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9992发布日期:2018-11-16 22:2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波纹软管的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不锈钢波纹软管适用于空气、蒸汽等各种工业气体及水、油类、药品等各类流体介质的输送,对管系的往复运动、热膨胀吸收、振动吸收、配管的中心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现有的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测,在检测其弯曲性时,需要借助弯曲性检测工具,现有的弯曲性检测工具包括:架体,架体侧壁上固设有芯棒,芯棒在架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在进行弯曲性检测时,工作人员将不锈钢波纹软管放置在两芯棒之间,芯棒将软管夹紧,软管的一端固定,软管内通入压力为20KPA的空气,接着将软管绕一侧的芯棒弯曲180度,再将软管绕另一侧的芯棒弯曲180度,依次交替进行30次弯曲后,检查不锈钢波纹软管有无漏气、开裂现象。

但是,现有的不锈钢波纹软管在进行弯曲性的检测时根据管径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芯棒进行测试,检测前需要准备多个装配有不同尺寸的芯棒的检测工具,以用于检测管径尺寸不同的软管,不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工作人员可更换不同尺寸的芯棒以对不同管径的软管进行检测,无需准备多组检测工具,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包括:工作台,

固设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架体,

与第一架体间隔设置的第二架体,

第二架体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架体的方向滑动式装配在工作台上,

可拆卸式装配在第一架体的侧壁上的垂直于第一架体的侧壁设置的第一芯棒,

可拆卸式装配在第二架体的侧壁上的垂直于第二架体的侧壁设置的第二芯棒,

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位于同一高度,

以及,装配在第二架体上的用于驱动第二架体靠近或远离第一架体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检测不同管径的波纹软管的弯曲性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原有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分别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拆卸,再装上直径与需要检测的波纹软管的管径相适配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将待测的波纹软管放置在第一芯棒与第二芯棒之间,在波纹软管内通入压力为20KPA的空气并将波纹软管的一端固定,接着利用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架体靠近第一架体运动,使得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将波纹软管夹紧,再将波纹软管绕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弯曲进行波纹软管弯曲性的测试;工作人员可更换不同尺寸的芯棒以对不同管径的软管进行检测,无需准备多组检测工具,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第二架体滑动方向延伸的丝杆,

沿丝杆延伸方向设置的导向件,

套设在丝杆上的滑块,

滑块与导向件滑动式装配,

第二架体固设在滑块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二架体滑动时,工作人员转动丝杆,通过丝杆带动滑块沿丝杆延伸方向滑动,进而带动滑块顶部的第二架体滑动,实现对第二架体的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第一芯棒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螺纹柱,

第一螺纹柱贯穿第一架体,

第一螺纹柱上套设有用于将第一芯棒锁紧在第一架体上的第一螺母,

所述第二芯棒的一端固设有第二螺纹柱,

第二螺纹柱贯穿第二架体,

第二螺纹柱上套设有用于将第二芯棒锁紧在第二架体上的第二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螺纹柱与第一螺母的配合将第一芯棒上紧在第一架体上,利用第二螺纹柱与第二螺母的配合将第二芯棒上紧在第二架体上,实现了第一芯棒与第二芯棒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的可拆卸式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第一架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腰形槽,

第一螺纹柱穿设在第一腰形槽内,

所述第二架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腰形槽,

第二螺纹柱穿设在第二腰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先拧松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接着将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分别沿第一腰形槽和第二腰形槽滑动以将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再拧紧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丝杆的一端固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丝杆时,方便于工作人员利用把手施力转动丝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取材容易,耐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一侧镂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节约了制作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材料,另一方面降低了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检测工具还包括:用于放置多组直径不同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的放置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直径与波纹软管的管径相适配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换下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放置到放置架上,方便于以后取用,降低换下的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丢失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工作人员可更换不同尺寸的芯棒以对不同管径的软管进行检测,无需准备多组检测工具,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2.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的高度可调,方便于检测不同长度的波纹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第一架体;3、第二架体;4、第一芯棒;5、第二芯棒;6、驱动装置;601、丝杆;602、滑块;603、导向杆;7、第一腰形槽;8、第二腰形槽;9、第一螺纹柱;10、第二螺纹柱;11、第一螺母;12、第二螺母;13、放置架;14、放置腔室;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固设有第一架体2,工作台1上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架体2的方向滑动式装配有第二架体3,工作台1的底部装配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第二架体3靠近或远离第一架体2滑动,驱动装置6包括:丝杆601,丝杆601沿工作台1延伸方向设置,丝杆601上套设有滑块602,工作台1底部固设有平行于丝杆601设置的导向杆603,滑块602活动套设在导向杆603上,丝杆601的一端固设有把手15,工作台1上开设有平行于丝杆601的通槽,滑块602通过通槽延伸至工作台1表面,滑块602与第二架体3底部固接。第一架体2上可拆卸式装配有第一芯棒4,第一芯棒4垂直于第一架体2的侧壁设置,第二架体3上可拆卸式装配有第二芯棒5,第二芯棒5垂直于第二架体3的侧壁设置,第一芯棒4与第二芯棒5位于同一高度。当需要检测不同管径的波纹软管的弯曲性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原有的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分别从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上拆卸,再装上直径与需要检测的波纹软管的管径相适配的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将待测的波纹软管放置在第一芯棒4与第二芯棒5之间,接着转动把手15,驱动丝杆601转动,带动滑块602沿丝杆601延伸方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架体3靠近第一架体2运动,使得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将波纹软管夹紧,接着进行波纹软管弯曲性的检测。工作人员可更换不同尺寸的芯棒以对不同管径的软管进行检测,无需准备多组检测工具,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芯棒4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螺纹柱9,第二芯棒5的一端固设有第二螺纹柱10,第一架体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腰形槽7,第一螺纹柱9穿设在第一腰形槽7内,第一螺纹柱9上套设有第一螺母11,第一螺母11用于将第一芯棒4上紧在第一架体2上,实现第一芯棒4在第一架体2上的可拆卸式装配。第二架体3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腰形槽8,第二螺纹柱10穿设在第二腰形槽8内,第二螺纹柱10上套设有第二螺母12,第二螺母12将第二芯棒5上紧在第二架体3上,实现第二芯棒5在第二架体3上的可拆卸式装配。由于待测的波纹软管的长度不固定,有时需要调整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的高度以便于对不同长度的波纹软管进行检测,当需要调整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先拧松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2,接着将第一螺纹柱9和第二螺纹柱10分别沿第一腰形槽7和第二腰形槽8滑动以将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再拧紧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2。

如图1和图2所示,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弯曲性检测工具还包括:放置架13,放置架13放置在地面上,放置架13内部设置有多个圆柱形的放置腔室14,放置腔室14用于放置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当工作人员完成不同直径的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的更换后,可以将换下的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放置到放置架13上,方便于以后取用,降低换下的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丢失的可能性。

工作过程概述:当需要检测不同管径的波纹软管的弯曲性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原有的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分别从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上拆卸,再装上直径与需要检测的波纹软管的管径相适配的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将待测的波纹软管放置在第一芯棒4与第二芯棒5之间,在波纹软管内通入压力为20KPA的空气,将波纹软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1上,接着转动把手15,驱动丝杆601转动,带动滑块602沿丝杆601延伸方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架体3靠近第一架体2运动,使得第一芯棒4和第二芯棒5将波纹软管夹紧,再进行波纹软管弯曲性的检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