光电感应器的信号端与感应端第二接线柱连接;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感应器信号连接。

工作时,将连接到地震仪上的触发线连接到本实用新型上的信号感应端,将连接到炸药上的触发线连接到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发生端,在本实用新型内部通过光电隔离开关使两部分电路发生联系。光电隔离开关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连接于地震仪端的感应端电路和连接于炸药的触发端电路。连接于地震仪端的感应端电路首先为地震仪提供断路或是短路的稳定状态,当电雷管爆炸,连接本实用新型触发端电路断开,发光二极管熄灭,感应端随即感应到二极管信号为仪器提供断路或是短路状态,从而触发地震仪,开始数据记录工作。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触发信号通过光来传递从而避免了外界电流对仪器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利用感应端的光电感应器和触发端的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光电耦合开关隔离地震仪触发端和触发线端的电流干扰,实现了将仪器中的电路通过光电开关完全和外部杂散电流干扰分开的目的。地震仪采集的信号不再受外界电磁干扰,避免了由于大电流直接接入仪器引起的仪器电路烧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和地震仪触发端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和炸药连接方式。

图中:1—感应端第一接线柱(连接地震仪触发线负极),2—感应端电源指示灯,3—感应端电源开关,4—感应端电源,5—光电感应器,6—感应端第二接线柱(连接地震仪触发线正极),7—电源指示灯,8—电源开关,9—第一接线柱,10—发光二极管,11—电源,12—第二接线柱;13—地震仪,14—地震仪触发线负极,15—地震仪触发线正极,16—炸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地震仪的隔离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该隔离触发开关包括触发端电路和感应端电路,触发端电路和感应端电路通过光电感应开关连接。触发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10、电源11、电源开关8、电源指示灯7、第一接线柱9与第二接线柱10;第一接线柱9、电源开关8、电源指示灯7、发光二极管10、电源11及第二接线柱12依次连接;感应端电路包括光电感应器5、感应端电源4、感应端电源开关3、感应端电源指示灯2、感应端第一接线柱1与感应端第二接线柱6,感应端第一接线柱1分别连接于感应端电源指示灯2和感应端电源开关3,感应端电源指示灯2与光电感应器5连接,感应端电源开关3与感应端电源4连接,感应端电源4与光电感应器5连接,光电感应器5的信号端与感应端第二接线柱6连接;发光二极管10与光电感应器5信号连接。触发端的发光二极管10,有两根引线,电源11正极和发光二极管10正极相连,电源11负极和第二接线柱12连接。

地震仪13设有地震仪触发线负极14和地震仪触发线正极15,参见图2与图3:工作时,感应端第一接线柱1和地震仪触发线的负极14相连,感应端第二接线柱6和地震仪触发线的正极15相连。信号发生端即触发端的第一接线柱9与第二接线柱12,只要连接绑扎到炸药16的连线上即可,炸药爆炸时,第一接线柱9与第二接线柱12的连线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参数为:发光二极管的响应速度小于62.5微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