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608发布日期:2019-08-09 21:2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工业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推动高精度运动控制的蓬勃发展。谐波齿轮传动因具有结构小巧、传动比范围广、多齿数啮合、传动精度高、承载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雷达通讯、精密光学设备以及医疗器械等高精度运动控制领域。因谐波减速器应用领域的特殊性,需要对其多项性能参数进行准确无误的测试与检验。其中针对其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两方面的检测尤为重要,这两项是是衡量谐波减速器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对谐波减速器的测试通常是需要两种不同的测试平台对谐波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分别进行测量,测试周期较长,设备费用也较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测试谐波减速器的周期长,费用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包括:

安装基板(13);

驱动电机(9);

电机支架(10),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10)安装在安装基板(13)上;

扭矩传感器(7),扭矩传感器(7)与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测量驱动电机(9)的输出功率;

传感器安装座(11),所述扭矩传感器(7)通过传感器安装座(11)安装在安装基板(13)上;

待测谐波减速器(4),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输入端与扭矩传感器(7)连接;

谐波减速器安装座(5),所述待测谐波减速器(4)通过谐波减速器安装座(5)安装在安装基板(13)上;

圆光栅(3),所述圆光栅(3)与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输出端连接;

测功机(1),所述测功机(1)用于施加负载并测量输出功率。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联轴器(8),用于连接扭矩传感器(7)和驱动电机(9);

第二路联轴器(6),用于连接扭矩传感器(7)和待测谐波减速器(4);

第三联轴器(2),用于连接圆光栅(3)和测功机(1)。

进一步,还包括:

磁编支架(12)和光栅读头(14)。

进一步,安装基板(13)上设置有安装孔,便于调节安装在其上的驱动电机(9)、扭矩传感器(7)和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位置。

进一步,驱动电机(9)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所述测功机(1)内部安装有磁粉制动器。

进一步,驱动电机(9)、扭矩传感器(7)、待测谐波减速器(4)和测功机(1)之间通过丝杠传动。

进一步,所述圆光栅(3)为磁圆光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可以同时测量谐波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包括安装基板13、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扭矩传感器7、传感器安装座11、待测谐波减速器4、谐波减速器安装座5、圆光栅3和测功机1。

所述安装基板13上设置有安装孔,便于调节安装在其上的驱动电机9、扭矩传感器7和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位置,使其位于一条直线上,防止测试出现较大误差。

驱动电机9为伺服电机,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10安装在安装基板13上。

扭矩传感器7通过第一联轴器8与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测量驱动电机9的输出功率,也就是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输入功率。可以更加准确的测量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输入功率

所述扭矩传感器7通过传感器安装座11安装在安装基板13上。

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输入端通过第二路联轴器6与矩传感器7连接。所述待测谐波减速器4通过谐波减速器安装座5安装在安装基板13上

所述圆光栅3与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光栅3为磁圆光栅,磁圆光栅测量谐波的输出转角,分辨率高,稳定性好。与其配套的还有磁编支架12和光栅读头14。

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输入角度可以从驱动电机9中读取,输出角度从所述圆光栅3中读取,进而计算出待测谐波减速器4的传动角度精度。

所述测功机1用于施加负载并测量输出功率。所述测功机1与圆光栅3之间通过第三联轴器2连接。所述测功机1内部安装有磁粉制动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9、扭矩传感器7、待测谐波减速器4和测功机1之间通过丝杠传动。可实现水平、纵向,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调节;可实现不同尺寸型号的谐波减速器测量。

测功机1集加载和扭矩转速测量功能于一体,集成化程度高,数据处理和传输快捷。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谐波减速器测试平台可以同时测量谐波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