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9322发布日期:2019-06-05 23:5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检测中随着被测物体的厚度不同,信号进入工件中反射形成的回波幅值也是不定的,从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不等。另外,同一尺寸的缺陷随着深度增加回波高度会减弱,这样使得不同深度同一尺寸的缺陷回波信号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波高相差很大。为了得到足够大并且补偿随距离不同而衰减的回波信号,放大电路的增益要求可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精细钢丝检测仪器内置程控放大电路,电路中信号由接头J1输入,接头J1接增益放大器U1的3端口,接头J1经电阻R8接增益放大器U1的2端口,同时接头J1接增益放大器U1的2端口,增益放大器U1的2端口和4端口同时接地,增益放大器的3端口经电阻R5接电容C1,电容C1接地,电阻R5接滑动变阻器R1的触头端,滑动变阻器R1的两端分别经电阻R3和R4接+5V和-5V电压,增益放大器U1的8端口分别经电容C9和电容C5接地,同时增益放大器U1的8端口接+5V电压,增益放大器U1的6端口分别经电容C10和电容C6接地,同时增益放大器U1的6端口接地,增益放大器U1的5端口和7端口同时经电阻R9接增益放大器U2的3端口,增益放大器U1的1端口经电阻R12接-5V电压,同时电阻R12经电容C4接地,电阻R9经电容C2接地,同时电阻R9经电阻R10接滑动变阻器R2的触头端,同时电阻R10经电容C3接地,滑动变阻器R2的两端分别经电阻R6和R7接+5V和-5V电压,增益放大器U2的2端口和4端口同时接地,增益放大器U2的8端口接+5V电压,同时增益放大器U2的8端口分别经电容C7和C11接地,增益放大器U2的5端口和7端口同时经电阻R11接接头J2,增益放大器U2的1端口接增益放大器U1的1端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增益放大器U1和U2均采用AD603型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采用程控放大电路,电路中采用AD603AR型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功耗低、精度高,整体提高电路设备的性能,灵活性高,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精细钢丝检测仪器内置程控放大电路,电路中信号由接头J1输入,接头J1接增益放大器U1的3端口,接头J1经电阻R8接增益放大器U1的2端口,同时接头J1接增益放大器U1的2端口,增益放大器U1的2端口和4端口同时接地,增益放大器的3端口经电阻R5接电容C1,电容C1接地,电阻R5接滑动变阻器R1的触头端,滑动变阻器R1的两端分别经电阻R3和R4接+5V和-5V电压,增益放大器U1的8端口分别经电容C9和电容C5接地,同时增益放大器U1的8端口接+5V电压,增益放大器U1的6端口分别经电容C10和电容C6接地,同时增益放大器U1的6端口接地,增益放大器U1的5端口和7端口同时经电阻R9接增益放大器U2的3端口,增益放大器U1的1端口经电阻R12接-5V电压,同时电阻R12经电容C4接地,电阻R9经电容C2接地,同时电阻R9经电阻R10接滑动变阻器R2的触头端,同时电阻R10经电容C3接地,滑动变阻器R2的两端分别经电阻R6和R7接+5V和-5V电压,增益放大器U2的2端口和4端口同时接地,增益放大器U2的8端口接+5V电压,同时增益放大器U2的8端口分别经电容C7和C11接地,增益放大器U2的5端口和7端口同时经电阻R11接接头J2,增益放大器U2的1端口接增益放大器U1的1端口。

所述增益放大器U1和U2均采用AD603型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涉设计的一种精细钢丝检测仪器实际检测时,中心频率为 5MH z 的探头比较常用,放大电路的带宽要求是中心频率的6~8倍,设计中AD603选择90MHz的带宽。采用了两片 AD603 级联的方式构成放大电路,此时最大增益可达60dB。为了使通带内输出平坦,在以U1为第一级和以U2第二级之间加入了由R9和C2构成的低通滤波器,AD603电路的同相输入端并联R8到地,输出接 R11 从而匹配射频线50Ω的特性阻抗。两片AD603的增益控制 1 引脚直接短接,实现增益的同步设置。VG端为来自单片机DA的输出电压。两级调偏电路是为了调节 AD603内部存在的失调电压。为了降低AD603电源线路上的噪声,在芯片的±5V 电源处均加入了由10μF极性电容和0.1μF旁路电容构成的去耦电路。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