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机除湿热泵调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9708发布日期:2018-11-16 22:2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干化机除湿热泵调试平台。



背景技术:

在污泥干化机出厂前,通常需要对干化机的除湿热泵装置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调整。原有的测试方式为:将除湿热泵装置放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对空气进行加湿,运行除湿热泵装置,从而测试和调整该除湿热泵装置的性能。这样的测试方式的缺点是该密闭空间与实际的污泥干化空间差别较大,密闭空间采取直接喷雾加湿,即水分以水雾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而实际应用的污泥干化机中的水分几乎全部存在于湿污泥中。这样的测试不能很好地模拟实际的污泥干化工况,使测试和调整该除湿热泵装置的性能结果有所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模拟实际污泥干化工况的除湿热泵调试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污泥干化机除湿热泵调试平台,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下部设有连接被测除湿热泵的入风口,所述机箱内于所述入风口处安装有风机,所述机箱内于所述风机的上方安装有水平布置的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所述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上均铺放有若干长条状的木浆棉块,所述上层网带的上方安装有对所述木浆棉块加湿的喷淋装置,所述机箱的上部非喷淋区域内设有连接被测除湿热泵的回风口,所述机箱内于所述回风口处还安装有分别检测机箱内温度和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

所述机箱内的底部于喷淋装置的正下方所述还安装有接水盆,所述接水盆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形成循环水路。

所述机箱内还安装有辅助加热装置,用于在调试初始阶段,加快密闭空间的升温速度,从而缩短到达稳定工况的时间,节约调试时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置于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之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采用小型热泵装置。

所述机箱的外壳上设有一层保温层,隔离机箱内密闭空间与外界的热量传导,使调试平台与除湿热泵组成独立的空气循环空间。

还包括有运输被测除湿热泵的移动对接装置,使被测除湿热泵向调试平台移动时,自动导向,对接到准确位置。

所述机箱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脚轮,使该调试平台可在地面移动,调整放置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污泥干化机除湿热泵调试平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木浆棉作为吸水材料,其为疏松多孔结构,易吸水,可模拟污泥吸水后,即含水率较高的湿污泥的结构,形状为条块状,与湿污泥成型后的形状相似,高度模拟实际污泥干化工况,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而且木浆棉块可长期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污泥干化机除湿热泵调试平台,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一侧设有对接被测除湿热泵9的移动对接装置8,所述机箱1的下部设有连接被测除湿热泵1的入风口11,所述机箱1内于所述入风口11处安装有风机2,所述机箱1内于所述风机1的上方安装有水平布置的上层网带31和下层网带32,所述上层网带31和下层网带32上均铺放有若干木浆棉块4,铺放时,木浆棉块4任意无序交错,之间必然产生缝隙,可供气流通过,即增大了木浆棉块4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使水分易于蒸发,这点也与湿污泥铺放的实际情况相似;所述上层网带31的上方安装有对所述木浆棉块4加湿的喷淋装置5,所述机箱1的上部非喷淋区域内设有连接被测除湿热泵的回风口12,所述机箱1内于所述回风口12处还安装有分别检测机箱内温度和湿度的湿度传感器61与温度传感器62。

还包括有PLC处理器,所述湿度传感器61与温度传感器62数据连接所述PLC处理器,由PLC处理器设定温度、湿度的标准值,超出该标准值时,自动调节喷淋装置向木浆棉块4洒水的频率,使木浆棉块4保持一定的含水率,即保持在稳定的工况下。

所述机箱1内的底部还安装有接水盆13,所述接水盆13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淋装置5连接,形成循环水路。

所述机箱1内还安装有辅助加热装置7,用于在调试初始阶段,加快密闭空间的升温速度,从而缩短到达稳定工况的时间,节约调试时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7置于上层网带和下层网带之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7采用小型热泵装置。

所述机箱1的外壳上设有一层保温层14,隔离机箱内密闭空间与外界的热量传导,使调试平台与除湿热泵组成独立的空气循环空间。

移动对接装置8可使被测除湿热泵向调试平台移动时,自动导向,对接到准确位置。

所述机箱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脚轮,使该调试平台可在地面移动,调整放置位置。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