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移动式混凝土梁反力加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3112发布日期:2018-11-02 20:3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移动式混凝土梁反力加载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自由移动式混凝土梁反力加载架。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领域里,目前混凝土构件的长期受力性能已成为结构工程研究的重点内容,而混凝土梁是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对混凝土梁进行长期静力加载试验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因而土木工程试验中,混凝土梁的静力加载属于基本必要性试验。

目前对混凝土梁的长期受力性能实验中,大多采用的是堆载法,该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重物和人力,而且重物可能产生倾覆及失稳问题,增加了静载试验的危险性,同时,静载试验过程中的加载值及加载速度也不易控制,产生的试验误差较大。而现有的加载装置一般为占地面积较大的固定式整体结构,因移动不便而使试验范围受限;只能适用于单一尺寸混凝土梁的加载试验,利用率较低;而且对构件表面裂缝观察测时要俯身低头较为不便;更不利于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测量,容易造成试验误差;由于场地所限无法进行特定环境(如恒温、冻融循环等)下的试验,整个试验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便,无法普及。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能够简化混凝土梁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方便试验操作,提高加载时的控制精度,可自由移动,减小对场地范围的要求,能够满足多种尺寸的混凝土梁试验,方便裂缝的观察与测量,安装、拆卸方便且利于普及的混凝土梁试验装置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自由移动式混凝土梁反力加载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由移动式混凝土梁反力加载架,包括反力加载架底板,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上表面安装有水准仪,两根分配钢梁立柱对称固定在反力加载架底板中部,所述分配钢梁立柱上套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分配钢梁,所述分配钢梁下方依次设有电动液压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加载立柱,所述加载立柱顶部与加载下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加载下横梁通过加载竖杆与加载上横梁连接,两个加载上横梁之间通过横向拉杆连接,试验梁设置在加载下横梁和加载上横梁之间,升梁杆固定在加载上横梁外侧,位移监测横杆固定在底座上的两根位移监测竖杆上。

优选地,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两端设有滑槽,每个滑槽上通过固定螺丝安装加载立柱,所述固定螺丝下方垫有加载立柱垫板;所述加载下横梁为圆环结构,内部套有传力轴,加载竖杆套在传力轴上并通过转轴垫板和转轴螺母固定,加载上横梁通过加载上横梁螺母与加载竖杆固定,升梁杆通过滑槽固定在加载上横梁外侧,位移监测横杆通过螺母固定在底座上的两根位移监测竖杆上;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底部安装有两个定向轮和两个万向轮,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底部外侧均安装有触地支座。

优选地,所述加载上横梁外侧设置有凹形滑槽,所述加载上横梁上设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加载竖杆上端为带有螺纹的圆柱体,并与加载上横梁螺母上的螺纹配套,所述加载上横梁两端设置有圆孔。

优选地,所述横向拉杆与拉杆外侧夹板和拉杆内侧夹板整体形成U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分配钢梁立柱下端设有与反力加载架底板的螺纹孔配套的螺纹,所述分配钢梁立柱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

优选地,所述分配钢梁上表面为槽型结构,其内槽宽度与滑动铰支座和固定铰支座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于混凝土梁类构件的试验,能够满足不同尺寸构件的需要;加载系统使用了电动液压千斤顶,在减少人力劳动的同时可精确加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荷载,不会因构件开裂或徐变而造成荷载明显减小;该装置底部安装有定向轮和万向轮,两组福马轮可以实现反力加载架的自由移动,即使相对较窄实验室门也可以在不借助其它吊运设备的情况下自由通过,极大地方便了反力加载架的场地布置;所设计的升梁杆可实现试验梁在顶升时左右不偏移,达到定位精准的目的;加载上横梁可通过螺母对横梁位置进行上下微调,实现试验梁与加载上横梁的无缝接触;U形拉杆的设计拓宽了试验梁上方的可操作空间,方便了试验过程中梁顶裂缝的观察和测量;设置在底座上的滑槽可以方便地调整加载立柱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混凝土梁试件;大部分构件可拆卸,更换方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稳定性较好,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反力加载架底板1、定向轮2、万向轮3、触地支座4、水准仪5、分配钢梁立柱6、支架7、分配钢梁8、电动液压千斤顶9、压力传感器10、加载立柱垫板11、固定螺丝12、加载立柱13、加载下横梁14、转轴垫板15、转轴螺母16、加载竖杆17、加载上横梁18、加载上横梁螺母19、拉杆外侧夹板20、拉杆内侧夹板21横向拉杆22、试验梁23、升梁杆24、位移监测横杆25、螺母26、位移监测竖杆27、滑动铰支座28、固定铰支座29、垫板30、传力轴31、千斤顶控制器32、压力传感器采集仪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可自由移动式混凝土梁反力加载架,包括反力加载架底板1,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水准仪5,两根分配钢梁立柱6对称固定在反力加载架底板1中部,所述分配钢梁立柱6上套有支架7,所述支架7上水平设置有分配钢梁8,所述分配钢梁8下方依次设有电动液压千斤顶9和压力传感器10;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1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加载立柱13,所述加载立柱13顶部与加载下横梁14固定连接,所述加载下横梁14通过加载竖杆17与加载上横梁18连接,两个加载上横梁18之间通过横向拉杆22连接,试验梁23设置在加载下横梁14和加载上横梁18之间,升梁杆24固定在加载上横梁18外侧,位移监测横杆25固定在底座上的两根位移监测竖杆27上。

优选地,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1两端设有滑槽,每个滑槽上通过固定螺丝12安装加载立柱13,所述固定螺丝12下方垫有加载立柱垫板11;所述加载下横梁14为圆环结构,内部套有传力轴31,加载竖杆17套在传力轴31上并通过转轴垫板15和转轴螺母16固定,加载上横梁18通过加载上横梁螺母19与加载竖杆17固定,升梁杆24通过滑槽固定在加载上横梁18外侧,位移监测横杆25通过螺母26固定在底座上的两根位移监测竖杆27上;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1底部安装有两个定向轮2和两个万向轮3,所述反力加载架底板1底部外侧均安装有触地支座4。

优选地,所述加载上横梁18外侧设置有凹形滑槽,所述加载上横梁18上设有刻度。升梁杆24和加载上横梁18上的刻度可保证混凝土梁在上升时左右不偏转,达到定位精准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加载竖杆17上端为带有螺纹的圆柱体,并与加载上横梁螺母19上的螺纹配套,所述加载上横梁18两端设置有圆孔。此设计方便了加载上横梁18的上下微调,可以实现试验梁23与加载上横梁18的无缝接触。

优选地,所述横向拉杆22与拉杆外侧夹板20和拉杆内侧夹板21整体形成U形结构。此设计拓宽了试验梁23上方的可操作空间,方便了试验过程中梁顶裂缝的观察和测量。

优选地,所述分配钢梁立柱6下端设有与反力加载架底板1的螺纹孔配套的螺纹,所述分配钢梁立柱6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这样便于旋转工具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分配钢梁8上表面为槽型结构,其内槽宽度与滑动铰支座28和固定铰支座29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位于反力加载架底板1底部的4个福马轮分别为一组定向轮2和一组万向轮3,且反力加载架底板1短边方向的福马轮为一组,两组福马轮可以实现反力加载架的自由移动,即使实验室的门相对较窄时也可以在不借助其它吊运设备的情况下自由通过,极大地方便了反力加载架的场地布置。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本装置适用于混凝土梁类构件的试验,能够满足不同尺寸构件的需要;加载系统使用了电动液压千斤顶,在减少人力劳动的同时可精确加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荷载,不会因构件开裂或徐变而造成荷载明显减小;该装置底部安装有定向轮和万向轮,两组福马轮可以实现反力加载架的自由移动,即使相对较窄实验室门也可以在不借助其它吊运设备的情况下自由通过,极大地方便了反力加载架的场地布置;所设计的升梁杆可实现试验梁在顶升时左右不偏移,达到定位精准的目的;加载上横梁可通过螺母对横梁位置进行上下微调,实现试验梁与加载上横梁的无缝接触;U形拉杆的设计拓宽了试验梁上方的可操作空间,方便了试验过程中梁顶裂缝的观察和测量;设置在底座上的滑槽可以方便地调整加载立柱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混凝土梁试件;大部分构件可拆卸,更换方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稳定性较好,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