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超大试件振动试验支撑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9280发布日期:2019-01-22 23:3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重超大试件振动试验支撑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振动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可靠性要求更加的严格。试件从部件到整机,试件重量体积也越来越大,试验量级更加苛刻,随之对于试验设备的推力和负载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能够承重2吨以上,有效安装尺寸大于1500mm×1500mm的电磁振动台少之又少。现有最大推力的35T及40T电磁振动台最大安装尺寸最大在2700mm×2500mm,最大负载约4000kg。但35T/40T电磁振动台试验费用昂贵(每小时10000元),且耗电量特大,试验成本大。

以前国内很多研究所实验室为解决超重试件振动问题,均采用弹簧绳与龙门架结合使用,根据试件重量计算出每根弹簧绳的粗度,然后将弹簧绳一端固定在振动附加台面四角,另一端固定在龙门架上。这样的装置一是成本过高,二因计算繁琐,技术含量过高,若试件重心与本身几何中心差距过大,实施更加困难,而且会使台体动圈受过大偏载力,可能会导致动圈损坏。而现在对大型试件振动均选用大推力振动台,但是大推力振动台试验费用昂贵,且试验设备耗电量特大(每小时耗电约400KW)。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能够对超大超重试件振动时提供支撑与导向作用,且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两个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两个下支撑板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气囊装置软连接。

进一步地,上支撑板和两个下支撑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抗偏载导向装置,且位于两个气囊装置中间。

进一步地,上支撑板上设有方形均布的Ф13通孔。

进一步地,上支撑板上还设有方形均布的M12螺纹孔。

进一步地,四个气囊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支撑板的四个角上。

进一步地,气囊装置包括支撑气囊,支撑气囊通过气囊支撑架与下支撑板连接,支撑气囊直接与上支撑架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气囊支撑架上平面设有气囊进气口。

进一步地,两个下支撑板通过螺纹分别固定在两个振动台体侧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负载同样重量的试件,同样的试验量级,每小时耗电约为60KW,试验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使用的四个支撑气囊功能相当于振动台中心气囊,每个支撑气囊最大负载均为4T,最大压力0.7Mpa,气囊支撑架均采用强度较好的钢件焊接而成,承重较大。该装置使用简单,结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上支撑板,2.支撑气囊,3.气囊支撑架,4.抗偏载导向装置,5.下支撑板,6.振动台体侧板,7.振动附加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超重超大试件振动支撑导向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支撑板1(长1800mm×宽1600mm×厚20mm的钢板),上支撑板1与振动附加台面7整体螺纹连接,上支撑板1下方设置有两个下支撑板5(长1600×宽200mm×厚20mm的钢板),两个下支撑板5通过螺纹分别固定在两个振动台体侧板6上,上支撑板1和两个下支撑板5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气囊装置软连接,四个气囊装置分别设置在上支撑板1的四个角上。

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5中间使用气囊装置作为软连接并可以通过气压调节高度。

气囊装置包括支撑气囊2,支撑气囊2通过气囊支撑架3与下支撑板5连接,支撑气囊2直接与上支撑架1螺纹连接。

气囊装置的作用:①用于上支撑板1与下支撑板5的软连接;②用于调节抗偏载导向装置的高度,使振动台动圈中心位置不变;③支撑起试件+上支撑板1+振动附加台面7几乎所有的重量;④分担振动过程中:向下分担动圈所承受的重力,向上弹起助力减轻动圈向上运动的负重。

上支撑板1和两个下支撑板5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抗偏载导向装置4,且位于两个气囊装置中间。大型试件重心与自身的几何中心一般不会重合,设计工装时也不能保证能够将试件重心落试件几何中心上。因大试件体积大,重量大,若重心不在几何中心上,会造成动圈偏载过大,容易磨损动圈,导致动圈损坏。所以加四根抗偏载导向装置,每根抗偏载导向装置所能承受的偏载力约为40000N,所以能够更好的保护动圈避免试件重心偏离过大造成损坏。

上支撑板1上设有100mm×100mm方形均布的Ф13通孔,通过Ф13通孔螺纹连接于振动附加台面上。上支撑板1上还设有100mm×100mm方形均布的M12螺纹孔,主要用于试件的安装。

使用方案:将上支撑板1螺纹连接于振动附加台面7之上,两个下支撑板5分别安装于两个振动台体侧板6上,将四个支撑气囊2分别安装于气囊支撑架3上,将气囊支撑架3安装于下支撑板5上。气囊支撑架5上平面有气囊进气口,完成后用四根气管通过气体多路板连接于空气压缩机上,试件通过行吊吊装于上支撑板1上,上支撑板1有相应的螺纹孔,使用M12的螺钉连接,通过螺纹连接近似刚性的固定牢固,然后通过空气压缩机调压阀给四个支撑气囊供气,调节振动台动圈中心归中,调节完成后锁空气压缩机调压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