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4257发布日期:2019-01-02 22: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弹性体的电压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测试机。



背景技术:

传感器弹性体在经过激光清洗、贴芯片、焊线、涂胶后需要对弹性体进行电压测试,记录每个传感器弹性体测试电压数值,将电压数值相同或相近的传感器弹性体收集在一起,这个电压数值是关系到传感器弹性体是否合格的重要参数。测试的单位为微伏级别,测试精度要求高。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半自动机器对传感器弹性体电压进行测试,传统弹性体电压测试方式为:工人将传感器弹性体手工放入工装上,将三根传感器弹性体导线分别夹在三个端口夹子上,按下按钮,压头压传感器弹性体,工人看精密测试仪上显示的数值后手工写在传感器弹性体表面上。测试好的传感器弹性体堆放在一起,后道工序再将一堆标记好的传感器弹性体,手工按范围分类好,通常需要将每四个相近数值传感器弹性体分为一组。

所述测试方式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加工效率低、有时候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夹线不完全,使得测试数据浮动、人工误判、记录错误,从而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测试机,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测试机,包括工装、输入传输装置、搬送机构、绷线机构、刺线机构和触压机构;

放置传感器弹性体的工装置于输入传输装置上,输入传输装置驱使工装位移;

搬送机构包括可作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抓取装置,该抓取装置抓取工装至位于绷线机构和触压机构下方;

绷线机构包括可作升降运动的至少一弹性压头;刺线机构安装在绷线机构上,刺线机构包括与测试仪连接的刺针,刺针可随弹性压头作同步升降运动,弹性压头压住绷紧传感器弹性体的导线的同时,刺针刺入传感器弹性体的导线;

触压机构包括可作升降运动的压头,该压头可触压传感器弹性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测试机,在测试传感器弹性体时,搬送机构的抓取装置抓取工装至绷线机构和触压机构下方;绷线机构的弹性压头压住绷紧传感器弹性体的导线的同时,刺线机构的刺针刺入传感器弹性体的导线,刺针连接测试仪;然后,触压机构的压头触压传感器弹性体,传感器弹性体表面的芯片连接导线,导线通过刺针连接测试仪,传感器弹性体被触压变形后电压产生变化,电压数值显示在测试仪上。因此,实现自动化电压测试,从而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动测试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水平位移装置,该第一水平位移装置位于绷线机构和触压机构下方,抓取装置抓取工装至第一水平位移装置上,第一水平位移装置驱使工装上的不同传感器弹性体至绷线机构和触压机构下方。

进一步,搬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水平位移装置;抓取装置安装在第一升降装置上,第一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二水平位移装置上。

进一步,抓取装置包括支板和可磁吸工装的电磁铁,该电磁铁设置在支板下方。

进一步,绷线机构还包括第二升降装置,该至少一弹性压头安装在第二升降装置上。

进一步,该至少一弹性压头设置为两个弹性压头,该两个弹性压头间隔安装在第二升降装置上,第二升降装置驱使两个弹性压头压住绷紧传感器弹性体的导线的同时,刺针刺入位于两个弹性压头之间的传感器弹性体的导线。

进一步,弹性压头包括压杆、压簧和牙套,牙套固定在第二升降装置上,牙套中形成轴向穿孔,压杆套接在牙套的轴向穿孔中,压杆一端形成宽度大于孔径的触压部,压簧套接在形成触压部的压杆一端,压簧一端与触压部抵靠,压簧另一端与牙套抵靠,压杆另一端穿过穿孔与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刺线机构还包括安装件;安装件固定在绷线机构上,刺针固定在安装件中,刺针设置为至少两列,每一列刺针设置为至少两根,刺针的一端设置连接测试仪的连接导线,刺针的另一端为可刺入传感器弹性体导线的针尖。

进一步,所有刺针的针尖端部处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每一列的刺针与相邻一列的刺针都错开设置。

进一步,所述刺针设置为三列,每一列刺针设置为三根,该三根刺针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触压机构还包括第三升降装置,压头安装在第三升降装置上,第三升降装置可驱使压头触压传感器弹性体。

进一步,触压机构还包括安装架体、配重支架和配重块,第三升降装置安装在安装架体上,配重支架安装在第三升降装置的活动端,压头和配重块分别安装在配重支架上。

进一步,触压机构还包括活动杆和限位器,活动杆可轴向移动安装在安装架体上,活动杆一端与第三升降装置的活动端连接,活动杆另一端与限位器连接,限位器可抵靠安装架体而限制第三升降装置的活动端继续移动。

进一步,输入传输装置为由电机驱动的倍速链传送机。

进一步,自动测试机还包括输出传输装置,搬送机构的抓取装置抓取工装至该输出传输装置。

进一步,输出传输装置为由电机驱动的倍速链传送机。

进一步,自动测试机还包括PLC控制器、读卡器和IC卡;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测试仪连接并接收测试仪传输的信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读卡器连接并传输信息至读卡器,读卡器分别安装在输入传输装置和输出传输装置上,读卡器与IC卡连接并传输信息至IC卡。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包含上机罩);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拆除上机罩);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倍速链传送机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装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装的仰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压机构、搬送机构及绷线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压机构、搬送机构及绷线机构的装配侧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搬送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搬送机构的侧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搬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绷线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绷线机构的主视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刺线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刺线机构的俯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刺线机构的仰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刺线机构的侧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刺线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压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压机构的侧视图;

图2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压机构另一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工装1 导线槽11

限位轴套12 限位口13

压线凸块14 压线槽141

导向槽15 输入传输装置2

阻挡气缸21 第一检测开关22

搬送机构3 抓取装置31

支板311 电磁铁312

第一升降装置32 第二水平位移装置33

安装支板34 线性导轨341

第二检测开关342 滑块343

连接支板35 遮挡片351

绷线机构4 弹性压头41

压杆411 触压部4111

压簧412 牙套413

固定件414 第二升降装置42

下限位片421 上限位片422

刺线机构5 刺针51

针尖511 安装件52

安装槽521 第一安装件522

第二安装件523 凸筋524

导向板525 凸缘526

让位腔527 限位凸台528

触压机构6 压头61

第三升降装置62 安装架体63

配重支架64 配重块65

气缸连接板66 活动杆67

限位器68 固定座69

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 电机71

同步主动轮72 同步从动轮73

同步带74 移动板75

输出传输装置8 读卡器91

IC卡92 传感器弹性体10

导线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测试机,包括工装1、输入传输装置2、搬送机构3、绷线机构4、刺线机构5和触压机构6。

工装1置于输入传输装置2上,工装1上放置传感器弹性体10,输入传输装置2驱使工装1位移。

如图9、图10及图11所示,搬送机构3包括抓取装置31,该抓取装置31可作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抓取装置31抓取工装1至绷线机构4和触压机构6下方。

如图12及图13所示,绷线机构4包括至少一弹性压头41,该至少一弹性压头41可作升降运动。如图14至图17所示,刺线机构5安装在绷线机构4上,刺线机构5包括刺针51,该刺针51与测试仪(图中未示出)连接,刺针51可随弹性压头41作同步升降运动,弹性压头41压住绷紧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的同时,刺针51刺入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

触压机构6包括压头61,该压头61可作升降运动,压头61可触压传感器弹性体10。

在测试传感器弹性体10时,搬送机构3的抓取装置31抓取工装1至绷线机构4和触压机构6下方。绷线机构4的弹性压头41压住绷紧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的同时,刺线机构5的刺针51刺入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刺针51连接测试仪。然后,触压机构6的压头61触压传感器弹性体10,传感器弹性体10表面的芯片连接导线101,导线101通过刺针51连接测试仪,传感器弹性体10被触压变形后电压产生变化,电压数值显示在测试仪上。实现自动化电压测试,从而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在一些示例中,自动测试机还包括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该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位于绷线机构4和触压机构6下方,抓取装置31抓取工装1至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上,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驱使工装1上的不同传感器弹性体10至绷线机构4和触压机构6下方,使得可以测试多个传感器弹性体10。

如图19至图21所示,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包括电机71、同步主动轮72、同步从动轮73、同步带74和移动板75,电机71固定在触压机构6上,电机71与同步主动轮72连接,同步主动轮72通过同步带74与同步从动轮73连接,移动板75安装在同步带74,随同步带74移动,在移动板7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装1的定位销,定位销卡入工装1的限位轴套12中。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自动测试机还包括输出传输装置8,搬送机构3的抓取装置31抓取测试完成后的工装1至该输出传输装置8。输出传输装置8输送工装1至下一工序。输出传输装置8为由电机驱动的倍速链传送机,该倍速链传送机用于传送已测测试完成后的工装1。

在一些示例中,自动测试机还包括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读卡器91和IC卡92。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测试仪连接并接收测试仪传输的信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读卡器91连接并传输信息至读卡器91,读卡器91分别安装在输入传输装置2和输出传输装置8上,读卡器91与IC卡92连接并传输信息至IC卡92,IC卡92设置在工装1底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输入传输装置2为由电机驱动的倍速链传送机。工装1移动到指定位置时,该倍速链传送机下方设有阻挡气缸21,用于阻挡已到位工装1,第一检测开关22用于检测工装1到位情况,该倍速链传送机用于传送待测的工装1。

如图5及图6所示,将四个带导线101的传感器弹性体10放入工装1的模具中,工装板1内嵌入模具,此模具可兼容多种不同形状传感器弹性体。工装1的导线槽11用于放置导线101,工装1底部设有限位轴套12,移动板75上的定位销卡入限位轴套12中,用于工装1安装定位,工装1底部设有与阻挡气缸21的活动端配合的限位口13。工装1的导线槽11与工装1放置传感器弹性体10的模具之间设置四个压线凸块14,每一压线凸块14上设置压线槽141,相邻压线凸块14之间设置导向槽15。

工装1底部的IC卡92用于记录每个传感器弹性体10测试数据,IC卡92可读、可写,即便工装1被拿起查看后随意放入倍速链传送机上,也不会打乱传感器弹性体10测试数据次序,不会干扰到下一道工序正常操作。工装1流到下一道工序时,也是通过IC卡92读取传感器弹性体10数据,然后对传感器弹性体10进一步处理。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搬送机构3安装在触压机构6上,搬送机构3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32和第二水平位移装置33。抓取装置31安装在第一升降装置32上,第一升降装置32安装在第二水平位移装置33上。抓取装置31包括支板311和可磁吸工装1的电磁铁312,该电磁铁312设置在支板311下方。

第一升降装置32为竖直位移气缸,而第二水平位移装置33为水平位移气缸,水平位移气缸安装在安装支板34上,安装支板34上固定在触压机构6上,安装支板34上设置线性导轨341和第二检测开关342,水平位移气缸驱使滑块343在线性导轨341上滑行。

连接支板35一侧连接水平位移气缸和滑块343,连接支板35另一侧连接竖直位移气缸,该竖直位移气缸连接支板311,支板311连带电磁铁312随水平位移气缸和竖直位移气缸作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连接支板35上设置与第二检测开关342匹配的遮挡片351。

支板311一侧设有四个电磁铁312,将一侧倍速链传送机上待搬送区域的工装1搬送到触压机构6位置,支板311另一侧也设有四个电磁铁312,将触压机构6上测好数据的工装1搬送到另一侧的倍速链传送机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及图13所示,绷线机构4还包括第二升降装置42,该至少一弹性压头41安装在第二升降装置42上。第二升降装置42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固定安装在触压机构6上。

该至少一弹性压头41设置为两个弹性压头41,该两个弹性压头41间隔安装在第二升降装置42上,具体为,两个弹性压头41间隔安装在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第二升降装置42驱使两个弹性压头41压住绷紧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的同时,刺针51刺入位于两个弹性压头41之间的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即升降气缸驱使两个弹性压头41运动,压住绷紧位于压线凸块14两侧绷线区域16的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同时刺针51刺入位于两个弹性压头41之间的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

弹性压头41包括压杆411、压簧412和牙套413,牙套413固定在第二升降装置42上,具体为,牙套413固定在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牙套413中形成轴向穿孔,压杆411套接在牙套413的轴向穿孔中,压杆411一端形成宽度大于孔径的触压部4111,压簧412套接在形成触压部4111的压杆411一端,压簧412一端与触压部4111抵靠,压簧412另一端与牙套413抵靠,压杆411另一端穿过轴向穿孔与固定件414连接,固定件414可以为螺钉。施加外力在压杆411上,压簧412被压缩,压杆411可在牙套413内上下移动。升降气缸带动压杆411向下运动,压杆411在工装1的绷线区域16对传感器弹性体10的导线101进行压绷直处理。

升降气缸上设置有下限位片421,升降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可与下限位片421抵靠限位的上限位片422。上限位片422与下限位片421抵靠限位以限制升降气缸的行程,也就是控制刺线机构5刺针51刺入的深度。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4至图18所示,刺线机构5还包括安装件52。安装件52固定在绷线机构4上,刺针51固定在安装件52中,刺针51设置为至少两列,每一列刺针51设置为至少两根,刺针51的一端设置连接测试仪的连接导线(图中未示出),刺针51的另一端为可刺入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的针尖511。

由于刺针51设置为至少两列,每一列刺针51设置为至少两根,在对传感器弹性体10进行电压测试时,可以保证一根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至少有两个位置被刺到,从而可以保证刺针51与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之间的良好接触,实现测出数据不波动,从而提高测试准确性。

在一些示例中,所有刺针51的针尖端部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而可以保证刺针51刺入深度的统一性。每一列的刺针51与相邻一列的刺针51都错开设置,使得刺针51排布紧密而占用空间小,刺针51排布紧密从而可以保证刺针51与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之间的良好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刺针51设置为三列,每一列刺针51设置为三根,该三根刺针51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第一列A刺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径向一侧,第二列B刺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中间,第三列C刺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径向另一侧,充分保证刺针51与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之间的良好接触,实现测出数据不波动,从而提高测试准确性。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件52中形成安装槽521,安装槽521中固定刺针51,以便于刺针51固定安装。安装件52包括第一安装件522和第二安装件523,第一安装件522和第二安装件523连接固定在一起,通常采用螺丝连接,第一安装件522与第二安装件523两者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521,刺针51固定在安装槽521中,使得刺针51安装较为方便。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件522与第二安装件523两者的连接端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凸筋524,第一安装件522的凸筋524插入第二安装件523的安装槽521中,而第二安装件523的凸筋524插入第一安装件522的安装槽521中,使得刺针51固定在安装槽521中较为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件522和第二安装件523与连接端面相对的侧面上,对应刺针51的针尖511一端,分别轴向延伸形成导向板525,导向板525插入相邻压线凸块14之间设置导向槽15中,起到限位导向作用,使得刺针51随安装件52下降刺入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时不易摆动,刺入位置精准。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件522和第二安装件523的连接端面上,对应刺针51的针尖511一端,分别轴向延伸形成凸缘526,第一安装件522和第二安装件523对应的凸缘526与导向板525之间对应形成让位腔527,凸缘526与让位腔527的腔底连接处形成限位凸台528,限位凸台528可以抵靠在工装1的压线凸块14上,使得刺针51随安装件52下降刺入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时,起到防止刺针51下压过深伤害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图8、图19至图21所示,搬送机构3和绷线机构4安装在触压机构6上,触压机构6还包括第三升降装置62,压头61安装在第三升降装置62上,第三升降装置62可驱使压头61触压传感器弹性体10。第三升降装置62可以为触压气缸。

触压机构6还包括安装架体63、配重支架64和配重块65,安装架体63固定在机台上,第三升降装置62安装在安装架体63上,配重支架64安装在第三升降装置62的活动端,具体为,第三升降装置62的活动端连接气缸连接板66,配重支架64通过导柱与气缸连接板66连接,压头61和配重块65分别安装在配重支架64上,起到增加配重作用。

触压机构6还包括活动杆67和限位器68,活动杆67可轴向移动安装在安装架体63上,具体为,在安装架体63上设置轴套,活动杆67套接在轴套中,活动杆67一端与第三升降装置62的活动端连接,具体为,活动杆67一端与气缸连接板66连接,活动杆67另一端与限位器68连接,具体为,活动杆67另一端设置固定座69,固定座69上安装限位器68,限位器68可抵靠安装架体63而限制第三升降装置62的活动端继续移动。为使得压头61运行稳定,气缸连接板66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活动杆67,每一活动杆67分别连接限位器68。

触压气缸竖直运动时,两边活动杆67起导向作用,触压气缸带动气缸连接板66、压头61及配重支架64竖直运动实现对传感器弹性体10施压,限位器68起到限制施压距离作用。

整个测试机在工作时,将传感器弹性体10摆放在工装1的模具中,导线101放入工装1的导线槽11内。摆放传感器弹性体10的工装1在输入侧的倍速链传送机上,输送工装1至待搬送区域后被阻挡气缸21挡住,待命。当待搬送区域工装1没有被取走时,后续的工装1也会被后面的阻挡气缸21阻挡,待命,不会干涉到待搬送区域的工装1,直到此位置工装1被抓取,下一个工装1才输送至待搬送区域。

搬送机构3通过电磁铁将输入侧的倍速链传送机上的一个工装1吸起,移动至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的移动板75上,移动板75在电机71驱动下带动工装1移动至触压机构6的压头61正下方,升降气缸驱使弹性压头41运动,将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压住绷紧,同时,刺线机构5的刺针51刺入传感器弹性体10导线101内,此时测试仪检测导线101是否导通,如果没导通,刺线机构5的刺针51再刺一遍,如果依然没导通,PLC控制器记住此传感器弹性体10没有导通,此传感器弹性体10将不做压力测试。触压机构6的压头61,在刺线机构5下压的同时,压传感器弹性体10一次,压后测试仪对传感器弹性体10进行置零处理,置零后压头61再压一次传感器弹性体10,此次显示的数字为传感器弹性体10的压力值。

可预先设置合格范围参数,通过测试值与设定合格值判断测试后传感器弹性体10是否为合格品并记录在PCL控制器中。每次测得的传感器弹性体10电压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第一个传感器弹性体10测试后,工装1移动指定距离,进行下一个传感器弹性体10测试。直到工装1上的四个传感器弹性体10都测试完成后,搬送机构3的抓取装置31将测试后的工装1搬送至输出侧的倍速链传送机上,同时,将输入侧的倍速链传送机上的待测工装1搬送至第一水平位移装置7的移动板75上。

测得的四组数据通过测试仪传入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将记录的数据传输至输出侧的倍速链传动机上的读卡器91里,读卡器91把数据写进工装1下方的IC卡92,阻挡气缸21下降,工装1输送至下个工位。然后依照上述步骤继续循环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