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智能校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484发布日期:2019-01-13 16:0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智能校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线装置,尤其是一种电缆智能校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缆,然而在电缆敷设后,电缆对线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目前电缆对线时普遍用到以下几种工具:电话、对讲机、万用表等、对线时必须二人或以上配合,且事先约定对线的一致信号,一方与另一方须协调配合;

一种常用的方式是一人在电缆的一端短接线芯,另一人在电缆的另一端使用万用表对线芯逐根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使用电话等通信工具实时沟通,在确定当前测量的电缆时,设置相同的标记,整个校线的过程耗时较长,而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缆智能校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智能校线装置,包括主控盒和副控盒,其中在所述主控盒上分别设有公共端、电源、检测表和若干主接口,在每个所述主接口上均串联有一个开关,所述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另一端串联有主电阻和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公共端连接;

在所述副控盒上分别设有公共端和若干副接口,在每个所述副接口上均串联有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公共端连接,所述指示模块由指示灯和副电阻串联组成,每个指示模块内副电阻的阻值均不相同。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表为电压表,所述电压表的一端连接在电源与开关之间,所述电压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盒上的公共端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表为电流表,所述电流表与所述主电阻和显示灯串联。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主控盒上设有电源电压测量表,所述电源电压测量表与所述电源并联。

进一步改进:所述副电阻的阻值按照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为直流电,电压至少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装置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都可以完成校线工作,并且在校线过程中,通过电压表或电流表的读数就可以确定具体连通的是那条回路,进而快速的对电缆进行校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副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表为电流表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表为电压表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主控盒1、主接口11、开关12、显示灯13、电源2、主电阻3、检测表4、电流表41、电压表42、电缆5、公共线51、公共端6、副控盒7、副电阻71、指示灯72、副接口73、电源电压测量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电缆智能校线装置,包括主控盒1和副控盒7,其中在所述主控盒1上分别设有公共端6、电源2、检测表4和若干主接口11,在每个所述主接口11上均串联有一个开关12,所述开关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2的另一端串联有主电阻3和显示灯13,所述显示灯13的另一端与所述公共端6连接;设置的显示灯13是为了方便在主控盒1这一侧的人员确定整个回路是否接通。

在所述副控盒7上分别设有公共端6和若干副接口73,在每个所述副接口73上均串联有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公共端6连接,所述指示模块由指示灯72和副电阻71串联组成,每个指示模块内副电阻71的阻值均不相同。

所述检测表4为电压表42,所述电压表42的一端连接在电源2与开关12之间,所述电压表4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盒1上的公共端6连接;当所述检测表4为电流表41时,所述电流表41与所述主电阻3和显示灯13串联。

在所述主控盒1上设有电源电压测量表8,所述电源电压测量表8与所述电源2并联;所述副电阻71的阻值按照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为了便于解释说明,附图中主控盒1上只画出了五个主接口11,副控盒7上对应画出了五个副接口73,在实际生产时并不只限定在五个接口,接口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其中五个主接口11对应的电路为主回路(a、b、c、d、e),五个副接口73对应的电路为副回路(m、n、r、s、w)。

接着,因为在电源2的一端串联有一个主电阻3,而且在副控盒7的每个副回路上均串联有副电阻71,并且各副电阻71的阻值都不相同,因此任意一条回路中的电流都是不一样的,同时在副控盒7中,不同回路中的副电,71所分担的电压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校线是通过电流表41或电压表42的读数即可确定接通的是那条回路,从而完成对电缆的校线工作。

当电源电2的压为6V、主电阻3的阻值为200Ω、副电阻71的阻值从w到m依次为100Ω、200Ω、300Ω、400Ω、600Ω时,此时副回路上各回路中对应的电流,以及副电阻71所承担的电压如表1所示:

表1

接着,将电缆5的两端分别插入主接口11与副接口73中,将电缆5上公共线51的两端分别与公共端6连接(其中公共线是为了方便施工校线用,多数电缆中总会设有一条着色不同的公共线),校线时,如果将主回路a上的开关12闭合,此时如果是副回路r上的指示灯72亮,则说明主回路a所对应的主接口11与副回路r对应的副接口73是同一条电线,此时位于主控盒1上电压表42的读数为3.6V,电流表41的读数为10mA。

因此,在上述过程中,如果是两个人进行校线工作,那么位于副控盒7一端的人,可以通过指示灯72就能确定副控盒7上具体连通的副接口73;如果是一个人进行校线工作,则可以通过电压表42或电流表41的读数来确定副回路中具体接通的是哪一路。

考虑到电源2的电压随着使用的时间变长,其电压也会相应的降低,为了避免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导致电流表41或电压表42的读数与标准电压情况下读数的差异,因此在电源2处并联一个电源电压测量表8,以此来测量电源2的电压,然后通过计算后得出不同副回路上的电流,以及每个副电阻71所承担的电压大小,从而使得校线工作更加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