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水室联接点老化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387发布日期:2018-12-07 21:4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水室联接点老化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水室联接点老化测试台。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的辅机,也是发动机冷却的重要部件。其由进口水管、出水口管、上水室、下水室、主片、芯片、左右侧片等零部件组成,其中上水室、下水室是散热器的关键部件之一。散热器上水室采用锡焊焊接方式与散热器的进口水管固定连接,同样,散热器下水室采用锡焊焊接方式与散热器的出口水管固定连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高低不平,频繁启动、制动、减速或加速,将会施加给发动机行驶负荷,产生振动,从而造成散热器进出口水管与散热器水室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也就是,散热器水室联接点处会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得汽车散热器进出口水管与水室联接处很可能出现脱焊、裂纹、裂口、漏水、水冷系统失效,致使发动机缸体温度急骤升高,导致发动机缸体拉伤,曲轴轴瓦烧坏,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为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需要对每批产品的散热器水室进行抽样老化测试,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对这方面的研究投入甚少,专门针对此项的老化设备在国内还是一项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巧妙、散热器作业环境模拟程度高的散热器水室联接点老化测试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散热器水室联接点老化测试台,包括散热器、进水口偏心轮系、进水口驱动系统、出水口偏心轮系、出水口驱动系统;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与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另一端经橡胶管甲、进口水管与所述散热器的上水室法兰连接;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与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另一端经橡胶管乙、进口水管与所述散热器的下水室法兰连接;

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包括偏心轴甲、调心螺杆甲、调心块甲、偏心轮甲、紧固螺钉甲,所述偏心轴甲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心块甲上,所述调心块甲一方面经所述调心螺杆甲与所述偏心轮甲螺纹可调节连接,另一方面所述调心块甲还经所述紧固螺钉甲与所述偏心轮甲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甲经偏心轮轴甲与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轴甲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管甲法兰连接;

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包括偏心轴乙、调心螺杆乙、调心块乙、偏心轮乙、紧固螺钉乙,所述偏心轴乙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心块乙上,所述调心块乙一方面经所述调心螺杆乙与所述偏心轮乙螺纹可调节连接,另一方面所述调心块乙还经所述紧固螺钉乙与所述偏心轮乙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乙经偏心轮轴乙与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轴乙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管乙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甲的轴线与所述散热器的上水室出水口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偏心轮乙的轴线与所述散热器的下水室出水口轴线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甲或偏心轮乙上设有平衡块。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包括步进电机、小带轮、V型带、塔式带轮,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端经所述小带轮、所述V型带与所述塔式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塔式带轮与所述偏心轮轴甲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与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能够模仿散热器的实际作业环境,对散热器水室进行长时间弯扭疲劳破坏性试验能够有效估算出产品使用寿命,发现问题可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或对散热器水室材质进行改良,有效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制造容易,实现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无论实验室还是车间批量生产均适用,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散热器水室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偏心轮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水口偏心轮系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水口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器;2.进水口偏心轮系;3.进水口驱动系统;4.出水口偏心轮系;5.出水口驱动系统;6.橡胶管甲;7.橡胶管乙;8.偏心轴甲;9.调心螺杆甲;10.调心块甲;11.偏心轮甲;12.紧固螺钉甲;13.偏心轮轴甲;14.偏心轴乙;15.调心螺杆乙;16.调心块乙;17.偏心轮乙;18.紧固螺钉乙;19.偏心轮轴乙;20.平衡块;21.步进电机;22.小带轮;23.V型带;24.塔式带轮;25.进口水管;26.出口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散热器水室联接点老化测试台,包括散热器1、进水口偏心轮系2、进水口驱动系统3、出水口偏心轮系4、出水口驱动系统5;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与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3另一端经橡胶管甲6、进口水管25与所述散热器1的上水室法兰连接;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5与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另一端经橡胶管乙7、出口水管26与所述散热器1的下水室法兰连接;

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包括偏心轴甲8、调心螺杆甲9、调心块甲10、偏心轮甲11、紧固螺钉甲12,所述偏心轴甲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心块甲10上,所述调心块甲10一方面经所述调心螺杆甲9与所述偏心轮甲11螺纹可调节连接,另一方面所述调心块甲10还经所述紧固螺钉甲12与所述偏心轮甲11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甲11经偏心轮轴甲13与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轴甲8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管甲6法兰连接;

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包括偏心轴乙14、调心螺杆乙15、调心块乙16、偏心轮乙17、紧固螺钉乙18,所述偏心轴乙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心块乙16上,所述调心块乙16一方面经所述调心螺杆乙15与所述偏心轮乙17螺纹可调节连接,另一方面所述调心块乙16还经所述紧固螺钉乙18与所述偏心轮乙17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乙17经偏心轮轴乙19与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5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轴乙14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管乙7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甲11的轴线与所述散热器1的上水室出水口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偏心轮乙17的轴线与所述散热器1的下水室出水口轴线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甲11或偏心轮乙17上设有平衡块20。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包括步进电机21、小带轮22、V型带23、塔式带轮24,所述步进电机21的驱动端经所述小带轮22、所述V型带23与所述塔式带轮24传动连接,所述塔式带轮24与所述偏心轮轴甲11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4与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结构相同。

散热器水室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会受到弯曲、扭转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就是模仿散热器水室实际作业环境,对测试产品进行长时间弯扭疲劳破坏性试验,以估算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散热器1、进水口偏心轮系2、进水口驱动系统3、出水口偏心轮系4、出水口驱动系统5;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与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3另一端经橡胶管甲6、进口水管25与所述散热器1的上水室进水口法兰连接;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5与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另一端经橡胶管乙7、出口水管26与所述散热器1的下水室出水口法兰连接。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包括步进电机21、小带轮22、V型带23、塔式带轮24,所述步进电机21的驱动端经所述小带轮22、所述V型带23与所述塔式带轮24传动连接,所述塔式带轮24与所述偏心轮轴甲11固定连接;为实现两种转速,本实用新型采用塔式带轮传动,通过改变V型带和塔式带轮的位置来改变传动速度。

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包括偏心轴甲8、调心螺杆甲9、调心块甲10、偏心轮甲11、紧固螺钉甲12,所述偏心轴甲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心块甲10上,所述调心块甲10一方面经所述调心螺杆甲9与所述偏心轮甲11实现可调节连接,另一方面所述调心块甲10还经所述紧固螺钉甲12与所述偏心轮甲11固定连接;调心螺杆甲9贯穿所述调心块甲10、偏心轮甲11,调心块甲10相对偏心轮甲11靠调心螺杆甲9作径向移动,移动后将调心块甲10与偏心轮甲11用所述紧固螺钉甲12固定,所述调节调心块甲10的位置的改变能够实现对弯扭疲劳程度大小的调节,其径向方向偏离所述偏心轮甲11圆心方向越多,散热器水室弯扭疲劳程度越大。所述偏心轮甲11的轴线与所述散热器1的上水室出水口轴线在安装时保持同一轴线,偏心距的大小由调心螺杆甲9来控制,调整偏心范围为0-50mm,其刻度标在所述偏心轮甲11上。

步进电机21经小带轮22、V型带23、塔式带轮24、偏心轮轴甲13传动进水口偏心轮系2,步进电机21的正、反转带动所述偏心轮轴甲13的正、反转,当然步进电机21如何实现正反转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展开赘述;所述偏心轮轴甲13的正反转动带动偏心轮甲11、调心块甲10、橡胶管甲6的的正反转动,橡胶管甲6的左右扭动使得散热器进口水管25与散热器上水室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实现对散热器水室联接点的弯扭疲劳测试。

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偏心轮系2与出水口偏心轮系4结构及工作原理相同,进水口驱动系统3与出水口驱动系统5结构及原理相同。所以,出水口偏心轮系4和出水口驱动系统5结构及原理不重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散热器1、进水口偏心轮系2、进水口驱动系统3、出水口偏心轮系4、出水口驱动系统5;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与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3另一端经橡胶管甲6、进口水管25与所述散热器1的上水室进水口法兰连接;所述出水口驱动系统5与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所述出水口偏心轮系4另一端经橡胶管乙7、出口水管26与所述散热器1的下水室出水口法兰连接。所述进水口驱动系统3包括步进电机21、小带轮22、V型带23、塔式带轮24,所述步进电机21的驱动端经所述小带轮22、所述V型带23与所述塔式带轮24传动连接,所述塔式带轮24与所述偏心轮轴甲11固定连接;为实现两种转速,本实用新型采用塔式带轮传动,通过改变V型带和塔式带轮的位置来改变传动速度。

所述进水口偏心轮系2包括偏心轴甲8、调心螺杆甲9、调心块甲10、偏心轮甲11、紧固螺钉甲12,所述偏心轴甲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心块甲10上,所述调心块甲10一方面经所述调心螺杆甲9与所述偏心轮甲11实现可调节连接,另一方面所述调心块甲10还经所述紧固螺钉甲12与所述偏心轮甲11固定连接;调心螺杆甲9贯穿所述调心块甲10、偏心轮甲11,调心块甲10相对偏心轮甲11靠调心螺杆甲9作径向移动,移动后将调心块甲10与偏心轮甲11用所述紧固螺钉甲12固定,所述调节调心块甲10的位置的改变能够实现对弯扭疲劳程度大小的调节,其径向方向偏离所述偏心轮甲11圆心方向越多,散热器水室弯扭疲劳程度越大。所述偏心轮甲11的轴线与所述散热器1的上水室出水口轴线在安装时保持同一轴线,偏心距的大小由调心螺杆甲9来控制,调整偏心范围为0-50mm,其刻度标在所述偏心轮甲11上。所述偏心轮甲11上设有平衡块20,所述平衡块20采用紧固螺钉与所述偏心轮甲11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乙17上同样设有平衡块20,也采用紧固螺钉与之固定连接。增设平衡块20的目的是为保证偏心轮的自身平衡,以减小振动。

步进电机21经小带轮22、V型带23、塔式带轮24、偏心轮轴甲13传动进水口偏心轮系2,步进电机21的正、反转带动所述偏心轮轴甲13的正、反转,当然步进电机21如何实现正反转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展开赘述;所述偏心轮轴甲13的正反转动带动偏心轮甲11、调心块甲10、橡胶管甲6的的正反转动,橡胶管甲6的左右扭动使得散热器进口水管25与散热器上水室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实现对散热器水室联接点的弯扭疲劳测试。

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偏心轮系2与出水口偏心轮系4结构及工作原理相同,进水口驱动系统3与出水口驱动系统5结构及原理相同。所以,出水口偏心轮系4和出水口驱动系统5结构及原理不重复赘述。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