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用油墨生产用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4306发布日期:2018-12-28 19:3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用油墨生产用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样设备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用油墨生产用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各种印刷术对油墨的粘度,亮度等性质参数要求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油墨使用之前要对油墨进行取样检测,以对油墨进行区分用于不同的印刷术,但目前市场上大多采样装置为吸取式,所带来的是,结构不够简单,操作不够方便。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油墨采样装置中结构不够简单,操作不够方便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用油墨生产用采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用油墨生产用采样装置,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连接内螺纹杆,所述内螺纹杆顶端外围套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外罩顶端,所述内螺纹杆外围通过螺纹套接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内部靠内侧插有外螺纹杆固定插杆,所述外螺纹杆固定插杆顶部连接外罩,所述外螺纹杆固定插杆内部靠外侧设有油墨通道,所述外螺纹杆外部设有油墨盛放斗,所述油墨盛放斗连接油漏控制杆,所述油墨通道底部设有油墨出口。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杆底部开口内通过卡头连接加强连接杆,且加强连接杆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油漏控制杆。

优选的,所述油墨盛放斗为围绕外螺纹杆的环形结构,且底部有斜坡,同时斜坡侧面设有盛放斗门。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杆为中空结构,仅顶部开有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卡头与加强连接杆中间设有一旋转点,形成杠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实用新型,采用内嵌螺杆式结构,使用结束后可以将用于采样的部分收回,因此体积较小,不需要多人搬运,方便携带,同时螺杆式结构,操作简单,一人即可完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墨采样装置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墨采样装置油漏控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墨采样装置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钮、2轴承、3外螺纹杆、4内螺纹杆、5油墨盛放斗、6油漏控制杆、7外罩、8,外螺纹杆固定插杆、9油墨通道、10油墨出口、11盛放斗门、12加强连接杆、13弹簧、14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印刷用油墨生产用采样装置,包括旋钮1,所述旋钮1连接内螺纹杆4,所述内螺纹杆4顶端外围套有轴承2,所述轴承2位于外罩7顶端,所述内螺纹杆4外围通过螺纹套接外螺纹杆3,所述外螺纹杆3内部靠内侧插有外螺纹杆固定插杆8,所述外螺纹杆固定插杆8顶部连接外罩7,所述外螺纹杆固定插杆8内部靠外侧设有油墨通道9,所述外螺纹杆3外部设有油墨盛放斗5,所述油墨盛放斗5连接油漏控制杆6,所述油墨通道9底部设有油墨出口10。

具体的,所述外螺纹杆3底部开口内通过卡头14连接加强连接杆12,且加强连接杆12底部通过弹簧13连接油漏控制杆6,当加强连接杆12被拉起时,两个卡头14距离变远,可以完成卡接或者解除卡接,弹簧13被拉长,动作完成后借弹簧13的拉力恢复原状。

具体的,所述油墨盛放斗5为围绕外螺纹杆3的环形结构,且底部有斜坡,同时斜坡侧面设有盛放斗门11,斜坡有利于油墨的放出。

具体的,所述外螺纹杆3为中空结构,仅顶部开有螺纹槽,由于外螺纹杆固定插杆8与外罩7为一体结构,导致外螺纹杆3不能旋转,因此只能旋转沿轴向向下运动。

具体的,所述卡头14与加强连接杆12中间设有一旋转点,形成杠杆结构。

具体使用时,一只手抓住外罩7,另一只手旋转旋钮1,内螺纹杆4旋转带动外螺纹杆3转动,外螺纹杆3向下运动伸出外罩7范围,将外螺纹杆3放入油墨中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拿出,之后向上拉加强连接杆12的同时推动油漏控制杆6带动盛放斗门11转动油墨即可沿着油墨通道9从油墨出口10流出即可进行检测,同时内部构件表面涂有亲水涂层可减少油墨的粘附有利于油墨的流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