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一氧化碳的动力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521发布日期:2019-01-04 23:3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测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一氧化碳的动力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学研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一氧化碳的动力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测定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一氧化碳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血红蛋白及还原剂加入到一氧化碳释放剂中进行测定;血红蛋白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转变为亚铁血红蛋白,亚铁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通过检测碳氧血红蛋白的量来计算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的一氧化碳的量;研究表明,还原剂加入到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释放剂的混合体系中时,还原剂会直接与一氧化碳释放剂直接发生反应而影响最后的测定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操作便捷、成本低的释放一氧化碳动力学的装置。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一氧化碳的动力学装置,包括:

一对比色皿,其上端封闭,且其包括外置于紫外光谱仪的第一比色皿及内置于紫外光谱仪的第二比色皿;

第一管道,其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一比色皿的顶部且另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二比色皿的底部,所述第一管道环抱于空气蠕动泵的滚轮的外围;

第二管道,其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一比色皿的底部且另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二比色皿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均设置有砂芯滤板。

优选地,所述比色皿外部均设置有保护装置,其包括:

壳体,其为长方体且上端敞口,所述壳体紧密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比色皿外,所述壳体的竖直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与内部相通的凹槽,所述壳体的竖直侧面沿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均垂直设置有L形块的一端,一对所述L形块的另一端相向设置,所述L形块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一对所述L形块的下表面分别连接水平设置的横板的两端,一对所述L形块之间卡设有可将所述凹槽覆盖的方板;

漏斗,其竖直设置且其宽口端的水平截面为方形,所述漏斗的宽口端朝下且可拆卸的贴合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漏斗的窄口端套设有密封橡胶盖。

优选地,所述方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方板靠近对应所述比色皿的竖直侧面上设置有擦镜纸。

优选地,所述L形块包括垂直于对着的比色皿的竖直面的第一板,及与第一板垂直的第二板,所述L形块上均设置有卡合装置,其包括:

方杆,其可沿水平方向上活动的穿过所述L形块的第二板,所述方杆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第二板,所述方杆的内侧端深入方板内部,所述方杆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盲孔;

T形块,其竖直端沿竖直方向可活动的穿设于第二板,并伸入任意一个所述盲孔,所述T形块的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上方,所述T形块的水平段的两端的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T形块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将血红蛋白、还原剂与一氧化碳释放剂分开,还原剂与一氧化碳释放剂不会产生反应,减少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所述保护装置使得人工拿取比色皿时更加便捷,对比色皿的表面进行保护,也使得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的设置更加的便捷;

3、所述卡合装置的设置,使得保护装置套设在比色皿外时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对所述比色皿、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空气蠕动泵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板及所述把手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合装置、所述方板、所述L形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一氧化碳的动力学装置,包括:

一对比色皿,其上端封闭,且其包括外置于紫外光谱仪的第一比色皿1及内置于紫外光谱仪的第二比色皿2;

第一管道3,其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一比色皿1的顶部且另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二比色皿2的底部,所述第一管道3环抱于空气蠕动泵4的滚轮的外围;

第二管道5,其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一比色皿1的底部且另一端内置于所述第二比色皿2的顶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比色皿1中内置有磷酸盐缓冲溶液及一氧化碳释放剂,所述第二比色皿2中内置有磷酸盐缓冲溶液、血红蛋白及还原剂;磷酸缓冲盐溶液为1mL且其pH为7.4,所述比色皿为底面为10mm*10mm、高为30mm的石英比色皿,所述空气蠕动泵4的流速可调,流速范围为0-10m3/min;

一氧化碳释放剂为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其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导致羰基(CO)的离去,如光照、取代反应、氧化还原诱导等;所述第一比色皿1放置于光照条件下,内部的一氧化碳释放剂释放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空气蠕动泵4的作用下进入到所述第二比色皿2并被所述第二比色皿2内的亚铁血红蛋白吸收,紫外光谱仪对所述第二比色皿2进行检测;血红蛋白在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的作用下生成亚铁血红蛋白;

所述第一比色皿1及所述第二比色皿2之间存在压差,所述第二比色皿2上部的一氧化碳通过所述第二管道5循环至所述第一比色皿1,避免所述第一比色皿1因气体被抽走而产生爆沸;

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血红蛋白(Hb)转化为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百分比x,计算公式为:

其中,I410nm和I430nm分别代表410nm和430nm的吸光度;εHb410nm、εHb430nm分别代表Hb在410nm和430nm的摩尔消光系数;εHbCO410nm、εHbCO430nm分别代表HbCO在410nm和430nm的摩尔消光系数;

Δε430nm=εHb430nm-εHbCO430nm=216.5mM-1cm-1

Δε410nm=εHb410nm-εHbCO410nm=-442.4mM-1cm-1

εHb430nm=528.6mM-1cm-1

εHb410nm=304mM-1cm-1

其中,CCO代表一氧化碳的浓度,CHb代表Hb的初始浓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道3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管道5的一端均设置有砂芯滤板,其可将排出的一氧化碳气体分成更细小的气泡,使一氧化碳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更大,利于一氧化碳的吸收。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比色皿外部均设置有保护装置,其包括:

壳体6,其为长方体且上端敞口,所述壳体6紧密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比色皿外,所述壳体6的竖直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与内部相通的凹槽,所述壳体6的竖直侧面沿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均垂直设置有L形块7的一端,一对所述L形块7的另一端相向设置,所述L形块7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壳体6的高度方向,一对所述L形块7的下表面分别连接水平设置的横板的两端,一对所述L形块7之间卡设有可将所述凹槽覆盖的方板8;

漏斗9,其竖直设置且其宽口端的水平截面为方形,所述漏斗9的宽口端朝下且可拆卸的贴合连接于所述壳体6的上表面,所述漏斗9的窄口端套设有密封橡胶盖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6由橡胶制成且其与所述比色皿等高,所述比色皿内的气体不会从所述壳体6及所述比色皿之间泄露;所述漏斗9可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壳体6上,所述漏斗9与所述壳体6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条,避免气体从所述漏斗9及所述壳体6之间泄露;

所述比色皿未进行检测时,将所述方板8插入到对应的一对所述L形块7之间,保护所述比色皿的表面,人工可通过抓取所述L形块7对所述比色皿进行拿取,拿取更加方便;所述比色皿的四个竖直侧面均可做成透光面,将所述比色皿放入紫外光谱仪时,无需区分所述比色皿的方向,只需放入后,将需要透光的两竖直侧面对应的所述方板8取出即可;

所述密封橡胶盖10可被针头扎穿,所述第一管道3及所述第二管道5的两端均可设置针头,通过针头实现一对所述比色皿的连通,连通更加便捷;为了避免所述比色皿内的空气对反应产生影响,可先用针头将所述比色皿内的空气抽取出来后,利用针头将氮气注入所述比色皿内形成保护,溶液也可通过针头注入至所述比色皿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1,便于对所述方板8进行抽拉。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板8靠近对应所述比色皿的竖直侧面上设置有擦镜纸,所述比色皿进行检测时,取下所述方板8,所述方板8在抽拉时,擦镜纸对所述比色皿的表面进行擦拭。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L形块7包括垂直于对着的比色皿的竖直面的第一板,及与第一板垂直的第二板,所述L形块7上均设置有卡合装置,其包括:

方杆12,其可沿水平方向上活动的穿过所述L形块7的第二板,所述方杆12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第二板,所述方杆12的内侧端深入方板8内部,所述方杆12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盲孔13;

T形块14,其竖直端沿竖直方向可活动的穿设于第二板,并伸入任意一个所述盲孔13,所述T形块14的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上方,所述T形块14的水平段的两端的下表面均固定有一弹簧15的一端,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T形块14的上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比色皿未进行检测时,所述方杆12的内侧端插入所述方板8内,所述方板8固定于对应的一对所述L形块7之间,拿取所述比色皿时,拿取范围更广且更稳固;

所述比色皿需要进行检测时,只需抬起所述T形块14使其下端脱离所述盲孔13,向外抽拉所述方杆12,使所述方杆12的内侧端脱离所述方板8,将所述方板8抽出,释放所述T形块14,在所述弹簧15的作用下,所述T形块的下端重新卡合于所述方杆12上,所述方杆12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从所述第二板上脱离。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